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大约在21世纪后期将面临常规油气资源枯竭的问题。在经历了生物质(以薪柴为主)、煤和石油三代能源之后,不得不转向寻求可供利用的第四代能源。这不仅要在技术和蕴藏量上能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更要满足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的要求。经济-能源-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全球能源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天然气将成为人类第四代能源。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全人类处在新世纪的门坎上最为关注的目标。从资源来看,世界上95%的能源和750-80o的基础材料,最初都来自于矿产资源。从环境上看,自然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又是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从人口上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物质需求的扩张,导致了资源枯竭进程的加速,恶化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21世纪即将来临,我们将送走一个动荡的世纪,迎来新的千年文明。面对一系列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5,(1):63-63
时代呼唤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能源人均消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按现在的开采水平估计,世界上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几十年内逐渐枯竭。如果不加紧开发新能源,几十年后人类社会将面临一个能源困境。  相似文献   

4.
林铭明 《福建环境》1994,11(6):17-18
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竣的挑战。 自然资源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流、土地、森林、矿藏、能源和生物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自然资源环境的状况与人口的数量、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说来,当人口过快增长时,就会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同时还会产生过量的排泄物污染自然环境,使生态失衡。当人口素质低下时,人们就认识不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就会忽视自然资源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无视土地容纳人口的限度,无视人口增长给资源环  相似文献   

5.
海洋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一个新资源领域,它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能源。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一些国家所谓“陆地资源濒于枯竭”的呼声,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到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预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对人类社会政治和  相似文献   

6.
<正>一、环境材料的产生背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导,对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材料在合成、制备、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从西方开始的工业革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工业革命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劳动生产率成倍地增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人类100多年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但是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的同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问题一个又一个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寻找清洁的可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威胁,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于是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深刻的警醒,体现了人类发展追求公平的价值精神。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与会各国都一致承诺将可持续发展长期作为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上有限的资源正在不断地枯竭,各种废弃物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如何在不限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7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对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其中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长远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国外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长远规划的目的、原则、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做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粗放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反过来,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又对人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实力和恢复力带来巨大风险。数据显示,中国环境污染的成本已经占到GDP的3%-6%,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期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结构都面临环境承载的瓶颈期,步入了"绿色"转型的阶段。因此,绿色发展成为中国改善目前环境和经济矛盾的主要发展方式,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煤焦油加工项目属于重污染行业,产生的废气大部分有致癌作用,必须做好配套的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本文介绍了煤焦油加工过程中废气产生及防治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秦皇岛市能源结构变化及大气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对2000,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及能源消费结构状况进行了预测,分别提出了在秦皇岛市推广使用型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具体方案,并预测其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绿色化学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其产生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由此出现的技术是环境友好的技术。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使用造成的污染日趋加剧。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捷与文明的同时也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和能源的最大消耗者。本文在研究了汽车污染的类型、生成机理、特点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后,指出了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即生产新型节能环保汽车。在政府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对节能环保汽车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入新世纪,开始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环境污染与安全问题.文章从环境安全的概念以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现在正被中国政府、社会和人们陪受关注的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并从室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固本废物污染、房屋设计、选址等多方面多角度综述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浩  韩秋喜  贺悦科  张建民 《环境工程》2012,(Z2):461-464,469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加剧,使得人类需要寻找一些相对比较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数量巨大,环境污染小,并具有可再生性,成为目前比较好的选择之一。生物质能发电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介绍了生物质能的特点及利用转化方式,重点讲述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气化发电技术以及生物质燃料电池技术,最后根据我国国情指出了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对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成为评价经济发展、考验环境自净能力的约束性指标和必然的政策选择。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表明,可转让的环境容量使用权有利于外部性内部化。节能减排立法的重点是权利安排,本文借鉴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环境容量使用权的交易机制以及节能减排的国际行动等实践经验,提出水、土、气等基本要素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设想,旨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政策选择,为今后的法律行动提供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大量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将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到建筑和园区建设中,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势在必行.分别从建筑保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生态建设三大方面介绍了节能环保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并计算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能大大减少碳及烟尘的排放量,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发展环境保护的举措与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杰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107-109
德国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对大气、水源、噪声、废物等污染源的治理,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升级,为德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本文将首先分析由化学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案例,进而给出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以及通过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来解决业已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