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长江经济带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为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选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6个关键指标,分析了各示范市县生态文明发展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示范市县6个指标基本能实现稳定向好,到2019年指标值优于本省(市)平均指标值的示范市县数量分别占81.25%、87.50%、87.50%、68.75%、90.91%、56.25%。构建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模型,将长江经济带16个示范市县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各类示范市县2017年和2019年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而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或注重经济社会提升而生态环境改善较慢的问题。结果表明,大多数示范市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状况有所提升。到2019年,31.25%的示范市县和谐发展程度较高,17.65%的示范市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较靠后,51.10%的示范市县在发展中侧重一方面,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在梳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风险防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3大领域,从空间格局、系统治理和制度政策3个方面初步设计了保护任务。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7月,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文章对《规划》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为遵循;以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三线为纲;推进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治理,从传统环境管理到精准环境监管,从条块保护到系统保护等五项转变,是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原则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优化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布局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冯琦  陈宁 《环境保护》2016,(15):25-30
化学工业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对长江经济带现有化学工业布局、化学工业供应链、需求链剖析的基础上,考察产业布局对长江水环境负荷的影响,进而分析目前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尽管长江经济带经长期发展形成的化学工业布局有其合理性,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及潜在的不合理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在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布局仍然较为分散,环境污染负荷难以集中监管;产销地分离、长距离运输,环境风险较高;尤其是以规模经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石油化工产业近年来有沿江向上游扩张的趋势,这使得长江流域环境污染负荷随之向上游转移,环境风险加大。有鉴于此,长江经济带化学工业应统筹规划布局,发挥产业集聚效益,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引导石油化工企业进一步向沿海大型基地集聚,化工企业向原料产地或消费地集聚,向园区集聚,引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背景及战略意义、四大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把长江经济带建成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对我国大江大河流域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新发展理念是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的原则导向,基于当前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压倒性任务,应重点加快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安全防控四个方面的优先示范突破;在路径选择上,应围绕顶层制度试点、绿色动能支撑、政策工具创新等方面大胆推进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7.
四平市地处辽河、松花江两大水系,辽河水系在本市流域面积为11047km~2,占全市面积的76.8%,主要河流有东辽河、西辽河、新开河、招苏台河、叶赫河等;松花江水系在本市流域面积为2957km~2,占全市面积的21.1%,主要河流有伊通河、新凯河等。全市境内流域面积为20km~2及其以上的河流102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km~2的河流有11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四平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程中,抓好防洪排涝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长江等大型流域由于涉及省份多,上下游之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等差别较大,利益诉求不同,在补偿的主体与客体的认定、补偿模式以及补偿标准确定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实践经验,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设计了各级政府主导下纵横向补偿相结合的长江经济带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方案,并基于保护和治理措施的不同,分类提出了以任务量为基础、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补偿测算标准,同时对补偿机制的实行提出了意见建议,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上下游流域及其他大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辨析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治国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催生的经济秩序变革和发展模式的革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潮,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多份关于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文件相继印发,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与生态环保工作成效的挂钩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积极性;(2)赋予地方政府充分自主权,鼓励地方政府依托各自特点开展生态补偿模式探索;(3)完善投入机制,集中力量解决最突出的生态环保问题;(4)鼓励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地方落实生态环保工作的内生动力。根据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实践,发现在一些环节存在不足并建议:(1)长江经济带沿线不同地区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禀赋存在差异,生态补偿工作实践进展不一,不同地方的重点工作方向亟待进一步明确。建议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全流域意识,结合不同地方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业结构特点、生态资源禀赋和工作实施进展分类施策,建立分层次、分领域的梯度补偿模式。(2)生态补偿的制度依据尚未明确,中央的统筹地位亟待进一步巩固。建议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基础或管理原则,完善相应权责制度,加强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系统性的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3)生态补偿的方式较为单一,市场条件仍欠缺。建议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创新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分配制度和交易方式,鼓励多方资本融入,建立起拥有公允生态补偿条件和补偿价格的生态补偿市场化体系。(4)不同地区对资金需求和使用存在差异,"平均分配"模式限制了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建议科学划分生态补偿资金使用范围和渠道,由单一性要素补偿向基于生态功能定位的综合性补偿转变。(5)生态补偿对推进精准脱贫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建议有机衔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要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水环境质量改善,但水生态状况堪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进入攻坚期.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形势的研判,阐述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并提出了四项战略.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从单一要素、单一指标、部分区域转向水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和综合修复.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由水环境质量改善转向水生态环境安全提升,未来将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健康改善.③空间管控战略需要整合多项区域规划,研究构建流域与区域协同、水陆统筹、山海一体的统一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空间单元划分体系.④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影响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相关产业领域加强防控.⑤科技创新战略要突出科技平台的作用,推进数据、人才、技术、成果的汇集和创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由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⑥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要求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率先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显示,把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和目标,推行空间管控、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战略,能更加有效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大型通江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洞庭湖和鄱阳湖两湖(以下简称"两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通江湖泊"江湖—河湖—人湖"关系的扰动、失衡和调控,从水沙情势、水环境、湿地生态等层面剖析了两湖生态环境保护的3类9项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强化两湖水资源调控,保障生态流量;强化两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保护水环境质量;强化两湖湿地生态保护等对策和建议。考虑到湖泊生态系统演替具有复杂及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可为长江经济带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战略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保护好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经济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上游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屏障与难题,提出了按照"功能分区—工程措施—制度保障"三个层次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系的思考建议,以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优的水源水质、最小的水土流失"三个目标,保障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保障长江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规划环评能从决策源头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保证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纳入综合决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新契机,规划环评应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进一步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系统耦合协同评价体系,构建一个适宜大区域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情况的指标体系,借助该指标体系,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黄河经济带2008—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格局及空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2008—2016年,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压力依然很大;城市化有所提升,但发展速度依然偏慢。两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龙头城市,且空间差异明显。(2)2008—2016年,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处于低度耦合阶段,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普遍滞后于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行政指向性。(3)协调度表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理临近的区域更容易受高协调度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环境保护》2021,(3):22-22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从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等各方面形成长江大保护硬约束机制,为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中国,近30年来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带来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已经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但是,为什么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家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态小农经济,一直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在短短几十年里却造成如此严重的环境破坏?对此,本文不仅从社会经济视角分析了造成农业严重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出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农业污染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氮肥产量只有0.6万吨,  相似文献   

20.
冯俊  崔益斌 《环境保护》2022,50(3):56-59
长江经济带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生态资源存量优势,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更具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和可持续性。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对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谋划,夯实绿色发展基底,提升绿色发展质效;因地制宜,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产业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明晰产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促进生态产品可量化;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作用,提升绿色金融支撑能力,破解生态产品难变现、难抵押、难交易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