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与动物本来是平等友好的邻居,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生不息。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却成了动物最可怕的敌人。动物们一个个被征服甚至灭绝了,而热爱环保的人们心中却在流血。为此,我们开设“人与自然”栏目,连续刊登一组文章,呼唤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希望能引起共鸣,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德国一所大学的动物生态学家们正在进行动物贪婪和嫉妒心理的研究,他们认为,动物的情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很让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瑞士一位灵长目动物研究专家对动物有感情这一点深信不疑,但是他指出:“动物情感的基本特征仍未得到彻底揭示,但它和人类的情感有着明显不同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连续出现的“给活猪注水”、“毒死宠物狗”、“宣扬敌对动物混养导致狒狒被老虎咬死”、“硫酸伤熊”等动物受虐待的事件,频频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人们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竟是这么多动物的苦难场。于是,人们渴望有一套理念和机制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于是“动物福利”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生宰活杀司空见惯“吃狗吃羊,不吃猫。”这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说法,而这句民谚如今看来是不灵验了。在天津市静海县、宝坻区均有猫市场。在静海县城南有一个大型禽兽动物批发市场,这个市场里猫的交易额不小。吃猫的残忍在于杀猫,如果您亲眼目睹到,这可爱的生灵被活活杀死的话,相信您就是铁石心肠也会落泪的。在一家餐馆,提起杀猫,后面院里正在杀狗的师傅不满地说:“杀猫的时候,猫特别的凶,好像知道要被杀死一样。”“你  相似文献   

4.
桓交  果洛 《环境教育》2015,(4):50-51
<正>出国旅游过的人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当在公园里、广场上、草地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悠闲自得、旁若无人的小动物时,中国人一定会感叹那里的动物为什么不怕人,一定会有人说:"要在中国,早就被抓住煮了炖了!"中国的动物怕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地区除了人的活动,已无其他生态可言。无论看到什么样的动物,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吃掉,这是肆无忌惮地虐待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善待动物     
我们同情动物的痛苦,在不可避免要导致对动物的伤害时,应尽力减轻动物的痛苦,同时为动物因对人的贡献受到的伤害而表示感激。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培养这种道德境界,是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动物保护法"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在维护人的权益,例如,关于"养犬、猫人携带宠物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及时清理犬、猫只的粪便"的规定,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维护了人们的公共卫生和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7.
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动物怎样生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的第一课。我的这节环保课,就是围绕着"动物怎样生活"而展开的。我首先向学生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每个组领养一种小动物"这一驱动性任务。接着启发学生,要养好这些小动物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从而自  相似文献   

8.
赵良 《环境教育》2004,(9):55-57
一、背景材料1世界动物日的来历世界动物日起源于百年前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修道士圣·弗朗西斯在西西岛森林的长期居住中,与小动物们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亲密关系,每逢10月4日这一天,他就向所有动物致意。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修道士对人与动物建立友好关系做出的卓越贡献,特将这一天定为“世界动物日”,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来表达对人类朋友——动物的关爱之情。“世界动物日”在中国爱护动物已成为目前世界的环保工作之一。中国从1996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北京的环保志愿者自发成立了民间环保慈善机构,积极…  相似文献   

9.
正75分钟里,四季在更迭,动物"演员"们的命运也在无法对抗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它是内地院线上映的首部"自然电影"。它是导演陆川拍摄的第一部纯动物的电影。它还是迪士尼自然品牌下首部以国家地域拍摄的自然题材电影。它首次使用高清摄录器材捕捉到极其珍稀的保护动物行踪。它就是《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由迪士尼和中国合拍的动物大电影,也被赞为年度迪士尼"动物三部曲"的完美收官之作。  相似文献   

