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歧视行为在我国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规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立法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并确立其判断规则,赋予被歧视者适宜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反就业歧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003年。被称为占中国人口近1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年”。从周一超泄愤杀人到张先著提起行政诉讼。再到1611名公民提起违宪审查。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维权行动.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论是周一超、张先著事件.还是之前被称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科学》2004,(2):51-53
最近,安徽乙肝感染者张先著状告芜湖市人事局乙肝歧视的诉讼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有人戏称是我国1.2亿乙肝感染者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在此之前,浙江省嘉兴青年周一超同样因乙肝感染未被录取国家公务员愤而行凶,造成一死一伤。被判处死刑。3600多人联名上书浙江省高院,希望给他一条生路。更早于此,还有被称为“中国宪法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针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特别是乙肝病原携带者就业歧视,国家出台了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根据《就业促进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对违反本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04,(1):53-55
也许很多劳动者并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劳动者在现实的工作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此,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对这类问题的司法判决也有所不同,专家们各持己见。因此,我们特别采集了上海法院对劳动合同担保作出了肯定判决和哈尔滨法院作出否定判决的两个案例,给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英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将就业歧视分成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两类,适用不同的证明规则。法律允许雇主提出真实职业资格、公共利益和肯定性行动三种抗辩。一旦证实存在歧视,雇主将被要求消除歧视造成的一切影响。此外,英国设立了平等及人权委员会,使得反就业歧视工作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鉴于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借鉴英国法的相关规定,对就业歧视的概念、分类、判断标准、例外情形、举证责任分配、法律救济以及组织保障等问题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8.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既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力市场公正秩序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加强反就业歧视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近些年来,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些新的立法越来越多地体现了反就业歧视的精神,一些既有的立法通过修订充实了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是,对应于就业歧视现象仍频发生的现实和不断高涨的社会诉求,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依然任重道远。内容亟待完善,实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劳动就业权,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又被称为工作权或狭义的劳动权。随着我国劳动就业从行政化的就业方式向市场化的就业方式转变,劳动者就业权的性质、内容和实现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研究这一权利的特点及实现方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劳动科学》2005,(3):10-16
制定《促进就业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面对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促进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为此,党的十六大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促进就业工作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既要优先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也要着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就业歧视之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在汉语中的意思就是“不平等地看待”。作为法律概念,歧视存在于一些法律法规中,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具体法律条文对歧视作出一个文意性的解释。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提高,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对待,部分公民试图运用法律维护相关权益,一些就业歧视案件开始进入司法程序解决。如被法学界称为“宪法诉讼第一案”的四川大学应届毕业生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一案,“国内乙肝歧视第一案”的安徽某学院环境系的张先著诉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一案。这两起诉讼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法学理论界更多地关注两案对中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推进,而对就业歧视本身的讨论远不及对宪法诉讼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反对就业歧视是澳大利亚反歧视法律中重要的内容。澳大利亚的专门反歧视法律一般对违法歧视行为有具体界定,并规定了法律实施监督机构(即反歧视专员和平等机会委员会或反歧视委员会)的设置,并且对有关违法歧视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如果当事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受到歧视,他(她)可以选择向有关机构和个人投诉或采取法律诉讼等两条途径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从5个方面来看制定《就业促进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申诉人王某之夫高某,1985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被诉人某保险公司工作。1997年5月20日,高某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7年5月20日至2002年5月20日。2000年11月,被诉人某保险公司按照本行业上级公司减员增效的统一部署实行减员。高某于11月13日填写了申请转制的《申请书》,23日,高某与某保险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文章简称《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法院网上发布后,得到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刊也收到部分来稿。由于时间紧,版面有限,本刊将分两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于贵刊开展的社会保险争议案件的讨论,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平等就业权是公民人格权和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但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利保障举步维艰。通过对平等就业权案件进行实证考察,我国应当结合《就业促进法》的执行情况和司法实践,从新增“平等就业权纠纷”民事案由、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和就业歧视责任体系、明确就业歧视的含义与范围、扩大平等就业权的主体等方面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加强平等就业执法工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谈到合同解除,必然涉及解除权问题。何谓合同解除权?简言之,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完善,对劳动权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学求界关于劳动权问题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