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人们常看到某地区、某单位出了重大伤亡事故之后,当地的主要领导或某单位的主要领导便出来,只用几句“不够”,就可以过关了。什么“我们领导在事故发生前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什么“我们在事故发生前所采取的措施不够”,什么“我们在事故发生前检查指导不够”,等等。这不够那不够,便成了开脱责任与罪责的“秘笈”或借口,可  相似文献   

2.
“在五十年代,发生个事故,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现在似乎无所谓。是否有点麻痹了!我的意见,今后关于事故问题,要半年综合一报,一年综合一报。各单位不能光报完成了多少生产任务,还必须报安全生产情况。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这席话,是劳动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去年听取劳动保护局工作汇报时讲的。他还说,我们管劳动保护工作的,要对工人负责,对人民负责,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要不怕得罪人,不怕丢乌纱帽。你们的腰杆要硬起来,要大胆监督检查各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问题,争取在“七五”期间使这方面的工作有明显的好转。要争取早日将…  相似文献   

3.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国连续发生了河北省沙河市“11.20”铁矿火灾事故、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公司一架客机“11.21”包头失事、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王封村红花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安全防事故问题又一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连续发生这几起重特大事故后,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了,层层下文件提要求,许多单位都动起来了,及时组织了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单位平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经不起检查,所以总是“亡羊补牢”、“闻风才动”。  相似文献   

5.
武汉低压锅炉厂是一个专业锅炉制造厂,但是,制造的锅炉质量竟如此低劣,以致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在国内外都属罕见,这是不能允许的。 为了防止类似严重问题的发生,各锅炉制造厂,一定要狠抓质量,严防不合格的锅炉出厂。今后,发生了锅炉爆炸事故,必须及时认真调查,坚持做到“三不放过”;确系由于锅炉制造质量低劣而造成的事故,应追究制造单位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报载,某单位不怕“家丑”外扬.在党委会议室里设立一块警示牌。将本单位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故教训记在上面,以“耻”为鉴,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全市交通系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险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近日,烟台市在全市交通系统开始实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险情报告制度。制度规定,单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和险情后,要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报告情况,而一旦“发生特别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和险情,单位可以越级上报”。各单位要及时、准确地上报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和险情,对特别紧急重大的情况,要先通过电话口头报告情况,并在1小时内补报书面材料。制度对报告时限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交通安全重特大险情和重特大事故、重特大灾情、重特大火灾事故及职工工伤…  相似文献   

8.
某单位在通报别的单位发生的一起事故,并要求与会的同志认真地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好。然而,却有个别同志认为,这是“一人生病,大家陪着吃药”。这反映了部分同志对待安全工作的思想。别的单位发生事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必要去“吸取”什么教训,更没有必要“陪着”查隐患抓整改。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某单位发生事故后召开事故原因分析会,安全员的见解与其他部门代表的“一致”意见不同。于是,有同志就规劝安全员:“不要坚持个人意见,否则得罪人今后不利于工作。”不愿意得罪人,这恐怕是人的天性。你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意见与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2004年4月至7月,江西省因雷击事故死亡26人,预防雷电灾害形势严峻。但某单位负责人却说:“天要打雷,死伤个把人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一些单位和个人认为雷击事故不用承担责任,将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也转嫁在雷击事故上。自然灾害在这里成了躲避责任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家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搞得较好的运输公司每月一次的驾驶员安全组活动。公司把兄弟单位发生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当成自己单位发生的事故一样,进行反思教育,借鉴人家“亡羊”的教训.补自己的“牢”。笔者以为,这家运输公司给无“病”的司机吃“预防药”、打“预防针”,好!正因为无“病”先吃“药”,公司的安全行车记录始终保持较好的势头,受到交警部门的表扬。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发生事故的矿井看,有些矿井并非是证照不全或者明令取缔的非法矿井,他们往往头顶着无数的光环,挂着“安全生产先进管理单位”的桂冠,还有的是安全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单位,这样的矿井在人们的心中,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部门心中,是放心单位、信得过的单位。这些矿井发生事故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事故原因也要“打假”阿斌某厂锅炉发生灭火事故。经“查”,事故原因属给煤机保险丝烧断而造成断煤所致。然而,半年后,真正的事故原因才得以泄露,原来是操作工离岗所致。操作工发现锅炉灭火后为了掩人耳目,迅速把完好的保险丝拔下,换上一个烧断了的保险丝,制造了一...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全国的各种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下了很大工夫,做了很多工作,但事故仍然屡禁不止,触目惊心。这不能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我们到底在靠什么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呢? 一曰“靠会议防事故”。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从年初到年终,都开了不少安全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有领导作“重要讲话”,然后是层层传达,座谈讨论,找差距、订措施……然而,有多少人把会议的内容真正当回事了呢?那效果又会如何呢?不能完全否定开会抓安全的作用,但仅靠会议是不能防止事故发生的。某些部门和单位边开会…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在通报别的单位发生的一起事故,并要求与会的同志认真地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好。然而,却有个别同志认为,这是“一人生病, 大家陪着吃药”。这反映了个别同志对待安全工作的思想。别的单位发生事故,与自已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必要去吸取什么教训,更没有必要“陪着”查隐患抓整改。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刚刚结束的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仇和副省长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见到实效。可见,“落实年”就是要“抓落实”。“落实”这一环节抓不好,再好的决策、制度、措施都将是一纸空文。近年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地区和单位,有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工作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怎样使“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地矿局借鉴鞍钢经验,施行安全生产挂牌制度,在局机关大楼中厅建立了“安全生产揭示栏”,对全局28个单位1985、1986年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挂牌。即:没有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的单位挂“绿牌”,绿色有象征安全之意。发生重伤一人的单位挂“黄牌”,意为安全生产工作搞得不好,又有“黄牌警告”之意。发生重伤两人以上挂“菱形黑牌”,发生死亡一人以上挂“方形黑牌”,意为安全生产劣等单位。“方形黑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一些生产单位,在发生事故没有造成很大影响或者没有发生伤亡后,便绞尽脑汁地向上级管理人员展开“软”攻势,采用攻心的方法、妄图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使事故处理不了了之,这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到一个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听一位安全员反映,他们单位在对去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时,对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没有给予表彰,同样,对一些违章现象及发生事故的责任人也未予以处理,以致去年初这个单位所签订的安全责任制成了一纸空文,以致在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了“令行不止”的被动局面,使各项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如今,各部门、单位以及车间、班组在部署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时,都要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制”,这是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落在实处的一种必要的手段。然而,应该注意到…  相似文献   

20.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