10.
半夏 《绿叶》2013,(11):107-11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对此,现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四种伦理思考:其一,审慎理论。保护动物对人类有利;其二,仁慈理论。对动物麻木不仁和残酷成性是人性发育不完整和有欠缺的表现;其三,动物解放论。能够感受苦乐是拥有利益和获得关怀的充分条件,动物拥有感觉能力,人类需要从道德上关怀动物;其四,动物权利论。动物拥有权利,人类不能仅仅将它们当作工具。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情趣     
梁韬 《环境教育》2006,(2):44-46
大部分动物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很直接的,愤怒时有愤怒的表情行为,喜悦时有喜悦的表情行为,只要你能理解动物的"语言",必然会深受吸引.动物和人一样,最直观的语言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动物到底有没有同情心?很多人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如果你到图书馆去查找动物情感方面的书籍,恐怕也只能读到有关动物的野性与兽性。似乎在动物世界里只是充满了弱肉强食与相互残杀。然而近年来这种传统性的看法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人们发现,动物不仅有爱心和同情心,而且有时候这种感情还是超越了自己同一种类的。  相似文献   

13.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庄子亦不主张人们费尽心机,设计弓剑、钩网和陷阱等各种技巧装置,用来射鸟、捉鱼和捕兽;反对给马进行火烙剪削的手术。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是如何做的呢?我们暂且抛开大量人类"施暴"动物的残酷之事不说,  相似文献   

14.
向动物学习     
卢志容 《环境教育》2010,(12):81-81
我们有时会听到一句这样的骂人话:禽兽不如!是,人是这世上主宰一切的万物之灵,怎能与动物为伍?可见此话骂得是何等狠毒。但是我要说,此话骂得并不公平。因为,动物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在教育子女方面,就堪为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关于双头动物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开始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自然界造就了这些奇特的物种,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多? 其实对于这样的动物畸形问题,学者们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早在1 9 2 9年,就有关于双头动物解剖的论文发表。科学家认为,双头动物之所以越来越多,与环境污染、辐射、生态环境的改变等原因是分不开的。双  相似文献   

16.
动物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动物权利学说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有其重要意义,但作为内心自律的道德与作为外在强制的法律不能混为一谈,伦理学与法学二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等同。从法律上主张动物权利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在实践中更是无法实现,纵观世界各国未有成功的先例。而动物福利在学界和世界主要国家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制度标准。保护动物的各项福利就是对动物的保护,是行之有效的动物保护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您认为,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没有疼痛、焦虑和苦楚的感觉吗?”这是美国动物学家马克·贝托夫在他新出版的《与我们的动物朋友相伴》一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策划,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0出版)中所提出的发问,而书的副标题则直截了当地呼吁:“尊重无言的动物并为它们说话!”2002年11月23日晚,我在林业大学参加、主持女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关爱动物”演讲会时,认识了马克并请他在他的这本力作上为我签字留念。回家仔细翻阅,竟在书的第二章看到马克抨击一家我熟悉的动物实验机构——美国科斯顿(COULSTON)。我曾于1…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智谋     
动物也会运用各种智慧,特别是在它们捕捉猎物或抵御入侵之敌的时候。一只黄褐色的野兔悄悄地来到水塘边。它举目四顾,竖起两只机灵的尖耳朵,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便开始埋头饮水。接着,它咬断了一些青草的嫩叶,慢慢地咀嚼起来。突然,一条又粗又硬的鞭索“啪”地一抽,正在吃草的野兔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一个跟斗栽进水里。紧接着,一张血盆大口一下子咬住野兔,把它拖下水去。偷袭野兔这一幕干得这样利索、漂亮,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留下。凶手是谁?原来,它是我国珍贵动物扬子鳄。这种动物外表粗笨,四条腿短而粗,头好像直接长在躯干上,无法转动。一条长长的尾巴是它用来捕食的武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大  相似文献   

20.
<正>从180万年前西侯度古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到2500年前人们砍伐檀树……再到退休老人高文毓绿化荒山,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是孤立的,过去的因必将结出现在的果。在常识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沿着时间长河这根"轴"向前发展的。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正在发生,未来的还没有出现。但如果把时间这根长"轴"中的每一个事件剖面作为"切片"观察,会有助于人们思考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