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高空臭氧层对地球的保护作用,人类对它的历史破坏所产生的危害,及对它的保护措施。还介绍了低空臭氧浓度过高对人类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在人们的印象里,沙尘暴是个名声很不好的"坏家伙",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危害。然而,研究沙尘暴的专家却为其做了适当的平反,让人们知道它也有善良的一面。实际上,沙尘暴也不是尽做坏事。有关专家指出,沙尘对于人类生存环境来说既有害也有利。关键是需要科学地评价和认识沙尘暴,引导人们正确地面对,积极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
拯救地球120     
马添 《环境教育》2012,(8):81-81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6亿的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美丽。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46亿年后的今天,她虽风华正茂,但不再意气风发,因为他最小的孩子——人类,令她很伤心。人类在破坏地球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因为森林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球上将会有100万种生物逐年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啊!到那时,亚洲象和东北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全作”。它与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警惕:全球变暖”;是这样惊人的相似,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不言而喻,气候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和不安,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大约已经走过60亿年的生命历程。自人类起源开始,就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候条件和睦相处。人们已经习惯初春的融融春光,勃勃生机;仲夏的如火骄阳,成荫绿树;深秋的绵绵细雨,金黄落叶;残冬的晶莹白雪,凛烈寒风。习惯了风云雷电,雨雪冰霜,阳光月色,鲜花草地。人们并依据这种习惯安排着春种、夏耕、秋收,打渔捕措,建工厂、修电站、筑水库等等所有一切的人类生命活动。这就是人类对气候,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适应和利用。就是在这种认识、适应和利用中,人类一年  相似文献   

5.
大地之殇     
"毒土地"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此一悲剧性在于,人类是这一悲剧的总导演。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自从有历史记录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为脚下的土地担心过。这就如同人类从来没有担心过空气一样。历史上,人类也曾担心过水,担心没有水引起的干旱和因水过多而引起的洪灾,但从来没有担心过水会有毒。  相似文献   

6.
<正>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我们必须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为人类发展保留充满诗意的栖居空间。但是,现在我们很多生活垃圾因为没有及时、正确地处理,已经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废旧电池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就是十分巨大的。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丢弃到大自然后,  相似文献   

7.
<正>以前的天空是多么湛蓝,森林是多么葱绿,处处富有生机,而现在的天空却灰蒙蒙,生机盎然的森林少之又少。都是人类的不良行为导致的恶果。在我的学校也时常发生一种不好的现象。有一天我们上完课正往食堂的方向走,发现有几个高年级学生站在花坛上乱蹦乱跳,毫不在意嫩绿的植物和鲜艳的小花,把它们弄得东倒西歪。即使这样,那几个高年级学生还不尽兴,他们又把注意力转向旁边一棵嫩绿的小树,用脚使劲踹小树。正在这时一位老师走过来把他们拽下来,训斥了他们一顿。我走近一听,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崭新的社会文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观的演变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的最新认识。50、60年代是“经济中心型”的发展观,它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它带来的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70年代是“社会中心型”的发展观,它既要经济增长,又要社会公正,强调把社会文明纳入发展内容中,这是人类发展观的巨大进步。80年代以来,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它是针对世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提出的,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协调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看,它是人类发展观的质的飞跃。经济上…  相似文献   

