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流入维纳恩湖的含汞废水颇多.通过连续测定沉积物和鱼体中的汞来监测其影响和恢复状况.汞的主要源头来自湖北岸的一座氯工厂.尽管60年代从源头流出的废水中汞水平有了根本性的减少,附近湖泊沉积物中汞的水平从70年代中期以来只下降了一半多.狗鱼(Esox lucus)体内汞的水平在同期下降的幅度相似.湖泊受影响最大的部分比受影响最小的部分要高出30%.湖泊中的鲈鱼(Percafhviatilis)和三文鱼鱼体内汞水平不高.尽管维纳恩湖沉积物中汞水平有所增加,比起位于同一地区而没有受当地汞废水污染湖泊内的鱼来说,维纳恩湖鱼体内汞的水平相对来说并不算高.据估算,湖内鱼类总生物量所含的汞不到湖泊底部沉积物上层活性生物层所含汞总量的千分之一.这显示了各种环境因子的潜在影响,并促使我们将来要继续对汞水平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自日本水俣湾发生汞中毒惨剧后,人们注意了环境中汞的研究。主要研究汞在湖泊环境中的循回及其对人的最大潜在中毒作用,人们早已知道,天然汞(除气态外)被风化后很快为自然水体中沉积物所吸收。最近发现在沉积物中惰性汞经过微生物活动可能变为可溶的甲汞(Methylmcrcury)化合物,然后被运移到食物链中。这一事实使许多研究者注意可能作为环境污染源的沉积物中汞含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环境汞的研究起因于汞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湖泊水环境汞的地球化学行为是近年来环境汞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近似空白。三研究区域概况高原人工湖泊——百花湖属岩溶山区严重汞污染湖泊,是二次污染的典型。百花湖从1971年开始接纳某化工厂采用乙炔水合法生产已醛工艺流程中排放的含汞废水以来,汞的沉降结果在河道及湖底淀积了大量的富汞沉积物。百花湖的汞问题至今未作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汞问题进行研究。2实验体系来集了秋季柱状沉积物样品,丰、枯、平水期表层水样和分层水样及部分鲤鱼样品…  相似文献   

4.
沉积物中甲基汞释放速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证明,存在于水生生态环境(主要是沉积物)中的各种形态的汞,都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毒性很强的甲基汞。在排汞污染源下游的江底,蓄积大量含汞的沉积物。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隐藏在水下并不断向水中释放甲基汞的次生污染源。为了说明汞污染程度不同的沉积物中甲基汞的释放速度、影响这种释放速度的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等问题,从而寻找对被汞污染的沉积物的治理方法,我们结合某排汞污染源下游江段,进行了沉积物中甲基汞释放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沉积物汞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晓静  王起超  邵志国 《环境科学》2007,28(5):1062-1066
将1973、1976、1983、1991年和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第二松花江中下游表层沉积物汞含量的时间变化规律.1976年以前汞含量处于增加趋势;1976~1982年汞含量有所下降;1982年汞污染源被切断,汞含量骤降;随后,汞污染浓度处于缓慢净化时期.将本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分为3个粒度等级,最后以63 μm粒级的沉积物汞含量为代表分析了汞的水平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是,排污口处汞含量最高;哨口至朝阳桥断面汞含量增加;朝阳桥至五家站断面,汞含量骤降,在五家站断面汞含量达到最小值;五家站至泔水缸断面汞含量又略有增加.并给出了本次研究中各断面沉积物汞的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郭攀  孙涛  杨光  马明 《环境科学》2018,39(12):5473-5479
森林生态系统的汞产量可以用森林湖泊或水库的动态变化来表征.而且,下游汞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生态系统汞的输出.通过对四面山大洪湖上游、中游、下游丰水期与枯水期汞的分布与沉积物剖面的分析发现:大洪湖上覆水中总汞浓度在丰水期显著增加(丰水期平均值4. 33 ng·L~(-1),枯水期1. 85 ng·L~(-1)),在下游尤为明显,其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湖泊,但小于受到污染的湖泊,说明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汞源"的特征,同时沉积物也是大洪湖上覆水中甲基汞和无机汞的输入源;甲基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沉积物的表层,丰水期时甲基化过程更活跃;在丰水期时,更有利于汞和甲基汞从沉积物固相进入沉积物液相,从而进入上覆水中.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燃煤,土壤和水库底泥中含汞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燃煤,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以及湖泊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探讨了水库汞污染加重原因。  相似文献   

8.
