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次氯酸钠对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初始COD浓度、反应pH、次氯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向50mL初始COD为1 050mg/L的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8%)3.0mL,控制反应pH为3.0,常温下搅拌反应30min,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8%左右,且该反应过程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臭氧深度氧化法处理2,4-二氯苯氧乙酸农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臭氧深度氧化法降解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2,4-D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4-D200mg/L的水样,反应30min,2,4-D降解完全,75min时矿化率达75%以上。碱性反应氛围有利于臭氧化反应进行。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显著降低臭氧化反应去除2,4-D的效果,自由基参与的反应历程对于2,4-D的降解十分重要。双氧水的引入对2,4-D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分解消耗OH-,没有缓冲的反应体系pH降低,限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和.OH自由基链反应。总之,单独臭氧化对2,4-D降解有一定的反应效率,在有利于.OH产生的体系中,2,4-D降解效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农药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的途径,特别在微生物产生的农药降解酶和农药微生物降解基因操作方面对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津、环草隆、三氯醋酸、氯苯胺灵等。芽孢杆菌属(Bacillus):DDT、r-BHC、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苯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毒杀芬、茅草枯、三氯醋酸、利谷隆、灭草隆、毒旁定。节细菌属(Arthrobacter):DDT、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草多索、马拉硫磷、二嗪农、2,4-D、2甲4氯、茅草枯、三氯醋酸、毒莠定、西玛津、味哺丹[8]。棒状杆菌属(Corynboacterium):DDT、2,4-D、2甲4氯、茅草枯、二硝甲酚、百草枯、草枯醚。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DDT、西维因、2,4-D、2甲4氯、2,4,5-T、氯苯胺灵。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DDT、氯苯胺灵、茅草枯、三氯醋酸、毒莠定。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二嗪农、毒死蜱、2,4-D、2甲4氯、  相似文献   

4.
采用H2O2、NaClO作为均相光氧化剂,UV光照下对硝基苯(NB)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探讨了氧化剂浓度、光照时间对NB降解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离子色谱(IC)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2O2/UV、NaClO/UV两体系中,H2O2/UV对NB的降解起关键作用;在最佳H2O2/UV条件下,180min后NB及中间产物可以降解完全;H2O2/UV在水溶液中诱发产生自由基,NB分子经过中间产物邻、间、对硝基苯酚,最终被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而H2O2在反应过程中消耗并不显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起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5.
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以该薄膜为催化剂,研究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对内分泌干扰物质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分别讨论了pH值、H2O2的加入量、双酚A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3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双酚A溶液光照180mi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6.
六氯苯的O3及UV/O3高级氧化降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O3、UV/O3高级氧化法对水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V本身对HCB的去除率贡献不大,HCB可被O3、UV/O3快速降解,即UV<O3<UV/O3;O3、UV/O3作用时,提高体系的初始pH值不利于HCB的降解,在pH=3,HCB=0.2 mg/L,反应40 min时,HCB的去除可达50%左右,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无论是O3单独作用还是UV/O3联合作用,HCB的降解基本上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根据离子色谱(IC)、GC对六氯苯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探讨了O3、UV/O3降解六氯苯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以该薄膜为催化剂,研究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对内分泌干扰物质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分别讨论了pH值、H2O2的加入量、双酚A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30 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 mg/L的双酚A溶液光照180 mi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级氧化法脱除聚乙烯醇(PVA)浆料清洁生产新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高级氧化法UV/H2O2、UV/TiO2、Nafion-Fe2 /H2O2对含PVA溶液的氧化降解,其降解效果依次为:UV/H2O2>Nafion-Fe2 /H2O2>UV/TiO2.