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煊 《绿叶》2014,(3):27-32
正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对岷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也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并行,才可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近年来,随着高强度的水电开发、城市扩张等人为活动影响,叠加原本不稳定的地质状况、自然灾害等,岷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表现日趋明显,周遭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开始受到显著影响。一、人为活动对岷江的影响(一)岷江流域水电过度开发1.岷江上游干流开发情况岷江上游多为峡谷地段,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最超前的支流,也是我国水电开发起步最早的流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2.
一、岷江干流概况 (一)流域概况岷江是位于四川西北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干流长750公里,流域面积4.6万平方公里(不含大渡河、青衣江)年平均流量2701米~3/秒,径流量853亿米~3/年。灌县以上为上游,长341公里,灌县至乐山为中游。其中,灌县至彭山为成都平原区,又是都江堰灌区,全长120公里。彭山至乐山段长115公里,岷江的主要支流大渡河在乐山草鞋渡与青衣江汇合后向东,在著名的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正流。乐山至宜宾长170公里,马边河在犍为县河口场汇入岷江,在宜宾合江  相似文献   

3.
唐德明 《绿色视野》2009,(10):34-37
安徽省六安市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地表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淮河干流在境内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12.5%。八淮一级支流有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五条河流由东向西排列在淮河南岸,杭埠河、丰乐河两河流由西向东进八长江流域的巢湖.沿淮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三大湖湖区面积43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穰敏 《绿色视野》2008,(5):9-11
淮河、巢湖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是安徽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淮河干流主体在安徽,巢湖是长江安徽段最大的内陆湖泊,两个流域GDP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5%和72.7%。实现两流域的又好又快发展,对  相似文献   

5.
一、河流的基本情况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是长江上游的几条主要河流。其中金沙江的流域面积最大,达48余万km~2,流域内大部分面积为高原和山地;流域内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年降水量约750mm,河水除大部分为降雨径流直接补给外,还有少部分冰雪融水补给。岷江是长江上游产水量最大的一级支  相似文献   

6.
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通过构建陆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态格局指标、生态功能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某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总体呈良好状态,流域内评估单元4得分最低,评价等级为一般;评估单元3得分最高,评价等级为优秀;其他评估单元陆域生态健康状态均为良好。生态健康状态总体表现为支流优于干流,干流上下游优于中游。景观破碎度、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和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等是影响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全面识别人类活动对流域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辛建新  李桢 《环境教育》2014,(12):41-44
正写在前面的话河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憩栖地之一,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下游、黄淮海大平原的西南部。河南省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且比较较优优越,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黄土等地貌类型都具备。境内水系分属属属黄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黄河干流横贯中北部,境内流长约711公里,流流域域面积约约3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1﹒7%。河河南历来是全国人口大省,是人口口最最早早突破1亿亿亿大大关的省份。数千千千年年的自自自然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加剧,造造成了河南自然禀赋较差、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根据岷江断面水质氨氮监测数据,对岷江流域水质氨氮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岷江流域氨氮空间分布情况,支流和干流达标率情况、氨氮浓度的月季变化,并选择了5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氨氮浓度变化趋势分析,提出了氨氮污染防治建议。结果表明干流达标率好于支流达标率,2~4月份氨氮浓度高些,8~9月份氨氮浓度较低。岷江流域的氨氮状况的分析为更好地保护岷江流域的水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据统计,长江流域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许多重要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文化科学技术力量都占全国的1/3以上。长江中上游地区(指武汉以上长江水系各江河流经的地区,包括青海、甘肃、西藏、云南、四川、贵州、湖北、陕西、河南、湖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涉及8个省(区、市)的408个县,流域面积63.3万km2,包括长江干流、长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起,四川省在岷江、沱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执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该项制度在增强政府改善水质的内在动力、提升水质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监测方式和试行流域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岷江、沱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其中有待优化的部分,提出了下一步构建"四川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看法,建议在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的断面上采用上下游联合监测的方式开展水质生态补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水系,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岷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确定维持流域生态平衡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测算方法。经测算,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占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6%~33%,越靠近源头,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越大。建议提高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将生态环境需水占比超过20%的茂县以上河段设为禁止开发区域,取消禁止开发区域内原规划的6级电站。同时在已建电站坝下和各县域出境断面设置生态流量监控断面,确保流域开发的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阿坝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黑水县地处岷江上游,岷江也是长江水系的主要源头之一。其中,汶、理、茂三县是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因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受到岷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一嘉陵江是长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干流全长1120km,流域面积16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流域内总人口约4000余万,其中四川省约3600万人。嘉陵江在四川的主要支流有白龙江、渠河、涪江。白龙江发源于川甘边境的岷山北麓,在广元昭化汇入干流,河道全长576km,流域面积3.18万km~2。涪江发源于四川省平武县境内的雪宝顶,全长700km,流域面积3.64万km~2,在合川县城右岸注入干流。渠江发源于米仓山南麓,全长307km,流域面积3.92万km~2,在合川县城左岸注入干流。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状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精髓。目前,总磷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水体首要污染指标,总磷超Ⅲ类的断面比例达到18.3%,主要的一级支流中,沱江、清水江、岷江、乌江总磷平均浓度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上下浮动,污染相对较重;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主要受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影响,主要涉及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同时结合总磷污染特征分析,提出了涉磷工业企业治理、磷矿管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防治、规范监测方法等治理措施,为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流域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来检查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实,可以看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已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河流和湖泊的流域环境状况的恶化。据(1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的江河湖库水域的污染在总体上仍呈加重趋势。全国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长江水系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属于4、5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河段达275%。黄河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全流域有65.4%的河段属于4、5类标准。不仅如此,黄河下游的断流日趋严重,1996年断流达136天,断流河长占郑州以下河长的90%。…  相似文献   

18.
迄今,有关大渡河的饵料生物资源仅有零星记述,尚无系统的报道。近年我们对大渡河中、下游江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大渡河流域概况大渡河为岷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省境内,于草鞋渡与青衣江汇合,在乐山城南注入岷江,干流全长1062km,流域面积7.74万km~2,约占岷江流域总面积的59%。石棉以上森林覆盖良好,多年平均流量为1570m~3/s,多  相似文献   

19.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它已成为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干流及支流的电站建设加速进行。自源头至汶川上游河段,实行六级梯级开发方案。但由于岷江水电工程主要是涵洞引水式,原来奔腾的河流变成了地下暗流,使得岷江的多处河段变得干涸,河谷的自然生境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干旱河谷气候变得更加干旱。也使河流生物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作者在对长江上游考察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进行流域统一规划,强化执法监督,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建设并重;加强上中下游统一管理,注重流域综合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划定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引导县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将良好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发展优势,实现县域经济提质升位和城市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在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松潘县域实际,构建了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并初步刻画了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松潘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8 042.79km~2,占国土面积的98.68%。其中禁止开发红线1 374.53km~2,占松潘国土面积的16.46%;生态功能重要性红线5 866.60km~2,占国土面积的70.25%;其它类型红线801.66km~2,占国土面积的9.60%。松潘县非红线区主要位于岷江河谷两岸的人口和城镇集中发展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