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雨同舟六载,"环保北京"形成百万粉丝阵营,并成立"环保北京微联盟",凝聚环保力量,发布权威声音。2017年3月31日,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环保北京"开通六周年之际,"环保北京微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市区环保政务微博、微信、新浪微博自媒体、资深环保自媒体人等各方力量纳入"环保北京微联盟",形成环保新媒体发布矩阵。同日,还发布了"大气污染治理公众传播媒资  相似文献   

2.
宣教动态     
《环境教育》2013,(12):6-7
宣教司加强环境新闻例行发布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宣教司积极筹备开展环境新闻例行发布工作,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及时宣传环保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公众对"环保钦差"也越来越熟悉。"环保钦差",是公众赋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另一个响亮的称谓。2015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到今年5月中旬,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全部完成。3年多时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了全国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中,受理群众举报21.2万余件,合并重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环保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亮出"阴暗面",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接受公众监督。近年来,山东环保按照"公众监督把阴暗面亮出来,政府顺应民意认真整治,整治效果依然接受公众监督"的公众参与"三段论"原则,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积极探索新型政务公开模式和新时期环保群众工作新方法,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扩大公众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环保好书"推选揭晓与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成为国内首家"禁塑"出版单位,成为第六届环境教育年会新亮点。1月8日召开环境教育年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第二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环保好书"揭晓和中国环境出版集团"绿色印刷宣言",广受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未来网、中青网等媒体关注。"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环保好书"揭晓在1月8日召开的第六届环境教育年会上,  相似文献   

6.
<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我们今年在部署2017年环保工作的时候,专门把环保的宣传教育作为我们环保工作的核心工作。""核心工作"如何抓,不仅关系到环境宣教的质量,更关系到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2016年,环境保护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环保部全面备战新环保法明年将实施的新环保法对于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此,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今天提出,环保系统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单位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健全举报违法、公益诉讼等公众参与的程序机制。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9-23环保部:环保部门要更深介入国家和地方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把"闲人免进"的环保封闭场所变为向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让公众参与其中,对化解"邻避效应",促进社企和谐共建发挥积极作用。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既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是推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化解"邻避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新时期环境教育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读者评刊     
正@于洪波:2017年第12期的"关注"栏目,组织了《浙江:开启公众参与环保新篇章》《江苏:做实公众参与平台撬动绿色生活支点》《广东:"新闻、教育、文化"引领环保宣教新路径》等22个省(区市)宣教工作文章,可谓前所未有,为读者奉献了一道年终"盛宴"。  相似文献   

11.
微评     
正智慧环保"智慧环保"模块日前在"我的南京"APP正式上线。市民只要注册了"我的南京",就可以实时查询空气质量国控点数据、查看工地夜间施工是否经过核准、水源地水质和机动车环保检测数据等,便于公众用手机查询他们关心的环保数据。"智慧环保"分为大气、水、噪声、机动车4个应用选项,公众如果发现周边有未经环保部门核准的工地在夜间施工,可以点击页面右下方的电话标志,一键直接向12369环保热线投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我们今年在部署2017年环保工作的时候,专门把环保的宣传教育作为我们环保工作的核心工作。"2016年,环境保护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简称《纲要》),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深入抓好新闻宣传,有序推进新媒体建设,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推动公众参与,为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新闻宣传,造声势。浙江持续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千万工程"获"地球卫士奖"、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环保督察整改和美丽浙江建设等内容开展广泛宣传报道。每年新闻发布近百次,组织接待媒体采访千余次,中央及省、市、县媒体播发新闻稿达上万篇。新媒体建设,扩影响。2015年,浙江环保微信、微博平台即实现了全省覆盖。2016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同频共振的环保新  相似文献   

14.
毛晖  郑晓芳 《绿叶》2014,(11):51-56
雾霾污染并非中国"专利",不少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雾霾之痛,它们的一些相对成熟的措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中国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同时加强大气监测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注重城市绿化,多管齐下治理雾霾。另一方面,也应强化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意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大气环保产业,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提高公众对雾霾治理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正>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广西以推进"公众参与"为主线,连续四年举办了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汇聚社会力量,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新常态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紧跟新形势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成为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广西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环境安全年""基层建设年""监管执法年""全面治污"等环境主题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紧密围绕主题年来组织开展,各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由于信息发布不对称以及公众对环保专业知识不了解所引发的环境舆论事件不断攀升。在这些事件中,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媒体的沟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衍生新的负面情况,甚至导致公众恐慌,引发信任危机。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媒体采访,释放政府信息已经成为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成绩单业已公布,这是痛击"环保影响论"最有力的"武器",要形成宣传攻势,更好地澄清"环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不良舆情。在新年之初,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重点对"环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言论进行回应。2018年,安徽省GDP增速8.0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在10%以上;污染攻坚战首战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是全国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权威期刊。本刊坚守"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的办刊理念,立足全民环境教育,团结各界环保力量,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环境教育》杂志为月刊,大16开本,彩色印刷,每月25日出版。每册  相似文献   

19.
正为使公众近距离感受环保,从而更好地认识、支持、参与环保,自2013年7月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每月固定组织"环保开放日"活动,目前已连续组织50余期。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环保公众开放工作,并做了很多尝试,围绕"创新形式、引导公众、提升质量"三条主线,不断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扩大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开展创  相似文献   

20.
魏然 《环境教育》2012,(5):51-52
通过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监督,将树立公众环保理念,提高其参与水平和效果,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