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由于长江口水文、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以物理模型和三维数学模型,预测了竹园排放口深水排放污水在其近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不利的水文条件,是长江的枯水季又逢小汛;其次为枯水季中汛和平水季小汛;只是在憩流前后,会形成混和区,特别是下层水体中,混和区范围可与表层水体有数量级的差异。另外,污水排放量和扩散管段在河槽中的设置不同,都会造成污水扩散范围的变化,但不致于影响到距离排放口上游约10km的吴淞口。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环保署开发的用于城市污水海洋排放初始混和特性模拟的数值模型之一UMERGE,作为实例,应用于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第一期长江口竹园排放口的扩散喷口设计优化。根据长江口的特点,计算各种条件下污水排放的羽流扩散。考虑到污水初始稀释阶段对河流底部和水面的环境影响,推荐喷口仰角稍大于10°。文中并就该模型的适用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长江口潜没多孔排放时扩散器设计参数(射流角度、喷口水平方位角、喷口个数、喷口布置排数、喷口上加导流管、上升管间距)对污水近区稀释扩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扩散器设计参数对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白龙港排放口水域,喷口射流角度宜控制污水排放在0°或5°左右,喷口个数取不多于16个,水深处分二排布置,水浅处单排布置.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长江口潜没多孔排放时扩散器设计参数(射流角度、喷口水平方位角、喷口个数、喷口布置排数、喷口上加导流管、上升管间距)对污水近区稀释扩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扩散器设计参数对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白龙港排放口水域,喷口射流角度宜控制污水排放在0°或5°左右,喷口个数取不多于16个,水深处分二排布置,水浅处单排布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拟选的场前 0 0 0 0和场前 0 14 0 0两个排放口 ,对一个潮位过程中污水近区初始稀释度的变化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以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GB 30 97 82 )作为控制依据 ,根据稀释度变化过程线计算出了 2 4h内可以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时间。试验结果表明 ,场前 0 14 0 0排放口处的近区稀释扩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医院污水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它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环境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病原体的扩散,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搞好医院污水消毒是保护环境,防止水源污染,杜绝病原体扩散的有力措施,因此应严格执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徐州市从1983年开始对医院污水排放进行监督监测工作,现将1989~1992年市、区、县管辖医院污水监测结果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高田  韦鹤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9):418-420,433
以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物理模型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污水排放口上升布置多个喷口时污水场宽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污水场宽度可以确定出上升管理论间距,为实际工程中扩散器长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工厂各装置污水排放口安装流量计,来获得准确的流量数据,实行对装置污水的定量考核,以达到压缩污水量的效果,对各装置所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通过对浓度数据和流量数据等的核算,得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对污染物的定量考核,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担的《竹园排放口环境影响研究》,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的主持下,于1989年12月5日通过了评审。评审委员会由上海市有关委、办、局、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的规划、水利、海监、市政、水产、环保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竹园排放口环境影响研究》,是“上海市区污水治理战略方案”的继续,也是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的重要论证。利用象长江口那样的以淡水为主的大水体稀释扩散动力及其自然净化能力,深水排放处置170万吨/日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国內外均无先例。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竹园排放口对长江口的环境影响会达到如何程度。同时,由于第一期工程尚在设计阶段,此研究可为污水排放口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必要的参数,以  相似文献   

10.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和合流污水混合的城市污水(上海竹园排放口,简称“竹园”污水)的试验研究装置及研究过程。结果表明,在絮凝池内混合液浓度为2g/L左右、HRT=35min、PAC加入量为70mg/L、PAM为0.5mg/L,其出水平均浓度可以达到CODCr为50mg/L,TP为0.62mg/L、SS为18mg/L,BOD5为17mg/L。均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污水排放规模为10万m3/d,COD浓度为50 mg/L的情况下,计算并分析了24 h连续排放、高潮时至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3种排污时段下分别位于-4 m、-6 m、-8 m和-10 m 4个水深位置的不同污水排海方式情况下,污染物输移扩散对南通通州湾海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动力条件的不同,不同位置排放口的绝对影响范围也产生变化,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水交换能力越强,污染物影响范围越小;在排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时段排放时,污染物影响范围也不同,24 h连续排放对水环境影响最小,高潮时到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时段排放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浓度污染物扩散对近海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恒定横流底部多孔排放近区污水稀释扩散效果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人工模型试验,分析了恒定横流底部多孔排放时扩散器设计参数(射流角度、射流速度、喷口个数)、上升管间距)及环境参数(环境水深、环境流速)对污水近区稀释扩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了环境条件对污水稀释扩散效果影响明显之外,扩散器设计参数对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也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白龙港排放口水域,喷口射流角度宜控制在10°左右,喷口个数取16个  相似文献   

13.
