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凹土复合吸附剂(ATP/Fe_3O_4),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复合吸附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颗粒负载在凹土表面,复合吸附剂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9.22 emu/g,可有效实现固液分离的目标。Pb~(2+)吸附实验表明,ATP/Fe_3O_4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Pb~(2+)初始浓度为50mg/L、溶液pH为5.0、吸附剂用量为3.0 g/L时,去除率可达87.35%。ATP/Fe_3O_4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硝酸镧改性聚丙烯酸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为原料,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得聚丙烯酸树脂(PAA),用于制备表面粗糙、介孔丰富的镧(Ⅲ)改性聚丙烯酸复合树脂(La-PAA)。试验表明,当500 mg/L氟离子溶液pH值为5、吸附时间为300 min时,La-PAA对氟离子的去除率在90%以上。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氟离子在La-PAA上的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量为159.24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有机改性对凹凸棒黏土吸附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ECD guideline 106批量平衡吸附法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黏土(CTAB-ATP)上的吸附作用,并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的投加量、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AT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容量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CTAB-AT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0.998),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有机改性凹凸棒黏土的疏水性增强,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沉降性能良好,这使其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实际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活性炭-沸石双滤料对含4mg·L^-1Cr(Ⅵ)模拟废水进行去除试验,静态试验研究了pH值、两种滤料配比、接触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H=5、活性炭与沸石的质量配比为3:1,接触时间为20min,Cr(Ⅵ)的去除率达到100%;用11.25g活性炭和3.75g沸石作为固定床层,进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1h后吸附剂穿透,推算出试验条件下,单位质量滤料的工作吸附量为0.2384mgCr(Ⅵ)/g滤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步法制备石墨烯(GO)和铋[Bi(Ⅲ)]改性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8),得到GZIF和Bi@GZIF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ZIF-8晶体结构没有被破坏,表面形态及表面基团发生了变化,对碘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速度加快,尤其是Bi@GZIF在5 min内完成吸附88.3%,最大吸附容量达197.2 mg/g。  相似文献   

6.
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模拟含铅离子废水,探讨吸附时间、p H值、温度、投灰量、离子浓度5个因素对粉煤灰吸附重金属效率的影响;并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经过均值分析和方差分析数据得出最佳水平组,结果表明:当离子质量浓度60 mg/L、吸附时间90 min、投灰量5.0 g、p H值6.0、温度20℃时吸附效果最好。单因素分析得出,当吸附时间90 min、p H值6.0、温度50℃、投灰量5.0 g、离子质量浓度30 mg/L时吸附效果相对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也证明以上5种因子对粉煤灰吸附铅离子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污泥、磷尾矿和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粒,用盐酸、硝酸和柠檬酸进行改性,研究陶粒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面基团、零电荷点(pHPZ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陶粒对Pb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或硝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更好,柠檬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低于未改性陶粒。酸改性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基团含量多、等电点低等特点,对Pb2+的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可用作含Pb2+废水的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牛骨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牛骨基炭,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牛骨炭对水中Hg(Ⅱ)的吸附效果并确定了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骨炭对Hg(Ⅱ)的最佳吸附时间约为2h、吸附温度为25℃、pH值为1、投加量为0.1g、吸附溶液的最大初始浓度为600mg/L,其最大吸附容量Q^0为43.1mg/g,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通过BET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牛骨炭的孔结构参数及形貌特征,经分析,所制备牛骨炭的孔径分布为中孔。  相似文献   

9.
室内氨气污染的净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近几年 ,由于建筑施工使用含氨的添加剂和使用室内装饰材料 ,造成现代建筑物室内氨气 (NH3)污染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采用改性的吸附材料 ,在管道系统和封闭空间两种不同工况条件下 ,对以改性吸附剂做吸附材料的氨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性能的评价 ,为室内氨气污染的净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橡胶厂的实际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2O2投加量、混凝液pH、混凝剂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后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H2O2用量、FeSO4.7H2O用量和Fe2(SO4)2用量进行L(33)正交实验,确定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橡胶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H2O2投加量2mL,FeSO4.7H2O投加量0.3g,Fe2(SO4t)3投加量0.3g.与Fenton氧化法和直接混凝法相比,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橡胶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对COD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两种方法对COD去除率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