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煤中的硫煤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黄铁矿硫及硫酸盐硫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与煤的碳氢化合物相化合,因此只有通过断裂化学键才能脱硫,而用常规的洗选技术不能达到脱硫目的。黄铁矿硫可以分成共生的和后生的两种,前者在煤中呈微细颗粒状分布,用一般的洗选技术难以脱除;后者则呈较大颗粒状分布,易于脱除。硫酸盐硫能溶解于水,去除简便,但其只占煤中硫含量的一小部分。有机硫分布相当均匀,而黄铁矿硫则变化很大。在低硫煤中,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一般随黄铁矿硫含量的增高而升高,但并非以相同比例变化。煤燃烧前脱硫  相似文献   

2.
水中总有机硫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DX-502大孔树脂,富集水中有机硫化合物,用乙醚洗脱、浓缩定容后,在高温氧气流中催化燃烧,使其定量转化为无机硫的氧化物,经碱性双氧吸收生成硫酸根,用离子色谱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坡地土壤硫同位素变化指示的土壤硫循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土壤硫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分离测定了喀斯特坡地土壤总硫、有机硫、SO24-和FeS2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含量.总体来看,土壤剖面表层各形态硫δ34S值FeS2最低,介于-6.86‰~-4.22‰,其次为SO24-(-2.64‰~-1.34‰),第三为总硫(-3.25‰~-1.03‰),最高为有机硫(-1.63‰~0.50‰),随土壤剖面加深各形态硫δ34S值均有增大的趋势.SO24-和FeS2的δ34S值深度分布具有共变性,这与SO24-异化还原有关;而总硫和有机硫的δ34S值随剖面加深而平行增大,则与有机硫循环有关.硫同位素组成可鉴别土壤硫源,同时SO24-异化还原和有机硫矿化有明显的硫同位素分馏,而硫化物氧化及SO24-同化基本不产生同位素分馏,则土壤各形态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的垂直变化可以很好地记录与深度相关的硫循环过程.并且,通过对比各形态硫含量及其硫同位素组成的深度分布特征,也可以很好地判别土壤内部的SO24-和有机硫组分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4.
酸雨的硫源及其硫同位素示踪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酸雨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大部分地区为硫酸型酸雨,硫同位素的示踪研究对于探讨酸雨的来源与酸雨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酸雨的不同硫源(人工成因硫、生物成因硫、远距离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从煤的硫同位素组成、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和小麦等植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等三方面来论述了酸雨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5.
某酸性气田开发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硫沉积及堵塞问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气田沉积的硫黄中还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含硫有机化合物、水等成分。为治理该气田硫堵问题,研发并优选了高效环保型溶硫剂(A-1溶硫剂)。在45℃、常压、1 000 r/min搅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A-1和J-1两种溶硫剂在不同液固比(5∶1和20∶1)时对标样硫块的溶硫率和溶硫速度,以及硫块直径对A-1溶硫剂溶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1溶硫剂的起始溶硫速度更快,4 h内对标样硫块的溶硫率接近40%,增加溶硫剂用量可显著加快溶硫进程;A-1溶硫剂对直径2.0 cm的硫块,10 h内溶硫率超过80%,对更小粒度的硫块溶解效率更高。另外,在45℃、常压、持续通入CO2条件下,通过失重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A-1溶硫剂对N80、L360和A333Gr6钢的腐蚀性。结果表明:3种钢在A-1溶硫剂中未发生明显腐蚀现象,腐蚀速率低于0.04 mm/a,未出现局部腐蚀或小孔腐蚀。  相似文献   

