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春天。村里一位管路的老爷爷,在清理路边的杂物。我忽然看到一棵刚刚出土的嫩苗,那是一棵小梧桐树。不过十来公分高,可是已经长出了两片嫩绿的、薄薄的叶片,中心有无数涵蕴着生命的小嫩叶。这棵小树,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风的爱抚,雨露的滋润。相信,不几年,他就会成为一棵大树,为大自然增美,为人  相似文献   

2.
家乡变丑了     
<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棵棵苍翠欲滴的百年老树,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的美丽家乡南辛庄。伴着日出,缕缕炊烟从烟囱中升起,人们开始做饭了。清晨的家乡雾蒙蒙的,一层白纱般的雾,笼罩了家乡,家乡像个睡美人。人们吃过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瞧,那边稻田里的伯伯正在插秧,这边叔叔正在给菜地浇水。哟,路那边猪圈里,两个奶奶正给猪仔喂食呢!正午,人们该吃饭了。拉上几张小桌,靠着小河坐好。先摆上一大碗黄澄澄、油亮亮的鸡汤,再  相似文献   

3.
<正>天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感到优美和纯真。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生物都是天然而长:小草翠绿青葱,小花五彩缤纷,树枝每天都在不断地成长……然而,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却让大自然不再可爱:清澈的小溪变得臭味熏天,河水变得浑浊了……当我们去郊游时,一片绿绿的草地,看上去像  相似文献   

4.
“谁污染谁治理”,这些年来已成了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指出:“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实际上,这条“原则”目前不仅被应用到老污染源的治理上,作为编制老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一条根本原则,同时,在新污染源控制方面,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在大自然保护工作方面,已为某些同志发展成为“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但是,我认为,这个“原则”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5.
绿色书架     
《鸟儿不惊的地方》 (俄)米·普里什文著,吴嘉佑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8.00元在世界上以大自然为创作主题的作家队列中,普里什文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足可比肩布封、法布尔、梭罗、利奥波德等人。俄罗斯的大自然就是普里什文作品的主人公。普里什文对森林中的哪怕一只啄木鸟、一朵野蔷薇、一棵椴树,甚至一片云彩、一滴水珠,都投以“亲人般关注”的目光,写出了它们生命的律动,庄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有很多活泼的小动物。小动物们不仅让大自然更加美丽,还有很多的优点!乌鸦和秃鹫能把腐烂的动物吃掉;长相可怕的蛇能够消灭田里有害的田鼠……它们同时也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比如狗,小狗应该可以算是人类最好的动物朋友了吧。美国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斗牛犬,一天,这户人家进了一条眼镜蛇,斗牛犬不顾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遭到破坏,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的生存,使人类受到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既有千山万水,高楼大厦,还有花草树木,蓝天绿草,可人们还是不甘心,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8.
最美的景观     
正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确,一进入我们学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的"垃圾",其实都是宝贝呢!步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绿色的墙",墙上许许多多的"小袋子"里种着一棵棵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叶子扁而大,好像一朵莲花;有的叶子饱满而剔透,仿佛一碰水就会溢出来似的;有的叶子小而圆,一条一条地挂着,宛  相似文献   

9.
钟厚涛 《绿叶》2011,(6):105-110
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难言的灾难。卡逊曾这样痛心疾首地写道:"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寂静的春天》)面对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由向大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和破坏,开始反哺自然、保护自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曾经     
曾经,人们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于是,沙丘吞噬了万亩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我们人类尴尬哑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回归大自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五·一”放长假期间,各地纷纷打出“生态旅游”的招牌吸引游人。但由于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也出现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苗头。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  相似文献   

13.
<正>让幼儿和青少年多走进大自然,多感受一些自然的美,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对书本知识的实践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可以为他们探索未知世界提供无穷的源泉,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活的教科书。假如我们可以有一个学习源泉的话,这个源泉不是书本,不是课堂,而是自然。培根  相似文献   

14.
正爷爷家门口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人来人往,尘土飞扬,可是几里长的路却没有一处可以庇荫歇凉的地方。于是,爷爷年轻时种下了那棵白杨树。爸爸小时候,那是一棵小树;而我小时候,它已枝繁叶茂,可以为路人遮阳。爸爸告诉我:那棵白杨树是他童年的回忆,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一棵树就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或是爬树,或是在树下玩跳房子,树上树下,便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在爸爸的记忆里,白杨树带给他太多温馨而又美丽的回忆。儿时,每逢暑假,我会到爷爷家住上十几天。每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场特殊的官司,是在分界小学东侧的一条河边进行的。河岸上,醒目地写着这样一句警示的标语:停电了,蜡烛可以给你带来光明;道理不通了,可以另辟新径;水污染了,水没有了,什么可以替代?这一天,观者如堵。几经打听才得知,原告是小河,法官是大自然,而被告,竟是主宰大自然的人类!在低缓的乐曲声中,小河开始了它声泪俱下的诉述——"我曾经很美很美,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清得像一面硕大的明镜,静得像一位文雅的少女。我哺育了两岸的几代人,他们到我腹中淘米、洗衣、洗澡、玩仗,我的身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省级示范园武汉市洪山区实验幼儿园于2016年的春天成立了分园——洪山区实验幼儿园紫云府分园。分园继承"愿棵棵小苗沐浴阳光,迎风茁壮"的办园思想,传承总园"花香、书香、心香"三香校园生态理念,以"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启迪心性"的教育宗旨,践行"自主、自信、自治"三自教育理念,为逐渐远离大自然的孩子们打造了一片自然之地,开展丰富的生态实践活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播撒"绿色"的种子,收  相似文献   

17.
时光中的树     
《绿叶》2020,(7)
正我曾经这样描述我老家杏儿岔的树:30棵杏树加上50棵柳树,再加上100棵杨树和12棵榆树,还有41棵梨树和58棵苹果树,再加上前年二叔在门口种的3棵椿树。这就是杏儿岔全部的树了。反正岔里都是一些平常人家,都是一些好种好活的树。有时觉得树太少了,岔里人就把一棵扁豆叫作扁豆树,把一棵枸杞刺叫作红刺树,还有麻秆树、苦荞树。远远看去,是一团树包围着杏儿岔;走进岔里才看清树散落在各处,就像那些门口蹲着、地埂  相似文献   

18.
李仙正 《绿叶》2022,(10):66-69
<正>1小河在江南。如果山是乡村肌体中的一块块骨骼,支撑起村庄地形框架的大格局;那么,河塘就是村庄的一根根毛细血管,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记忆里,如歌如梦,曾经陶醉了多少个你我。那是一条童年的河,一抹浓浓的乡愁,一丝淡淡的回忆,一方满满思乡的水,透着大自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神秘的自然界有着它自身铁的法则。没有人能忽视它的存在。在生态平衡的作用下,任何一种人为的破坏都会受到大自然加倍的疯狂报复!  相似文献   

20.
技术是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技术是人们用来向自然界索取的手段,在未破坏自然界本身的调节机制以前,即在大自然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以内时,大自然是显得很慷慨的,你索取的本领越大,大自然就给你越多。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企图用最小的消耗获得各自最大的所需。但是,长期超负荷的索取,特别是许多竭泽而渔的现代技术,把人类置于一个矛盾的世界中,即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威胁人类本身生存的恶劣环境。一、技术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