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的Zn、Cr、Cd、Ni、Pb、Cu等6种元素的重金属分析可知,所测样品指标的平均值已全部超过广东海岸带沉积物背景值.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的评价结果为Cd>Zn>Pb>Cu>Cr>Ni,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以偏中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部分区域出现偏重污染.参照<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Zn的平均值超过背景值的6倍,已属于超Ⅱ类沉积物.Cr为超Ι类,Cd为近Ⅲ类,其均值已超过背景值的9倍;Pb属于Ι类沉积物.Cu的均值显示其已属于超Ⅱ类沉积物.结合粒度分析,其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有沉积物中的富集程度与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其在粒径较大的深圳湾河口区污染程度最小.而在时间尺度上,在近20多年中与背景值相比,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增加则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江苏盐城原生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江苏盐城盐沼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Hg、As、Cd、Cr、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得出,所测样品指标的平均值除Hg、As和Zn与背景值较接近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都高于背景值,Cu的含量为背景值的6倍,属超Ⅱ类沉积物。其次是Cd,以偏中污染为主。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8种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为CuCdCrNiPbAsZnHg,且以Cu的污染最为严重。同时,结合粒度分析可知,沉积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累积强度与粒径大小密切相关,粒径越大,污染程度越小。有植被覆盖的潮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要高于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与近年来的背景值相比,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增加可能与核心区外围经济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陵岛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1月在海陵岛北部海域采集11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系统地检测了沉积物中的粒径分布和典型重金属的含量(Hg、Cu、Pb、Zn和Cd),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质累积系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且定性地分析了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及各种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除Hg外)在空间上呈现出在近岸或者河口处含量高而到中心海域处含量低的趋势,并且沉积物粒径从西向东呈细-粗-细的变化趋势。将海陵岛北部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Ⅰ类标准对比,绝大多数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Ⅰ类标准。但是,通过计算得出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的变化范围为168.6~747.5,平均值为322.47,说明该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态的潜在威胁较大。地质累积系数Igeo的平均值排序为:Hg(2.09)>Cu(0.70)>Zn(0.38)>Pb(?1.01)>Cd(?1.40)。重金属(除Hg外)几乎都低于轻度污染水平,相对污染较重的区域均集中在近海区域,这表明近岸人类活动是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原因。重金属含量和沉积物粒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粒径之间呈负相关性,即粒径越小越有利于重金属的富集。另外,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中的Cu、Cd和Pb可能受入海河流输入的影响而累积,而沉积物中的Zn和Pb可能来源于海陵岛及周边陆地的人类活动,Hg可能来源于海湾东南部某处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4.
太湖西岸河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边博  周燕  张琴 《环境科学》2017,38(4):1442-1450
为研究太湖西岸河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调查了丰-平-枯3个水期19个点位8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顺序为ZnCrCuPbNiAsCdHg,其中Cd、Cu、Zn、Pb、Ni明显高于其环境背景值,除As外,其余7种重金属平水期含量高于丰水和枯水期.地累积指数(I_(geo))和潜在生态指数(RI)评价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d属于中等污染程度和中等生态风险,Cd对RI贡献率为35%,重金属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值(mP EC-Q)范围为0.12~0.76,平均值0.30,表明研究区发生生物毒性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为15%~29%,工业与生活混合区点位S2从污染程度、生态风险、生物毒性不利影响和主成分评价的污染及风险均最大,表现出多种重金属的协同污染,这与其周围污染排放特征一致,为该区域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调查了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与富集情况. 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红枫湖周边环境土壤的背景值为参比值,对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瑞典学者Lars 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该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北湖湖区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南湖湖区;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Hg>As>Cu>Zn>Pb,污染水平顺序为Cd>Hg>As>Cu>Pb>Zn;以红枫湖周边环境土壤平均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u>Cd>Zn>As>Pb>Hg,污染水平顺序为Cd>Hg>As>Cu>Pb>Zn. 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将模糊集理论引入污染评价领域,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地累积指数模糊评价模型.