对于UV/H2O2法,PVA降解速率与H2O2的初始浓度成正相关,且H2O2浓度为2.95 mmol/L时14 min内就能使PVA的去除率达到98%;pH和温度对PVA的氧化降解效果影响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在高级氧化法基础上的退浆新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65℃和75℃下,高级氧化法条件下的纯棉织物PVA退浆率分别达到70.16%和95.65%;该法不仅可以促进PVA从纯棉织物上的脱附,而且可以达到对PVA的较高降解效果,使得所排退浆废水的生化处理难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阿散酸(4-氨基苯胂酸,PAA)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家禽养殖业,但是大部分PAA的化学结构不会改变。采用UV光降解水中PAA,并研究了PAA初始浓度、溶液pH、叔丁醇和腐殖酸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A能被UV高效完全降解,且光解过程受溶液pH、腐殖酸和叔丁醇显著影响。UV辐射20 min,PAA降解率为100%,且NH+4和无机砷(As(Ⅴ)/As(Ⅲ))是其主要的最终的降解产物。此外,根据自由基捕获实验和ESR检测分析,提出了PAA的光降解机理。在UV光照中,PAA的氧化降解一方面是由于直接的光解,另一方面归因于光敏化产生的氧化性自由基(·OH/1O2)参与的光氧化降解。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环境风险和PAA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酞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利用UV/TiO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讨论了溶液pH、TiO2投加量及DM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MP为10mg/L左右时,TiO2投加量为0.2~0.5g/L、pH=7是比较理想的降解条件;DMP初始浓度越高,其降解率则越低。研究了Langmuir-Hinshelwood模式下DMP在TiO2表面的吸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发现DMP主要通过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非在溶液本体中发生降解。线性回归计算所得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远大于无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可能是由于UV和TiO2体系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UV/TiO2体系对DMP的降解效果。另外,初步分析了可能的降解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原水中低浓度有机氯农药的问题,采用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紫外(UV)活化过硫酸钠(PS)去除水中有机氯农药三唑酮(triadimefon,TDF),分别研究了TDF初始浓度、PS浓度、初始pH、氯离子浓度以及腐殖酸(HA)浓度对TDF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DF浓度的增加,其去除率逐渐降低;PS浓度从100μmol·L~(-1)增到250μmol·L~(-1),TDF去除率可以提高6.83%;初始pH为5时,TDF的去除率最大;氯离子的存在会抑制TDF降解;存在HA时会降低TDF去除效果。当TDF浓度为200μg·L-1、PS投加量为250μmol·L~(-1)、pH为5、温度为(25±2)℃和反应时间为600 s的反应条件下,TDF的去除率达到99.83%。相比于单独采用UV辐照和PS氧化技术,UV/PS技术对TDF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4.2%和86.22%。TDF的降解机制是紫外直接光解和以硫酸根自由基(SO4·-)为主的自由基氧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长年生产二嗪磷的工厂排污口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以二嗪磷为唯一碳氮源的高效降解菌YM-3,经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为索氏菌属(Thauera sp.)。通过摇床实验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其降解二嗪磷的影响,得出其最佳降解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在该条件下,当底物质量浓度为70mg/L时菌株YM-3在72h内能降解91%的二嗪磷。此外,3种营养物及5种金属离子的添加均抑制了二嗪磷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催化湿式氧化农药废水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4种氧化物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固定型催化剂,用于过氧化氢催化湿式氧化(CWHPO)处理有机农药废水。用实验确定了催化湿式氧化的条件,不同催化剂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四元组合MnO2-CuO-CeO2-CoO催化剂性能较好,当反应在常温常压下,维持pH=7~9,反应时间为40min时,COD的去除率大于80%,色度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4.
催化湿式氧化农药废水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4种氧化物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固定型催化剂,用于过氧化氢催化湿式氧化(CWHPO)处理有机农药废水。用实验确定了催化湿式氧化的条件,不同催化剂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四元组合MnO2CuOCeO2CoO催化剂性能较好,当反应在常温常压下,维持pH=7~9,反应时间为40min时,COD的去除率大于80%,色度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5.