9.
洗涤剂是人类文明的伴侣 ,然而 ,由于它所含的原材料烷基苯磺酸盐、磷酸盐、铝盐、荧光增白剂和酶制剂等 ,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 ,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我国是洗涤剂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所用洗涤剂多为含磷洗涤剂。进入20世纪90年代 ,外国又将逐渐淘汰的含磷洗涤剂(如奥妙、碧浪、宝莹、花王、快洁、太渍、洁霸等)引入中国市场 ,这些含磷洗涤剂主要的助洗剂便是三聚磷酸钠。我国所用的洗涤剂中 ,每年有50万吨以上磷酸盐流入江河湖海 ;如果改用含铝洗涤剂 ,每年又将有60万吨沸石流入江河湖海。磷是水体中有…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建设工程开工频繁,项目规模均较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工地污染更是引发市政府和环保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工地污染的主要危害方向是大气污染。它所造成的扬尘不仅对市容的环境卫生造成强烈污染,也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龟去放生,每次把龟扔到海里,那龟都会自己游回来。最后,他把龟远远地扔了出去,龟终于消失在了大海里。后来有动物学家告诉他,那是一只陆龟,把它扔到海里,八成会被淹死。这只陆龟就这样死在了这样缺乏理性的爱心之下。可见做一个理性的环保者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绿荫的留恋     
翟福琼 《绿色视野》2010,(10):57-58
又是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不知为什么,这几年的夏天特别热。有专家说,这是人类过分向大自然排放危害大气层的有害气体,而使地球变暖的缘故。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不也有专家预言随着"暖冬"的到来,长江以南的冬雪将成为历史了吗,那为什么2008年冬天的雪灾那样狰狞可怕,让"预言"成为笑谈?  相似文献   

13.
正你们知道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多么重要吗?万物生长都需要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田野里水可以让庄稼更茁壮的生长,在沙漠里水可以让旅行者解渴,在工厂里水可以发电……还有好多地方都离不开水,可以说水就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一次,妈妈要给刚起床的妹妹洗脸,可是妹妹说:"我长大了,自己可以洗脸了!"说着就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这是两个多么平凡而又美丽的字眼。她就像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为我们阻挡风雨。她无疑是美丽的。但,这美丽,已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现在,呈现在我们眼中的,是由一片片长满树木的绿洲变成的沙漠;是由一池池清澈的湖水变成的泥塘;是由一块块肥沃的土地变成的荒原。难道,大地母亲给了我们温暖,我们真要这样来回报她吗?土地不只属于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更多的小生灵依赖着土地生存。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都离不开这珍贵的土地。就连它们,都比我们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充满悖论的时代。一方面,它让人类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它又对人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予以极大怀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7-18,27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危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袁祖社 《环境教育》2002,1(3):19-22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尊重并承认自然界的多方面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否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并不等于否认自然具有价值。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价值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价值主体。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应然基础,人类中心主义赋予自然的价值以新的涵义;自然不再是处在人类活动之外的物质运动形式,它还是人类生存于其中且永远不能离开的客观环境;自然物不再只是人类物质活动的材料对象,它还是人类周围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电视台曾播放了这样一期节目:加拿大儿童瑞恩在家看电视时,偶然看到非洲某地严重缺水,村里人喝水必须步行几十公里,到一个泥坑里舀水喝,而泥水也将用完;情况紧急,村里派出求救人员,但因路远缺水,大部分渴死在途中……这件事对小瑞恩震动非常大,于是他决定为那里的人们打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生命之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攒够了打井的钱,他的愿望实现了。后来瑞恩和父母一同来到非洲,亲身感受到自己的捐助行为是多么有意义,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水对人类生存是多么重要。回国后,瑞恩的事迹影响了周围的小朋友,孩子们也…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新疆干旱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特征和现状。论述了在新疆特殊的地域环境下对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方法,弄清它进入环境的途径,这对减缓干旱区生态环境少受内分泌干扰物的侵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保护好环境,也就等于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0.
“爆竹声中一岁除”,也许正是这隆隆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春天,带来了早春的暖意,可这爆竹声激起的不只是无尽的春意,还有许多恼人的噪声。在整个农历年期间,不断有读者通过写信和发邮件的方式投诉噪声带来的烦恼,询问有关噪声的问题,于是我们请教了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朱余先生,他就有关问题给予了解答。问:噪声污染有什么特点?答:在人类生活的环境里有各种声波,其中有的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这是人们需要的;此外,也有会影响人的工作和休息、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