用三角模糊数表示沉积物污染物浓度和地球化学背景值,并通过α-截集技术和区间数的隶属度计算得出重金属污染程度级别,从而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评价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将该模型应用于湘江7个河段底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7个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严重,且6种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差异较大,各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由高至低排列的顺序为:CdZnHgPbAsCr.各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顺序为:衡阳湘潭郴州长沙岳阳株洲永州.Cd、Zn和Hg是各河段沉积物污染的主要环境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集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样品14个,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中Cr、As、Pb、Cd、Zn 5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揭示了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湟水河西宁段沉积物中Pb、Zn、Cr浓度低于各重金属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120、250、200 mg/kg。As浓度的平均值为508.13 mg/kg,是青海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36.30倍,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4.23倍;Cd浓度的平均值为4.93 mg/kg,分别为青海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35.99倍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1.64倍,严重超标。在湟水河西宁段,重金属污染风险极高,2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污染严重程度为Cd>As>Pb>Cr>Zn。Cd和As是湟水河西宁段沉积物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应重点研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天津段潮间带沉积物柱状样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2003-11采集了渤海湾天津段北至大沽口,南到岐口海域潮间带3个沉积物柱状样,对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对渤海湾潮间带沉积物柱状样的地化性质、重金属污染概况以及重金属的空间、垂向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渤海湾潮间带沉积物由北至南逐渐变细,大沽口和独流减河口海域的沉积物主要是极细砂-粉砂-细砂组成,岐口海域潮间带沉积物主要组分是粉砂和极细砂.3个柱状样的垂向粒度分布趋势表明渤海湾潮间带沉积物自下向上有“粗化”的趋势.Fe、Al、Mn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与沉积物的粒径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即Fe、Al、Mn含量主要分布在粒度较细的沉积物中.渤海湾潮间带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是Pb、Zn、Cd 3种.通过归一化研究,这3类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有很明显的人为污染痕迹,含量远远高于其相应的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9.
黄河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重金属污染由于其毒性、持久性、非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着严重威胁,沉积物粒径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越强,而多沙黄河中泥沙颗粒细且易悬浮.基于此,为了明确黄河沉积物中(<63μm)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存在的污染风险.分别在2019年春秋两季(4~5月和9~10月)对黄河进行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结果发现:(1)黄河表层沉积物中的10种重金属含量大小排序为:Mn>V>Cr>Zn>Ni>Cu>As>Pb>Co>Cd,只有V、 As和Cd的平均含量在春季和秋季高于黄土元素背景值,10种重金属含量在春季整体变化趋势为源区至中游逐渐升高后至下游降低.(2)在不同时空条件下,黄河表层沉积物中除Cd以外9种重金属的含量都有显著差异,时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中游区域的这9种重金属含量高于其他区域.(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黄河表层沉积物只有Cd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皆处于轻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Igeo)表明,除As和Cd处于轻度污染外,黄河沉积物整体呈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
沿海甸岛周边水系布设29个代表点采集沉积物,依据样品中As、Hg、Pb、Cd、Cr、Cu的含量、形态分布及规律,探讨沉积物粒径效应,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Cr对海甸溪及与其交界附近的横沟河沉积物污染已经影响到其环境质量水准,其含量与采样点沉积物p H值大小呈显著负相关,且随p H增大明显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为As>Cd>Hg>Cr>Pb>Cu。相同金属在海、溪、河沉积物中的形态分布有差异,其中溪的差异性较明显。6种重金属全量均存在小粒径高富集现象,同种重金属各粒径形态分布相似,且随粒径减小,非稳定态占比增大;单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或6种重金属总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属于轻微级。  相似文献   

11.
x820 .3一以刃加乃28三峡工程建筑废水排放对长江水质影响的模拟/侯国祥(华中科技大学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局一双刃2,25(l)一1一3 环图X一21和锌浓度也增加。有机物的给料模式用于解释进人有机物的金属来源。海洋封闭后,沉积物中金属浓度减少,观测出金属对揭藻的影响降低。但沉积物中金属仍然对该地区海洋生物群产生着影响。图4表1参33(黎宏译)X820 3 2(X)202529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沿海沉积物的污水污泥排放物中二恶英污染的评价二Ev目血tion ofdi丽n。。n御丽-仙Uonin朗W昭esludge discha叱es one侧”talse山ments加mC…  相似文献   

12.
太湖西南部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GIS地统计模块,对太湖西南部沉积物6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太湖西南部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太湖沉积物背景值,w(Cd),w(Cu),w(Zn),w(Pb),w(Ni)和w(As)分别超标4.67,1.27,2.89,2.29,1.94和1.80倍,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 地统计分析表明,太湖西南部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说明随机性因素和结构因素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重金属含量的克里格插值图反映了重金属污染的空间格局,太湖西南区域沉积物已明显受到了重金属Zn,Pb和Cd的污染,西南岸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南岸区,污染最轻的是湖心区.   相似文献   

13.
