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钛白粉回收项目,采用陶瓷分离膜回收废水和废酸中的钛白粉,通过系统实验研究和截留颗粒对性能影响的分析,解决了制约陶瓷膜广泛应用的膜清洗与再生技术,奠定了工业化应用基础。南化建立的陶瓷膜回收钛白粉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性能稳定,膜渗透通量≥800mL·h,钛白粉截留率≥99%,装置处理能力≥150吨/天,技术路线合理,技术参数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陶瓷膜回收钛白粉,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并可推广用于微米、亚微米粒子的的液固分离中。陶瓷膜回收钛白粉成套设备问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微滤膜的主要性能、制备工艺和亲水改性方法,综述了PTFE微滤膜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大豆蛋白废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PTFE膜的污染与防治问题,并对PTFE微滤膜生物反应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陶瓷微滤膜净化微污染水体时产水量不高、通量衰减迅速的难题,采用磁絮凝预处理工艺延缓陶瓷膜的污染。对比了磁絮凝预处理与传统絮凝预处理对陶瓷微滤膜膜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磁絮凝预处理后陶瓷膜的稳定产水量高于传统絮凝预处理,验证了磁絮凝预处理工艺延缓膜污染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跨膜压差和膜面流速对2种组合工艺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跨膜压差和膜面流速的增加,膜通量均提高但增幅逐渐放缓,其优化运行参数如下:跨膜压差为0.20 MPa,膜面流速为2.0 m/s。  相似文献   

4.
纳滤膜脱除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纳滤膜法脱除矿山酸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压力、pH、浓差极化、共存离子和膜污染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DK2540纳滤膜对矿山酸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截留率都超过了97%,出水浓度除Cu2+为1.5mg/L外,Ni2+、Zn2+、Pb2+均<0.5mg/L,透过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基本达标排放,浓缩液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详细论述哈尔滨气化厂煤气化产生的废水中酚、氨的回收方法、工艺原理、回收率及处理废水的浓度等.结合哈尔滨气化厂采用的沉降一精溜一萃取联合工艺方法,说明煤气喷淋洗涤水中氨、酚回收利用的价值,以及作为生化处理预处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微滤进水的预处理对微滤膜污染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浊度为0.07~0.19 NTU;ρ(BOD5)、ρ(NH_3-N)、ρ(TP)分别为2.5~4.9,3.3~4.5,0.14~0.44 mg/L,可满足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标准》和GB/T19923—2005《工业用水标准》。另外,电混凝预处理能够减轻微滤膜的膜污染,改善微滤膜的膜通量,提高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膜分离组合工艺降解斯蒂芬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利用光催化-膜分离组合工艺降解斯蒂芬酸废水.通过对中空纤维微滤膜进行预处理,提高了膜的亲水性,降低了膜的固有阻力.对反应装置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连续运行效果考察,中空纤维膜对二氧化钛粒子能达到完全的截留,并在长期运行中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斯蒂芬酸的效率能保持稳定,从而保证了光催化反应的连续进行,很好地做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南部德国铝冶炼厂的废气净化装置已于最近投产。这套由柏林 Leisegang 环境技术合资公司设计并制造的装置,据官方报导,能净化五座燃油冶炼炉的尾气。需要清除的主要有害物是灰尘和氯化物。这套冶炼设备的除尘过程由三个操作步骤所组成:气体洗涤和气体输送、洗涤水的中和与浓缩以及余热回收。其新颖之处是热回收和无废水洗涤。在热回收装置中,高温尾气(700~900℃)的热量被回收用于燃烧室空气的预热及净化气的再加热。空气预热可节省约  相似文献   