高级氧化法脱除PVA浆料的清洁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高级氧化法脱除聚乙烯醇(PVA)浆料清洁生产新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高级氧化法UV/H2O2、UV/TiO2、Nation-Fe^2+/H2O2对含PVA溶液的氧化降解,其降解效果依次为iUV/H2O2〉Nation-Fe^2+/H2O2〉UV/TiO2。对于UV/H2O2法,PVA降解速率与H2O2的初始浓度成正相关,且H2O2浓度为2.95mmol/L时14min内就能使PVA的去除率达到98%;pH和温度对PVA的氧化降解效果影响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在高级氧化法基础上的退浆新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65℃和75℃下,高级氧化法条件下的纯棉织物PVA退浆率分别达到70.16%和95.65%;该法不仅可以促进PVA从纯棉织物上的脱附,而且可以达到对PVA的较高降解效果,使得所排退浆废水的生化处理难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臭氧高级氧化法降解生化尾水中喹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_3、O_3/UV、O_3/H_2O_23种工艺对喹啉的去除、矿化效果,生化性提高及降解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独H_2O_2、单独UV不能有效地降解喹啉;单独O_3、O_3/H_2O_2对喹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两者差别不大;反应时间为6 min时,喹啉去除率分别为78.7%和79%,反应30 min时,喹啉的矿化率为33.4%和38.2%;O_3/UV工艺明显优于前2种,在6 min内,喹啉基本降解完全,30 min矿化率超过90%;3种工艺的降解过程都很好地满足伪一级动力学规律,O_3/UV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0.7204 min~(-1))大于单独O_3(0.2832 min~(-1))和O_3/H_2O_2(0.29 min~(-1))工艺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采用O_3/UV工艺处理实际工业园区生化尾水,6 min内喹啉降解完全,30 min时,COD去除率为88%,TOC的去除率达到89%,UV254的去除率为96%,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污染是关系饮用水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以饮用水中微量的内分泌干扰类除草剂阿特拉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降解,考察温度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特拉津浓度为1 mg/L时,3种温度条件下,除锰功能菌MB4对阿特拉津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降解时间为7 d时,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到65%。底物浓度为200 μg/L,3种温度条件下,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TiO2/PAC)催化剂光降解阿特拉津30 min时,其去除率均达到90%。光催化氧化技术协同微生物降解技术在饮用水中微量的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UV及UV/US降解对二氯苯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紫外光(UV)和超声波(US)降解水溶液中的对二氯苯(p-DCB)。考察了p-DCB初始浓度,初始pH、腐殖酸和H2O2的存在对p-DCB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初始浓度或弱酸性pH有利于p-DCB降解。溶液中存在20 mg/L的腐殖酸可使p-DCB的反应速率常数提高32.6%。加入氧化剂H2O2可以显著提高p-DCB的降解率,在[p-DCB]0=0.1 mmol/L,[H2O2]0=0.1 mmol/L,pH0=5.8,反应180 min条件下,p-DCB的降解率为95.5%。超声波对p-DCB的降解速率(14.6×10-3/min)大约是紫外光(4.3×10-3/min)的3.4倍,紫外光-超声波耦合时的降解速率(20.6×10-3/min)大于两者单独降解速率的加合。在各种实验条件下,p-DCB的降解均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UV/Fenton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甲基叔丁基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UV/Fenton技术对污染水体中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进行了氧化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H2O2为10mmol/L,FC+为2mmol/L,pH为2.4时,起始摩尔浓度为1mmol/L的MTBE在30min内可去除99%;结果还显示了MTBE的降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UV/Fe^2+/H2O2下的快速降解,第二阶段由于Fe^2+的大量消耗而降解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20.
采用O3、UV/O3高级氧化法对水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V本身对HCB的去除率贡献不大,HCB可被O3、UV/O3快速降解,即UV<O3<UV/O3;O3、UV/O3作用时,提高体系的初始pH值不利于HCB的降解,在pH=3,HCB=0.2 mg/L,反应40 min时,HCB的去除可达50%左右,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无论是O3单独作用还是UV/O3联合作用,HCB的降解基本上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根据离子色谱(IC)、GC对六氯苯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探讨了O3、UV/O3降解六氯苯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