入江中小河流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中小河流自身及其汇入的大江大河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襄阳入江6条河流的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分析沉积物粒径、有机质、总氮、总磷及6种重金属含量.同时,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襄阳入江中小河流水体中的重金属均处于较低水平,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表层沉积物中Hg、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3、1.75、48.4、135.8、173.2和44.7 mg·kg~(-1),除Cr外,其他5种重金属含量远超湖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临界效应浓度和可能效应浓度之间,为中等污染水平.襄阳入江中小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平均值为461.2,整体处于高风险水平,其中,小清河处于很高生态风险水平,其他河流处于高生态风险水平.冗余分析表明,随着沉积物OM、TN和TP含量的增加、粒径的降低,表层沉积物中的各重金属含量相应增加;Hg、Cd、Pb和Zn的富集系数大于1.5,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Hg、Cd和Pb的污染源可能来自于汽车及其相关产业,Cu和Zn的污染源可能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养殖业.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分散法分离沉积物中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了渤海湾沉积物中Pb,Cd,Cr等重金属的污染及其在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随着复合体粒径增大而减小.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主要来自原生矿物的石英和长石等岩石结构物质的含量增加,但这些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以次生硅酸盐矿物及硅、铁、铝等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主的细粒沉积物上,细粒样品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富含有机质的特性,通过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导致所含重金属含量较高.粘粒复合体中Pb含量是粗砂中的2.3倍,Cd是粗砂的3.8倍,而Cr是粗砂的2.8倍.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月牙河9个监测点表层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监测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排列顺序是Cu>Ni>Zn>Pb,当水体沉积物大于60cm深度时其重金属污染物风险处于警戒线以下(即安全范围),检测出一个点位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出现峰值现象,其中Cu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以两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相近.Cu对月牙河水体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鸭绿江河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比较了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多金属污染度的沿程变化,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富集规律;讨论了采用不同的背景值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效应浓度3种评价方法中的差异及其对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的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属于低风险等级,其中毗邻浅海和潮滩的重金属污染较轻,西汊道的污染相对较重. 重金属的高值分布区与混浊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对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贡献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Hg和Cd.   相似文献   

17.
X820.4200601116空气中PCB对沉积物冷冻干燥的污染风险=Air-borne PCB as a contamination risk onfreeze-drying ofsediment[刊,英]/Maria S derstr m…∥Chemosphere.-2005,58(3).-355~366国图X823200601117挥发性甲基硅氧烷及其反应产物的大气归宿模型评估=A modelling assessment of the atmospheric fateof volatile methyl siloxanes and their reaction products[刊,英]/M.J.Whelan…∥Chemosphere.-2004,57(10).-1427~1437国图X823200601118硝酸盐与蒽醌处理的石灰生物污泥异味的表征=Characterization of odors from lim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河流环境系统中随机性、模糊性等多种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三角模糊数,并将其应用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通过将各重金属实测含量及地球化学背景值三角模糊化,然后进行随机模拟,并结合各等级概率水平加权进行综合污染等级分析,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SS-TFN)理论的沉积物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湘江长沙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的污染程度最大,处于严重污染级别;其次为Zn和Hg,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并有向严重污染恶化的趋势;而其他重金属污染程度则较低.相对于确定性评价方法,该模型能够得出评价区域重金属地累积指数的可能值区间及其相应的概率水平,客观真实地综合表征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多全面合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岛近海海域采集的157个和周边入海河流4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Zn)测试结果,系统地研究了该区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w Index)对其环境质量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青岛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r、As、Hg、Cd含量分布特征基本上分为3种类型:(1)Cr、Cu、Zn为一类,其高值区主要呈条带状或舌状自东北向西南延伸;(2)As、Cd、Pb为一类,其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崂山东南部海域;(3)Hg自成一类,其高值区集中在胶州湾北部。尼梅罗指数综合计算结果表明青岛近岸海域部分站位表层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污染主要集中分布在崂山东南部海域和胶州湾东北部区域。通过与河流表层样作重金属元素的对比研究,河流沉积物是该区重金属的可能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梁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沉积物p H、粒径、氮、磷含量及烧失量等理化指标,分析了沉积物中铜(Cu)、铬(Cr)、铅(Pb)、汞(Hg)、砷(As)等5种重金属的垂直分布情况。通过背景值法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效应范围法定量评价梁子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汞和砷是梁子湖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物。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结果表明,当以长江干流Ⅰ级和Ⅱ级背景值作为基准时,梁子湖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364.0和182.3,分别对应着重度和中度生态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