20年来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净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受到汞严重污染的第二松花江20年来水体净化过程,并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切断污染源后5次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沉积物和平水期江水汞浓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未来15a水体汞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然净化取得明显成效;表层沉积物净化速率高于中下层;第二松花江水体自然净化经历两个阶段,在汞污染源切断初期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速率较快,目前处于净化速率较慢的时期.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水体净化速率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达里诺尔湖近2400年以来Hg元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Hg)元素作为一种全球性循环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揭示寒旱区达里诺尔湖沉积物的Hg污染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中Hg污染的影响,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岩芯(编号DL1),在建立DL1岩芯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总有机质(TOC)含量等指标参数的变化,对DL1岩芯记录的地质历史上的Hg含量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记录的Hg元素污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400~1400 cal.a BP,Hg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期间降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气候显著干旱;1400~200 cal.a BP,Hg含量相对稳定,呈小幅度波动变化,对应了区域气候的干-湿交替;近200 cal.a BP以来,Hg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整体上,地质历史上DL1沉积物中Hg含量变化受气候干冷-暖湿交替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大.而近200 cal.a BP来Hg与TOC等指标间显著正相关,则显示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可能吸附了大量的Hg元素,使其呈顶端富集趋势,进而对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藏拉萨市土壤气中氡、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拉萨市及其附近土壤气中的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质量.1?579个测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气中氡、汞的背景值分别是7?634.9 Bq/m3、41.5 ng/m3,标准偏差分别为2.7 Bq/m3、2.2 ng/m3.土壤气氡环境质量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比较好,在中部从南向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最高达到中度污染;氡的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中局部富集的放射性铀元素.从拉萨郊区向市中心,土壤气汞污染程度逐渐增加,最高达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废气中的汞、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汞以及含汞的垃圾和废水.  相似文献   

11.
葫芦岛市不同污染源河流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葫芦岛市区不同污染源的三条河流水体及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氯碱厂、锌冶炼厂及非点源污染引起的河流汞污染特征的差异。研究表明曾经接受过氯碱厂废水污染的五里河,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03700~16.07 mg.kg-1,平均值9.241 mg.kg-1;河水中总汞浓度为0.08400~10.45μg.L-1,平均值为1.530μg.L-1,水中汞源于河流沉积物溶出。受锌冶炼厂废水污染的茨山河,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3440~132.5 mg.kg-1,平均值52.45 mg.kg-1;水中总汞浓度为0.05800~11.04μg.L-1,平均值为2.377μg.L-1,水中汞源于锌冶炼厂直接排放。无典型点源污染的连山河总汞源于面源污染,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2150~19.55 mg.kg-1,平均值5.126 mg.kg-1;降水冲刷带入河流造成的总汞浓度为0.3200~17.32μg.L-1,平均值为4.642μg.L-1。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南四湖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现状及迁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南四湖及其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总汞和形态含量,研究南四湖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现状及空间迁移特征.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为0.046 mg·kg-1,明显高于其环境背景值,表明南四湖受到一定程度的汞污染;沉积物中汞的形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汞含量的65.15%,非残渣态占总汞比例相对较小,依次为有机结合态(30.61%)、可提取态(2.93%)、铁锰氧化态(1.31%),其空间变化为独山湖区和昭阳湖区非残渣态汞含量较低,南阳湖区和微山湖区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危害;从水平方向来看,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各湖区污染程度不同,汞在水平方向迁移较明显;垂直方向来看,从柱状沉积物底部到顶部汞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这可能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水体沉积物汞污染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为了发展一种方法以便重建河流沉积物中汞的初始背景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松花江汞污染现状,于2005年采集了吉林市至哈尔滨市松花江河段沉积物样品,用混合酸消解后,使用原子荧光分析测定了沉积物中总汞含量,使用ICP-MS和ICP-AES分别测定了沉积物中钪和主要阳离子含量.以保守元素钪为基准元素,重建了松花江沉积物中汞的初始背景含量,然后计算了沉积物中汞的富集比率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吉林市至松源河段沉积物汞仍然存在极强的生态污染风险,松源以下河段沉积物中Hg存在中等或轻微生态污染.与以前研究多采用全球工业化前沉积物中汞最高含量或上地壳中汞平均含量来评价沉积物中汞的生态风险相比,本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研究河段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建议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中采用.  相似文献   

14.
