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周娟 《绿叶》2013,(5):92-97
最近几年,可能受所学专业影响,同时也是被很多环境现实所打击,我总跟身边的人在强调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以至于朋友们都觉得我有些神经过敏了。可是,事实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确实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它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以及保护整个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讲述人:文哥打工城市:穰县我啊,至少被骗去6次,这还不算你姐被骗去的次数。做生意挣点钱,也老想着投资,那些搞传销的亲戚朋友第一时间就想到俺们。安徽、湖北、陕西,都被叫去过。你姐有一次也被关了五六天。有一次被叫到安徽,是一个干亲,俺们年龄差不多,人可好,咋也想不起来他会做这。那花样可多了,真是防不胜防。2005年我舅家老表在北京做传销,成天喊我去,我不去,后来,他  相似文献   

3.
在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塞缪尔森首先提出的经济理论中,有这样一种见解,即不能指望不受控制的市场会保护环境。按照这一理论,清洁的空气和水属于“公共消费品”,其价值在市场过程中是得不到充分反映的。那些可能制造污染的人不会考虑他们行为的社会成本,而只关心自身承担的成本;此外,由于清洁环境的工作甚至可以使那些袖手旁观者也蒙受其益,如此一来,人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坐享其成。同样,如果市场不能立竿见影地反映出保存多样化生物或拯救具体物种的利益,土地拥有者也不会愿意为公益而出钱保护环境。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环境就得不到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4.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天总是灰蒙蒙的,沙尘毫无顾忌地随风飘扬,河里的水不仅浑浊,而且散发着恶臭……妈妈严肃地告诉我:"我们生存的环境已被严重污染了!"科学家发明了汽车,却难制止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有的人伐树卖钱,却忽略了这会破坏植被;工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外,周末的街头会聚集一群大包小包"摆地摊"的人。他们不像专业的小贩,也不以售卖盈利为优先目标。你常会看见,另一些人拿着不同物品去和他们交谈。有时,交易并未达成,他们却也嬉笑欢乐,好似成了朋友。不知道国外是怎么称呼这些人的,但我想叫他们"换客"。"换客"的主要意思是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换取有用的东西。在那些"换物"市场比较成熟的地方,将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或出售已成为一种支持环保的时尚理念。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人口的剧增等现象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努力寻求一种解决的途径。于是,人类在一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改善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环境文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无疑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环境文学是指那些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童话、…  相似文献   

7.
人民大学贸易系毕业的郭耕,顺理成章地做起了商人,正当他经商成功的时候却突然转行当了一名动物饲养员。与动物打了1 5年的交道,现在他是一位坚定不移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他说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改变人在野生动物眼中丑恶的形象。 自从郭耕1 9 94年到了麋鹿苑,他称自己也越来越“四不象”了,教师不像教师,导游不像导游,作家不像作家、专家不像专家。可郭耕说,我愿意,我愿意一如既往地做我的“四不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高考的各科试卷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试题,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为此,记者走访了教育部有关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金学方对记者说,高考命题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人类在创造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干那些破坏环境、危及自身的蠢事呢?这就要靠教育,教育内容对人的知识、意识、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为提…  相似文献   

9.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它提醒着我们每个要节约用水;也暗示着全世界正面临严重缺水。生命诞生于水中,浪费水就是间接的扼杀他人生命。3月12日是“植树节”,它告诉我们每年消耗大量的森林,地球的森林覆盖率正在缩减。森林是“地球的肺”,是人类的“氧气工厂”,我们要合理科学的利用森林资源,更需要我们给它注入新鲜血液。当您在身边发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质的时候;滥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的时候请您拨打12369免费环保举报电话,让那些怕坏环境的人无处可藏。每个人都用具体的行动捍卫身边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阻止和揭发,那么我们都能享受到鸟语花香、碧海蓝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树的悲哀     
我们虽然不能像野兽一样奔跑,像小鸟一样飞翔,但作用却非常广。遮荫、避雨、乘凉,是我们的本能;吸走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的氧气,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不停地为人类服务,我的兄弟姐妹却被人类夺走了生命,只有我还躲在一个角落里,和我的朋友——小花、小草一起成长。不知道我是否也会遭此厄运,可我更担心我的兄弟姐妹会继续遭到人类的无情砍伐。或许人类已把他们制造成日常用品,铅笔、家具、楼房,但愿我不要被砍。如果我们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些可怜的鸟兽就失去了家园;如果发生了水灾,人类就会被咆哮的洪水冲走。我们无私地为人类服务,风来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说到田野的诱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无边的草甸,缤纷的花朵;是起伏的麦浪,沉甸甸的谷穗;是感官的享受,心胸的开阔。不过我这里讲的田野却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一种职业,田野工作,以及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田野工作者。他们是一些非常有学问,却长年待在野外,从事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相融会,而魅力无穷的大自然也会向他们撩起自己的面纱,揭示自己的神秘。他们是一群令人羡慕的人,他们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他们和大自然以心灵而不是感官的交流,还有他们亲身经历的那些神奇,都是身居闹市的人们只能一辈子望洋兴叹的。  相似文献   

