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分离得到的一株产耐热木聚糖酶的真菌CAU521进行鉴定,并对其产纤维质降解酶系进行研究.通过菌落形态、显微镜产孢结构以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等分析,鉴定该菌为樟绒枝霉(Malbranchea cinnamomea),其最适生长温度为45℃,为一株嗜热真菌.该菌能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碳源液体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50℃下培养7 d,木聚糖酶的最高酶活力达到173 U/mL.SDS-PAGE和酶谱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同时分泌多种纤维质降解酶:4种木聚糖酶、2种纤维素酶、3种葡聚糖酶和1种甘露聚糖酶.结果表明樟绒枝霉CAU521在降解和利用纤维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壤细菌沿真菌菌丝的迁移可以扩大细菌的生境,增强其作用效果;然而,生防细菌的迁移对植物致病真菌的影响尚待深入研究.利用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研究生防细菌路德维希肠杆菌A18(Enterobacter ludwigii A18)沿植物致病真菌镰孢霉JK(Fusarium sp. JK)迁移的生态学效应.结果发现,在没有真菌菌丝存在的情况下,路德维希肠杆菌A18只能在3 g/L琼脂浓度的半固体培养基中游动,不能在更高浓度琼脂的培养基表面运动;而在镰孢霉JK存在的情况下,该细菌可以沿真菌菌丝迁移,在移动位点细菌的生物量可达108CFU/gagar.在路德维希肠杆菌A18存在的情况下,镰孢霉JK的生长没有受到影响;然而,镰孢霉JK的产孢受到了路德维希肠杆菌A18的显著抑制,抑制率达90%.另外,路德维希肠杆菌A18可以黏附于镰孢霉JK菌丝表面形成生物膜,并利用镰孢霉JK分泌物生长,接种10 d后,路德维希肠杆菌A18的生物量从106.07±0.09CFU/mL增加到109.07±0.10CFU/mL.本研究表明路德维希肠杆菌A18沿镰孢霉JK菌丝迁移,不仅可以利用真菌分泌物生长,扩大其生境,而...  相似文献   

3.
甘薯块根腐烂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腐烂甘薯块根中分离到4株丝状真菌,分别编号为SP-1、SP-2、SP-3和SP-4,它们都能在甘薯块根片上快速生长.将这4株真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观察其菌落形态和结构特征.提取4株菌的总DNA,利用真菌的18S rD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其18S rDNA序列的长度分别为1 810 bp、1 769 bp、1 768 bp和1 770 bp.将这些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获得的同源性较高的序列用于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分子鉴定和形态观察的结果,SP-1菌株是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SP-1,SP-2是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SP-2,SP-3是康宁肉座菌(Hypocreakoningii)SP-3,SP-4是肉座菌属(Hypocrea),命名为Hypocrea sp.SP-4.  相似文献   

