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与环境耦合规划较单一的能源规划和环境规划有着很大的不同。该文较详尽地论述了城市燃煤与大气环境耦合规划研究的技术路线、所使用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利用大气扩散模型和数学规划模型建立反映城市布局、耗能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间制约关系的大气环境、能源、经济规划模型,并以天津市区为例讨论了大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石化园区规划和建设是中国石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企业集约化发展也导致了区域性大气污染加重,因此,对石化园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势在必行。文章以某石化园区发展规划方案为例,阐述了园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流程并对AERMOD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并基于对规划方案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了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环境规划编制中,存在对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弱化分析的倾向,导致环境规划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足。面对以PM_(2.5)为特征的复合型空气污染,传统的大气容量计算方法具有局限性。以武汉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武汉市"经济-能源-大气环境"的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模型,不去模拟复杂的大气传输扩散的物理化学过程,而是基于统计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了系统中不同变量的动态数量关系,预测了武汉市2016—2030年在3种情景下GDP、PM_(2.5)年均浓度和6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出以GDP-PM_(2.5)达标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阈值,可为制定城市大气中PM_(2.5)污染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对环境容量与环境-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步测算。  相似文献   

5.
工业园区排放的大气污染源种类多而复杂、影响范围广,已成为许多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工业园区规划在进行选址时,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还应高度重视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尤其是大气环境影响。参考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选址的分析方法,结合大气环境影响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工业园区选址的大气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要点及工作技术路线,为今后工业园区规划选址提供技术参考。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某规划石化园区为例,从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污染气象分析、数值模拟、大气环境容量、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等角度给出具体说明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分析了能源科技发展形势,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规划能源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用无限的科技力量解决有限能源和资源的约束,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的效率,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地球上的大气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的发展研究相结合,如今,已经成为环境规划、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的热点。伴随着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承载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维系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大气环境规划中环境承载力的应用调研,对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大气环境规划中环境承载力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质量背景值较好的区域,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控制目标计算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大,规划污染源允许排放量过高的问题,提出建立大气环境承载力线性规划模型,以规划污染源的预测浓度作为控制目标,结合区域污染源布局优化进行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的方法,并以平顶山市某产业园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国家二级标准、一级标准及一级标准5...  相似文献   

9.
姜林 《环境科学》2006,27(5):1035-1040
研究和建立一套以可计算的均衡理论模型(CGE)为核心,同时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型和健康影响模型(暴露-反应模型)连接,组成了环境政策综合评价模型,为综合评价环境政策产生的各类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系统,分析北京市采用能源环境税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健康、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模型分析认为,北京市采用单一的能源环境税可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但也将迟缓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如果北京市在采用能源环境税的同时进行绿色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则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煤矿区规划环评的现状,提出了几种煤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并将多源叠加的高斯模型法和箱模式法分别应用于榆神矿区和神东矿区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结果表明,多源叠加的高斯模型法灵活多变,而箱模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大型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提出和研究现状出发,结合所作的榆神、榆横、神东等多个大型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提出了多源叠加的高斯模型法、箱式模型法、面源模型法等多种可以用于模拟矿区大气环境影响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其难点,根据分析结果,将多源叠加的高斯模型法和箱式模型法分别应用于榆神矿区和神东矿区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预测结果表明,多源叠加的高斯模型法灵活多变,而箱模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结合中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情况,从矿产资源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六类环境影响组成作为评价因子,并探讨了可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这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鄱阳湖流域代表性城市南昌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2002—2016年南昌市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社会城市化和大气环境状态分别对城市化系统和大气环境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大气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压力为主,大气环境响应不足;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中,耦合协调度受城市化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不同贡献份额比例(α/β)的影响很小;城市化与大气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类型由"严重不协调-城市化受阻"发展到"高度协调-大气环境滞后"阶段,耦合协调关系整体趋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大气环境滞后程度却日趋严重。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要更加注重大气环境的保护,以推动南昌市城市化与大气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使用的九种环境危害(能源与大气环境)的一般均衡模型及使用情况,特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它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各种对策研究,以及对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可对城市大气SO_2污染控制与经济发展及节能进行综合分析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的一种简便实用的约束——NISE计算方法.应用该模型对某城市大气SO_2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在中期(1990年)以集中供热为主的环境——能源规划方案,并对远期(2000年)提出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GB 3095-201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区大气环境实际情况选择SO2、NO2、PM10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泉州市和南安市2005年-20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和能源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两个城市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泉州市和南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一级,从分析结果来看南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较优于泉州市,这与南安市大气污染型企业较少、台风影响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F0002-F0002
<正>"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对国家能源布局进行优化。"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构建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提出提高国内能源产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战略任务。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十三五"能源生产布局方面,将从"十二五"规划的"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升级为"五基二带"布局,其中近海油气开发带是"十三五"规划新增内容。在能源输送方面,将形成"四横三纵"输送格局,内外衔接,海陆并举。到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能力达30亿吨,成品油输送能力达2.5亿吨,天然气输送能力达48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干道里程达12万千米,西电东送总规模力争达到3亿千瓦。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变化的预测方法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类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能源投入预测环境产出 ,包括“P值法”和“能源 -环境法”,第二类是“经济 -环境法”,基本原理是根据经济产出直接预测环境产出。本文对这三种城市区域环境预测模式作一简介 ,并加以比较。1  P值法P值法是利用气象、地理等值自然条件并根据区域内的未来能源规划或源强规划来建立预测模式 ,其形式为 :C=Σni=1 Ki Qi ( 1.1)  式中 C是城市大气环境 SO2 平均浓度 ,n是面源或点源的总数 ,Q是未来源强规划。Q=δE ( 1.2 )  δ是排放系数 ,E是排放源耗煤量 ,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需要制定科学的能源规划来解决其在能源、环境与电力部门改革方面所面临的难题。 对于电力部门来说,科学能源规划是指采用有效的经济与分析方法,寻求以最低社会总成本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