12.
郑易生 《绿叶》2010,(4):34-39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正处在第一阶段,人们希望在不影响自己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做那些“环境与赢利双赢”的事:有优势的国家尤其愿意用商业智慧——商业交易加慈善(或交易加补偿),来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人类系统的大问题。当小智慧的潜力被挖尽而世界环境态势(包括气候变化)依然整体恶化时.人类才可能步入第二阶段——深度公平与新生态文明的崛起。为此,权利的哲学及其公平观需要进化,人类的伦理观包括消费伦理等需要改变。这自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环境与道德的关系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促使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它作为一种调节功能又对环境的保护起重要作用,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也就是要讲究环境道德。作者指出,明知己被污染的食品,仍在市场上出售;工厂排放的﹃三废﹄不经净化处理,任意排向环境;噪声扰民不加处理;工厂不负责任地向乡镇搞污染转嫁。凡此种种,都是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正>1我从小在县城长大,与农村不远也不近。说不远,是因为父母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是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还有地,还有许多亲戚在;说不近,是因为除了假期被送回老家陪着爷爷奶奶外,其他生活都不在那里,没有交到朋友,也没有学会种田的本事——当然实际上是因为觉得太苦太累,不愿意干活儿。所以,我不能假装对农村有多么深的感情,也无法掩饰对于农村的不熟悉。直到现在,看到有人叫嚷什么"田园牧歌",我还是嗤之以鼻,因为那是有钱或有闲或有文化的人的想象,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历史上,中国农民即便不总是在最底层,其生活也绝不值得羡慕——为了缴纳支撑历代政权的沉重税赋而  相似文献   

15.
正找出那些有益环境行动形成的因素,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这些因素,对于环境公民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重要生命经验"这样的研究价值所在。"重要生命经验"(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是环境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不是泛指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而是特指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最终让某个人在长大成人之后,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公民,也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环境,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工作或者积极从事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志愿服务等。  相似文献   

16.
闲谈环保     
看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卫星照片,感受着日益严峻的温室效应,听着一次次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报道,不由得让人不寒而栗。每天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就会不时地回想起一个环保短片里的小女孩,她稚气地问妈妈:“妈妈,树是什么?”在现在看来,这是个使人意外的问题,但她的提出却发人深省,小女孩在石头森林里,竟然找不到树的踪影了,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环保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有45.3%的居民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环境关心对于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地位,最后是消费支出。具体而言,对环境问题越关心的居民,其环保支付意愿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中的个人收入及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居民环保支付意愿越高;消费支出越高的居民,环境支付意愿也较高。提出增强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和环境关注度等措施提高居民环境意识,改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宽恕四步曲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的确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此外,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宽恕他人能让你更加健康。美国科学家发现,当人们设想向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报复时,血压会明显上升;当他们想像原谅那些背叛者时,血压则显著下降。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宽恕他人”的项目研究小组,他们也发现,那些尝试宽恕他人的人与没有这种愿望的人相比,愤怒和压力的身体表现显然少得多。  相似文献   

19.
杨智楷 《环境教育》2013,(10):86-87
现在的环境越来越不如以前好了,因为人类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去破坏环境,破坏大自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科技也发达了,有汽车、手机、冰箱、电视等许多可以让人们生活好的东西,但人们没有注意到使自己生活好的东西会破坏环境和地球。地球正在变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相似文献   

20.
在《绿叶》百期飞扬之际,作为《绿叶》的忠实读者,我也想续上几笔。我原住在繁华的市中心,车来人往、噪声不休、空气污浊,让人整日心烦意乱,晚上也休息不好。单位搬到郊外新区,我也随着换了新环境。新区那优雅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开阔的视野,顿时让我觉得心情舒畅,连工作劲头也提了起来。工作之余我常到院内的小花园观赏那些碧玉般的绿叶和它们肩头妖娆的花朵。它们清香丽人,娇美可爱。时而有被风吹动、招摇着的绿叶,向我致意,令人爱慕难离。深深呼吸那被绿叶净化过的空气,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也使我体味到了绿叶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