9.
陶瓷微滤膜过滤黑液的清洗与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无机陶瓷微滤膜过滤草桨黑液的膜清洗及再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物理和化学方法的再生效果、单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复合方法的清洗效果和效果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物理冲洗、高温灼烧、单一的化学清洗剂清洗均可以提高陶瓷膜的再生通量;但是复合方法对陶瓷微滤膜的再生效果较好,其中按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硝酸溶液清洗、次氯酸钠溶液清洗的实验步骤,膜的再生渗透通量高.且重复性强,可望在工业生产的在线清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薄膜在不同基质表面的负载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釉面陶瓷和普通钠钙玻璃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进行了纳米TiO2薄膜的负载.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TiO2为完全的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15nm;TiO2薄膜在2种载体上分布均匀,膜厚约为300nm;TiO2薄膜在釉面陶瓷表面呈连续分布,而在玻璃表面上出现了破裂现象;2种载体中的一些基质离子在TiO2薄膜均有渗透.光降解实验表明,2种载体上的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TiO2/釉面陶瓷催化活性大于TiO2/玻璃,该薄膜对实际生产多菌灵废水具有催化降解作用.2种载体上的TiO2薄膜重复使用20次,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降低约2%.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脱硫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永刚  李大骥  黄震 《环境科学》2003,24(1):147-151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不同烧结温度(340℃,440℃,540℃,640℃)下制备了4种多孔TiO2颗粒,X射线衍射法(XRD)测得4种样品的晶相均为锐钛矿型.低温77K氮气吸附法计算4种样品的比表面积为79~124m2/g,平均孔径56.8~254.8 A.电子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的表面结构为多孔高孔隙率结构在固定床中对4种样品进行动态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540℃时制备的样品品质较好,每g TiO2颗粒可吸附38.9mg的SO2.以SG 540样品为例,研究了固定床中吸附温度,气相中SO2的浓度以及气体流速对其脱硫吸附性能的影响.与活性炭、沸石物理吸附剂比较,TiO2颗粒具有较高的脱硫吸附能力.FTIR红外光谱分析法,结合加热脱附试验的结果,得知TiO2颗粒吸附剂脱硫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V2O5/TiO2催化剂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考察了H2还原温度及其它反应条件对SO2和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还原后所制得的V2O5/TiO2催化剂可以提高脱硫脱硝活性,最佳还原温度为700℃;在450~500℃的烟气温度范围内,该催化剂有较佳的脱硫脱硝活性;在相同反应温度下,空速越大,SO2和NO的脱除率越低;烟气中的氧气可大大提高V2O5/TiO2的脱硫脱硝活性,且氧气体积含量在5%~10%范围内变化时,对SO2和NO脱除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王淑勤  赵毅  谭茜  许佩瑶 《环境科学》2008,29(2):518-524
通过纳米TiO2催化CaO燃烧后粉煤灰的成分分析和燃烧烟气中SO2含量的测定确定固硫效果,探讨了纳米TiO2添加量、Ca/S摩尔比、不同条件制备的纳米TiO2及燃烧温度对分析纯CaO固硫的影响,比较了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以及不同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CaO共同作用时,纳米TiO2最佳的添加量为8%;在Ca/S摩尔比为2、燃烧温度为850℃时纳米TiO2催化分析纯和工业纯CaO固硫效率达87.8%和60.3%,比不添加纳米TiO2时增加13.4%和29.6%.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燃烧时CaO固硫有较好地催化作用,能够促进SO2转化成SO3的本征反应,同时增加煤灰的孔尺寸,促进二氧化硫的扩散从而提高CaO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4.
NID工艺在国内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NID工艺在巨化热电厂 70MW烟气脱硫中的工程应用 ,研究了电除尘器收集高浓度粉尘的可行性 ,操作温度、钙硫比、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 浓度与脱硫效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SDA脱硫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沙钢集团4号360 m2烧结机全烟气脱硫项目的工艺选择、脱硫原理、工艺流程及投产后生产情况,通过对生产后运行分析,认为旋转喷雾干燥法(SDA)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工艺,适合作为烧结烟气脱硫的主工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是目前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气相元素汞成为大气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光氧化反应脱汞技术(包括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反应机理,认为光化学氧化反应技术脱汞均是在紫外光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基态原子或自由基,将难以脱除的Hg0氧化为高价汞,再通过配套的电除尘器等设备将高价汞捕集,进而达到汞污染控制的目的。不同的是,在光化学氧化反应中,汞的氧化需要借助于电厂烟气中的O2、H2O等成分,而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中,反应需要在光催化剂(TiO2或TiO2负载复合物等)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阐述了光氧化反应汞脱除技术研究进展。光氧化反应脱汞技术的汞脱除率均可达到60%~70%,具备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MWNTs/TiO2/聚酯功能复合膜吸附及其净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酯工业滤布为基膜,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方法制备了具有吸附-光催化功能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TiO2涂层的复合膜,该复合膜对模拟水样低浓度(10mg/L)的双酚A具有较高吸附性能.随着复合膜上负载二氧化钛中的MWNTs的比例(17.6%,29.9%,和46.0%)增加,吸附去除率显著提高;吸附饱和的复合膜上的污染物双酚A可通过20W 紫外灯(l=254nm)照射Fenton氧化反应去除.吸附实验和HPLC分析表明,除了超声处理会引起浸渍负载的材料脱落外,复合膜吸附性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8.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工程分析了危险废物焚烧烟气的特性及烟气净化工艺的选择方法,探讨了湿法喷淋塔吸收剂的选取、喷淋吸收后浆液处理,同时分析探讨了烟气净化工艺的各段操作温度如何设定。  相似文献   

19.
湿法脱硫设置GGH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对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能源环境保护》2009,23(5):5-8,23
火电厂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否设置GGH,对脱硫工程的投资和经济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已引起各方面普遍关注。结合技术、经济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分析了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置GGH的利与弊。并根据现场的运行经验,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Sol-gel法制备高效固定相TiO_2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利用Sol gel法制备高效固定相TiO2 膜。采用钛酸丁酯水解完成Sol向 gel转化的过程 ,确定了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如温度、pH、升温速度等的影响程度。最终获得了本研究所需有效数据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