正汞是环境中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更为严重的是,汞是重金属中唯一能够以气态形式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以及远离污染源的低密集人类活动地区,也可能遭受汞污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汞污染分布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汞污染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都出现了汞污染问题,甚至人迹稀少的北极也在受到汞污染的威胁。我国的汞污染主要集中于贵州、吉林、陕西、湖北、辽宁和重庆等地。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汞污染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氯碱生产、金矿开采、燃煤电厂等汞污染源开展的,实际上汞污染源类型很多,因此环境汞污染状况十分令人堪忧。我国汞污染研究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国际环境形势发展需要,今后除了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还要对重要汞污染地区污染状况、机制、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以全面掌握我国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汞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对全世界的汞污染源和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这标志着全球规模关注汞污染的初次尝试.汞暴露可伤害人群的神经系统,汞是生物积累污染物,人群接触汞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鱼.将于2003年完成的UNEP评价项目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治理汞污染的建议.这些政策方案包括减少或停止使用汞及其化合物,尽量减少它们的排放. UNEP管理委员会2001年2月初的报告将汇总现有的天然和工业污染源数据、叙述汞如何从污染源进入全球环境,并将涉及汞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汞对人群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评价预防和控制汞污染的技术和汞的替代物.美国环境保护局认为美国汞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电厂、废物焚烧炉和氯碱工业.美国向全球环境输出的汞比它通过大气沉降从别国接受的多. 江年摘自《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February 19,14(2001)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三倍左右。在工业区附近汞的含量更高,汞污染的不断加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报告指出,人类受汞污染伤害的途径有很多,但大多数人是因为食用了被汞污染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中处于生物链最高层的鲨鱼、箭鱼等大型鱼类以及海豹体内的汞含量最高。联合国警告:汞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柱样中重金属汞总量的分析测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计算沉积速率以确定年代,由此探讨了近百年以来Hg的富集特征和Hg的积累过程。结合磁化率与粒度特征,分析其与太湖沉积物中Hg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太湖沉积物中Hg含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沉积物中Hg的含量在逐渐降低,这与流域区域内重度污染工业规模的缩减是息息相关的;磁性矿物含量的增加与重金属污染的输入有关,中值粒径含量与磁化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粒级的沉积物对于Hg的富集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32μm的粒级对于Hg的吸附作用随深度的增加而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松花江甲基汞的生态污染防治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我国政府投巨资改造了吉林电石厂排汞旧生产工艺,从此消除了松花江汞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但是已沉积到松花江河床的上百吨无机汞存在汞的二次污染.松花江甲基汞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没有因工业污染源切断而停止.本文以沿江渔民受甲基汞生态污染程度的变化,来反映汞的工业污染源切断后的二十年里中国松花江甲基汞污染防治已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海洋沉积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是1种物理吸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波浪和潮汐等),吸附于沉积物中的汞可能重新释放出来,对滨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的潜在危害。在对厦门海域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海洋沉积物进行取样,系统测定潮间带海洋沉积物痕量汞的释放动力学过程,并分析了盐度、pH、温度和振荡频率对释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潮间带海洋沉积物中痕量汞的释放动力学符合Ho的二级动力学方程,即随着时间的延续释放速度逐渐降低,沉积物中痕量汞的释放平衡时间约为24h.沉积物痕量汞的释放量随盐度的增加有所减小,随温度和振荡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pH〈7时释放量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pH〉7时,释放量随pH值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