6.
用高分辨双晶XRF法测定纯硫、亚硫酸盐、硫酸盐、硫化物等及部分未知样品中硫的化学价态,研究了硫的不同价态的谱峰能量差范围,并根据这个能量差范围判定未知样品中硫的化学价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金陵分公司最近三年来加工高硫原油带入的硫在全厂炼油过程的分布情况。随着原油加工量及含硫量的快速增长,硫回收能力凸现不足,表明目前正在加速建设的加氢精制和硫磺回收装置是十分必要的,这将进一步提高综合硫回收水平。从长远来看,还需采用扩大加氢工艺能力,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达到减少硫向环境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1979年,作者采集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30个降雪样品,测定了30个雪样中溶解性硫的浓度及8个雪样中不溶性硫的浓度。雪样用95厘米×11厘米的塑料园桶收集,然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贮于冰箱中冷藏。分析时取150克雪样,用蒸馏水或无离子水稀释三倍后用0.40微米的核孔过滤器(nuclepore filter)过滤。过滤后烘干核孔过滤器并称重。雪水样用高纯度硝酸酸化以免烧瓶壁吸附样品中的微量元素。然后采用x射线质子诱导发射光谱法(PIXE)测定了雪样中的总硫浓度(溶解性和不溶性硫)。  相似文献   

9.
将含SO_x和(或)NO_x的气流用吸收-再生法处理。特别是,采用如下方法可由烟道气或其它原料气流脱除硫氧化物:使硫氧化物吸收入含有甲酸和叔-氨基烷醇胺的新鲜溶液中,废吸收剂在硫氧化物吸收温度以上的温度再生,以转化大部分吸收了的硫氧化物为硫和(或)硫化氢。如果要处理的气流中有二氧化氮,也可将它除去,并不改变硫氧化物的吸收过程;一氧化氮可在吸收剂中加入螯合Fe(Ⅱ),例如Fe(Ⅱ)-EDTA来除去。在与含硫氧化物的废吸剂再生相同的条件再生时,则可将硫氧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或硫,并将溶解了的氮氧化物转  相似文献   

10.
安庆铜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复杂.不能用单一硫源或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来解释。本文依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硫从硫源地质体转移到成矿热液中的六种可能机理(模型),并确定了矿床的硫源。  相似文献   

11.
DIC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溶解无机碳(DIC)浓度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国际上一般用盐酸滴定法来检测水体中DIC浓度.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水体中含硼酸盐、有机碱类等物质或者分析人员的分析技能有限等都会使盐酸滴定误差变大.本研究设计制作了一套快速反应一监测系统.该方法将永样中DIC反应转化为CO2气体进行监测.通过实验模拟了天然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海南新村港红树林区域沉积物和海水质量,本文对该区域沉积物的粒度、重金属、营养盐、有机碳、硫化物、全盐量以及海水中的溶解氧、氮、磷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隶属度模糊综合评价等评价方法对沉积物及海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新村港红树林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且分布相对均匀;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在各断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少数调查点的总磷含量比其他调查点略高;相比周边海域,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但硫化物含量则很低;从全盐量结果来看,该区域属于中度或强度盐化土。海水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浓度部分断面有显著性差异,总氮、无机氮、硝酸盐则分布均匀。从评价结果来看,沉积物中重金属、营养盐均不具有生态风险效应,且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等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但是,调查区海水氮污染特征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厌氧附着生长反应器对富含硫酸盐和有机物的废水进行预处理,以利于后续脱硫反硝化工艺的运行。当进水pH值为7.5时,硫酸盐和有机物的去除分别可达91.5%和90.5%,硫化物生成率可达47.8%。当HRT在7.7 h时,硫酸盐去除率高达95.79%,有机碳去除率为80%左右,硫化物生成率可达58.82%。结果表明,利于后续脱硫反硝化工艺的硫酸盐还原预处理条件为:HRT为7.7~10.2 h,进水pH为7.5~8。  相似文献   

