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小学不是环保技术学校,环境教育应以渗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为主。依据现行教学大纲,结合学科特点,深人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环境教育,使小学生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形成有利于环境的道德观念,树立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根本任务。环境教育是跨学科的,是贯穿各学科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各学科环境教育内容的含量不同,因此要求与方法也不同。一、含典型环保内容的学科,要讲深讲透如小学自然、社会学科,都含有典型的环保知识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动植物知识、气象常识、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你不保护环境,环境就将惩罚你!"这句话在肯尼亚的孩子们听来再熟悉不过,因为他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在环保课上经常听到这样的教诲。作为非洲大陆的发展中国家,肯尼亚并不满足于给中小学生教授一些零碎的环保知识,环保课已经被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之中,肯尼亚的中小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环保知识。在初级阶段,小学生学习关于环境的一些基础知识,老师以实例的方式告诉小学生哪些是应该加以保护的环境资源。比如,老师会带领学生逛逛校园,然后指出学校的树和水就是很重要的环境资源,并告诉学生要节约用水和保护树木。  相似文献   

3.
正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是一所美丽而年轻的学校。该校将环境教育渗透至办学理念中,通过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环境、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在践行"绿色校园"理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地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课课有环保高中哪些学科和环境教育相关?实际上,目前高中阶段各学科都涵盖部分环境教育的内容,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运用于环保、节能等方面,而这也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提  相似文献   

4.
魏馨 《环境教育》2022,(4):61-63
<正>通过深耕课堂教学,推动环境教育与美术课程的融合,为环境教育进校园提供有力“抓手”,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是解决现有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发挥其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实现全民共治、共赢、共享。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在整个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关键地位,加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5.
环境评价课教学法的改革长沙环保学校胡汉民环境评价课是我校环境监测等四个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涉及所学课程的方方面面,不仅回答什么是环境评价的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环境评价,有技术方法和实践问题。针对中专生特点,侧重实际...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红领巾环保小卫士"监督组。每周轮流值日,每天监督、检查学生的环保情况,并给予评分、公布,每学期进行评比并表彰"环保之星"和"环保班级"。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关系着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除了在学科课堂中渗透外,课堂外的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怎样上好环保课武汉市红领巾学校卞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安排的。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的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及课的安排,小学的环境教育只能是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我认为,环境渗透...  相似文献   

8.
徐勇 《环境教育》2008,(7):25-2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课程。环保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科学课的教学中。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融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环境教育的不足 我们必须明确环境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众多的环保专家, 主要目的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需要的自觉环境保 护者。但目前环境教育的现状是:教师往往沿用学科课程的 做法,将环境教育内容作为一种学科知识加以传授。虽然环 境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由于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因而,环境教育的实施具有复杂性和艰 巨性。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教育是关乎全球人类共同命运的教育,目前,环境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困难与机遇并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协作出力。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高度关注的话题。保护环境,教育为先,通过环境教育,让小学生对目前环境状况树立警觉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及使命。环境教育融入德法教学的内涵及价值环境教育融入小学德法课堂的内涵环境教育主要讨论的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我宣誓:自觉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这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中小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给学生们普及环保知识。天津、四川、河南、山东、海南等省市的部分中小学纷纷将环境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中小学校的重视。9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加强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和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知识的积累,环保行为的强化,体现从低到高,由浅人深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以环境知识渗透和环保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贯通的进行环境教育。一、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根据我们的摸索和研究,制定了一至六年级的环境教育和活动内容。一年级:初步认识学校、家庭和邻近地区的环境。1.居住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周围的环境;家庭居室环境Z日…  相似文献   

13.
张俊 《环境教育》2003,(6):34-35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的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努力维护和改善,而且加大了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作为承担教育功能的学校更是义不容辞,应当担负起这项重大的责任。但是目前中学还没有一门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而且环境问题也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所以现在要进行环境教育只能依靠各学科齐抓共管,各学科从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出发,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大赛”是“全国争当环境小卫士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系列活动将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环保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并通过环保知识大赛、个人的环保事迹和电视对抗赛评选出环境小卫士,在全国予以隆重表彰。一、参赛办法1.全国各地的小学生均可参赛。2.参赛的小学生要独立答卷,不得代答。3.要求在10月20日前将答卷(以邮戳为准)由所在小学统一寄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争当环境小卫士活动办公室”。所在小学在寄答卷的同时,要将本小学环保事…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2,(5):4
自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开展的争当环境小卫士系列活动,历时一年多,现已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的特点是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参赛人数多、效果显著.全国有百万名小学生参与,其系列活动中的"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大赛"、"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电视对抗赛"和"组织小学生开展具体的环保活动"三项主要活动获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近几年以"生态春晖"校园环保课程实施为载体,形成"专课专用"的环境教育新常态,建立了环境教育长效实施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生态文明素养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细化了环保实践要求:"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摘     
“为了支持环境保护你愿意做些什么?有 31%的被调查者说愿意参加环保活动;有 26%的人愿意使用环保产品;还有 12%的人愿意更多地关注环境教育。”这是在“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中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回答。这项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完成的调查报告,已于 5月下旬正式向社会公布。(本刊记者)  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组织在宁高校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为了母亲河碧水常清——秦淮河溯源水质考察”活动,从 5月 27日开始分 6个小分队,沿秦淮河的源头东屏湖、石…  相似文献   

18.
浅谈县级市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四川环境》2001,20(3):76-78
监测与管理是环保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较详细地探讨了县级市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定义、范围及内容,并从依靠与服务的根本关系上强调;只有两者有机结合、互相支持才能搞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家长对环保课堂课程内容的需求,充分利用文献法、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从环保习惯、环境认知、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责任感等4个方面,对南京市JM小学学生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环保习惯整体水平较优,但优秀所占比例较少,且社区的南京本地居民环保习惯平均水平低于外来人口;(2)环境问题意识较强,但环境危机感不足,且环境认知能力优秀的家长比例较低;(3)环境价值观整体水平较低,且南京本地人均值远低于外来人口;(4)整体上根据所需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难易程度逐渐减少愿意付出努力的比率,且自主传递环保责任感意识较差。改善思路:(1)多渠道环境教育,提升环保意识;(2)制定环保公约,促进公众参与;(3)建立志愿者体系,培养环保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日,天津、四川、河南、山东、海南等省市的部分中小学纷纷将环境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中小学校的重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的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纷纷走进大、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环境教育活动也纷纷成为各地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人人参与,共创绿色家园"我宣誓:自觉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9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