基于EFDC的港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及排污口选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乔铭  丁志斌 《环境工程》2016,34(12):147-152
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可避免污水直排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集中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污口及排放标准尤其重要。以黄海北部地区某港口待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建立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定量评估不同排污口位置及排放标准下,尾水对港内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内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排放口位于A点时,最适宜方案是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型污水流量计,该仪表量最大的特点是不使用任何电源,显示仪表可在野外直接使用,并且造价极低。这种新型仪表的研制解决了一些污水排放口条件差,没有直接电源等问题,该装置还具有计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污水计量提供了新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的潮汐使其水流往复回荡,对深水排放的污水输移带来一定的影响。考虑了潮汐传递因素,采用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第一期的竹园排放口附近的测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潮波作用使涨潮历时延长、落潮历时缩短,但在长江口,每天向东海的平均输移速率仍可有17~28k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臭气分布、扩散规律十分复杂,并且时常受到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的影响,所以对其分布、扩散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握是科学进行臭气控制的前提。通过对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情况和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研究该厂臭气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气象条件对臭气分布、扩散的影响,并提出污水处理厂臭气控制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溶解有机氮(DON)是陆源输入近海总溶解氮(TD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可利用性对探讨近海氮污染和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2012年7月、2012年11月、2013年3月和2013年5月在胶州湾海域4个污水处理厂进行的4次调查,分析了直排胶州湾污水处理厂水体中总溶解氮(TDN)及其中总溶解氨基酸(TDAA)的含量和季节分布特征,并以溶解有机碳n(DOC)/溶解有机氮n(DON)和氨基酸的构成和丰度为指标,评价了直排胶州湾各污水处理厂排放口DON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TDN的变化范围为413.10~3 580.65μmol·L~(-1),并基本呈现3月和11月高,5月和7月低的变化趋势,其中,DON在TDN中所占摩尔分数变化范围为2.14%~88.75%.各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不同季节DOC/DON值较低,介于0.2~26.2 mol·mol~(-1)之间,平均值为(5.05±6.39)mol·mol~(-1),而TDAA中所含碳在DOC中的摩尔分数即TDAA/DOC值较高,分布在0.33%~3.02%之间,平均值为1.54%±0.78%,基于TDAA/DOC估算排入胶州湾各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污水中具有生物可利用溶解有机质所占摩尔分数为0.44%~46.97%.上述结果表明,直排胶州湾污水处理厂排放口DON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对该海域富营养化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污水海洋排放时需要分析排放口近区的羽流几何特性和稀释特性,概率分析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概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演示了概率分析法应用于污水海洋排放近区模拟分析的过程. 根据概率分析法所提供的结果,总结了概率分析法的优点,即提供了排放口近区的全面信息,由此可以进行后续工作,如远区模拟和风险评估;结合实例, 指出了应用概率分析法的局限,它对输入信息量和计算速度( 计算工作量) 的要求较高;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和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应用概率分析法的这一局限可以克服,因此,概率分析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健君  杨宁 《环境科学》1998,19(4):47-51
以深圳市宝安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为背景,针对目前国内外进行放口近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建立了一套详细的采用超标概率场,侵袭频率场分析时域法的计算结果的方法,通过输入排放口丰、枯水期大、小潮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这4种状况下,排放污水产生的超标概率场和侵袭频率场,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白龙港排放口水质进行监测分机和模拟处理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对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分别提出了不同方案并作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机。提出如果执行《污水综台排放标准》,可以采用化学法 悬浮粒子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如果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采用A/0生物法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