14.
三八河河口潮滩有机碳、油类、硫化物及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烟台市牟平区三八河河口潮滩中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及土著微生物的修复潜力,研究了潮滩沉积物中w(TOC),w(油类),w(硫化物)和微生物的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各因子污染指数由大到小为有机碳(TOC)>硫化物>油类,河口区域w(TOC),w(油类)和w(硫化物)明显高于对照点,越靠近河口表层(0~≤20 cm)沉积物污染越重,说明潮滩污染主要由河流排污引起. 垂直深度上污染物主要集中在亚表层(5~≤20 cm),0~≤50 cm深度范围内w(TOC),w(油类)和w(硫化物)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微生物分布规律显示,外源有机物的输入可提高沉积物中异养菌总数和呼吸强度,潮滩微生物可通过呼吸过程实现有机碳的矿化和输出,具有一定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5.
高硫煤热解部分气化过程中硫的变迁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3种不同煤阶的高硫煤,分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其固定升温速率下原煤热解和半焦在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气部分气化过程中的硫变迁行为.研究过程分为热解和部分气化2个子过程.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大同、义马和西山煤总脱硫率分别为41%、42.5%和23.1%,其过程中FeS2完全转化为FeS,不稳定的有机硫部分析出,硫从固相中的脱除大于碳的转化,硫在气相中得到富集;在部分气化过程中,对于大同和西山煤,半焦中硫含量可有效降低,脱硫率分别提高26.47%和19.37%,其中无机硫化物(FeS)易于气化析出,其析出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对义马煤焦部分气化结果证实:在700℃气化时,总脱硫率可提高24.60%,在高于700℃气化时,有利于碱土金属与H2S反应进行,同时由于碳骨架的气化速度加快,降低了其有机质对灰分固硫行为的传质阻力,所以灰分中碱土金属的固硫作用增强,使得半焦中硫含量增加,脱硫率与碳转化率的差值下降,不利于硫的脱除.  相似文献   

16.
Water biostability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water supply a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growth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This study focused on bacterial growth dynamics in the series dilution of water samples with TOC(total organic carbon) values determined beforeh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17 varied dramatically and irregularly with TOC value when TOC concentrations were low enough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s of incubation under given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growth rate and TOC, a dilution incubation method was designed for the study of water biostability. With the method under a given condition, a turning-point TOC value was found at a relatively fixed point in the curve between bacterial growth rate and TOC of water sample, and the variation of growth rate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low the turning-point TOC value relative to that over this value. A turning-point TOC value similarly existed in all experiments not only with tap water, but also with acetate and mixed solutions. And in the dilution incubation method study, the affections were analyzed by condition factors such as inoculum amount,incubation time and nature of the organic carbon source. In very low organic carbon water environments,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growth rate will be use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ater bio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污水管道内硫化物的产生和逸散常引起恶臭、中毒和管道腐蚀等一系列管网问题,曝气充氧可以作为一种较为适用的控制污水管道内硫化氢产生和累积的方法.针对曝气充氧控制管网液相硫化物的方法,通过实验室批量实验,研究不同曝气条件对管道液相硫化物累积、碳源消耗等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充氧主要通过氧化硫化物实现对液相硫化物浓度的有效控制,硫化物累积、碳源消耗受间歇曝气频率影响显著,相对间隔较短的充氧曝气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液相硫化物累积,并且消耗较少的有机碳源.  相似文献   

18.
蜂窝状活性炭在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制出吸附性能好、气流阻力小的蜂窝状活性炭,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大风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中。通过蜂窝状活性炭的吸附浓缩作用,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后者可在催化燃烧床上转变成无害的CO2和H2O,并保持稳定的自持燃烧状态。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该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气中电晕放电对水中苯酚的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新的去除水中有害有机分子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形成低温等离子体电晕放电,产生具有化学活性的粒子扩散到水中,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苯酚。实验测量了这种情况下的脉冲电晕放电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讨论了自由基捕获剂的存在对溶液COD的影响和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仪在吸收波长为210nm处测定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苯酚溶液的色谱图。  相似文献   

20.
动态膜压法测定江、污混合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双驱动动态膜压仪测定江、污混合水中有机物含量。通过测定白龙港污水和长江水混合后的膜压和滞回环面积,用它们与相应的经典法CODCr作图,获得了滞回环面积和CODCr之间良好地线性关系,表明用动态膜压法可快速测定混合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不须加任何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