4.
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芦蒿连作障碍主要病害.对芦蒿不同种植年限发病和未发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产毒素(镰刀菌酸)能力、致病力等开展研究.对采集的11份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不发病土壤,发病率≥40%的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增加;不发病和发病率≤25%的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率为85%和40%的土壤尖孢镰刀菌高产毒素(镰刀菌酸产量>500μg L-1)的菌株比例显著(P<0.05)高于发病率为11%和不发病土壤.致病力测定显示发病率为85%和40%土壤中高致病力菌株比例显著(P<0.05)高于发病率为11%的土壤和不发病土壤,不致病菌株比例显著(P<0.05)低于发病率为11%的土壤和不发病土壤.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连作年限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发病土壤中,发病率、尖孢镰刀菌高产毒素菌株比例和高致病力菌株(病情指数>2)比例与连作年限显著(P<0.05)相关;未发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高产毒素菌株比例和高致病力菌株比例与连作年限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连作芦蒿发病率的增加,土壤中尖孢镰刀菌菌株数量、高产毒素菌株比例、致病菌株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未发病连作土壤尖孢镰刀菌菌株数量、高产毒素菌株比例、致病菌株比例均没有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连作芦蒿枯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江苏省某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17β-雌二醇(E2)的细菌,编号为CR7.研究表明,CR7能以E2为唯一碳源,在3d内对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E2降解率为79%.分析其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鉴定为一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培养温度25℃,添加Cr2+、Pb2+、Cu2+、Ba2+、Zn2+、Ca2+的培养液中,E2的降解率分别为0.33%、0、83.33%、82.17%、83.37%和87.10%.使用重组基因酵母技术检测了CR7菌株降解污染E2的土壤,在168 h降解E2的效果达到72%.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海螺沟原始森林腐土中分离到一株嗜酸性产纤维素酶的真菌X-13,其主要特点是产纤维素酶的最适pH及其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均为2.0.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呈浅黄色至肉桂色,反面呈黄色至棕褐色,产黄色色素;菌丝体透明有隔膜,分生孢子呈球形或近球形.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Thom).该菌最佳产酶培养时间为8~10 d;最适产酶温度为30℃,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纤维素粉和硫酸铵.通过响应面法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优化,使菌株X-13纤维素酶活从1.39 IU/mL提高到2.94 IU/mL,提高了111.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养殖环境下美洲大蠊携带真菌情况、促进其饲养和利用中真菌的卫生安全防控,以饲养和野生样品为材料,分离培养其体表和体内真菌,基于菌落形态,通过ITS rDNA片段测序和聚类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分析不同环境下美洲大蠊体表和体内真菌多样性和相似性.研究共分离鉴定211个菌株,划分为63个OTUs,至少隶属45属27科18目,以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主,其中酵母菌占绝对优势(76.8%),丝状真菌占分离菌株的23.2%.野生环境下美洲大蠊的真菌数量和多样性(131株,Shannon-Wiener指数H=3.391)均高于饲养环境(80株,H=3.140),二者物种相似度较低(Sorenson系数为0.3421);无论饲养还是野生其体表真菌数量和多样性均高于体内,体内真菌物种半数以上(饲养61.1%,野生57.9%)在体表同时检出,其中假丝酵母属、链状假丝酵母、尼泊尔德巴利酵母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4个类群分布最广,在饲养和野生美洲大蠊的体表和体内均有检出.上述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携带真菌与其生长环境具有相关性,控制饲养环境可降低虫体带菌数量;野生和饲养美洲大蠊体表体内均检出多种与条件致病菌和产毒真菌相关的物种,开发利用时应加以重视.(图4表3参37)  相似文献   

8.
四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相对分子量及化学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文  胡勇有 《环境化学》2004,23(2):227-228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安全、生物可降解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我们首次采用诱变方法,获得了HHE-P7,HHE-A8,HHE-P2l,HHE-A26四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菌株HHE-A26和HHE-A8分别为半知菌类从梗孢科曲霉属杂色曲霉和烟曲霉;HHE-P7为半知菌类从梗孢科青霉属产紫青霉系:HHE-P2l为半知菌类从梗孢科青霉属圆弧青霉系.  相似文献   

9.
对一株内生真菌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发酵提取物抗氧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寻找菌丝培养适宜的温度、碳源、氮源和pH,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通过测定菌株深层发酵液提取物对羟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菌株深层发酵液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细菌抑菌圈大小的影响来分析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韦司梅拟盘多毛孢菌丝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5℃,在该温度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粉,最佳初始pH为6.5,这3种因素的显著性差异大小顺序为碳源氮源 pH;菌株深层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分别为1.19 mg/mL和0.56 mg/mL;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深层发酵液提取物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开发利用该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图12表3参26)  相似文献   

10.
3株真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污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3株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真菌WZ-Ⅰ、WZ-Ⅱ、WZ-Ⅲ,鉴定均为镰孢霉属(FusariumLK. exFx). 3株菌5d内对50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 5%、91. 4%和83. 5%.测定了不同碳源、pH、温度及毒死蜱浓度对真菌降解能力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且其浓度为20~200mgL-1,pH6. 5~9. 0,温度30 ~40℃时,真菌的降解效果较好;真菌生长量随外加碳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 6. 5 ~9. 0时生长量较大,且当毒死蜱浓度为50mgL-1,温度40℃时其生长量最大. 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11.
藉助GC-MS对乙腈/水体系中,360nm以上紫外光光催化杀虫剂哒螨酮产生的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共检测出15种中间产物,通过降解产物GC峰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半定量分析了其生成变化,得到典型的钟型曲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光催化降解哒螨酮的机理,另外,研究了不同pH值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中哒螨酮的降解,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光催化降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转基因毛状根组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中,已成为进行污染物毒性响应机制研究的便捷的实验室工具。为了探究龙葵、油菜、芥菜3种镉(cadmium,Cd)超富集植物对Cd毒性胁迫响应的差异,以诱导出的3种植物毛状根为研究材料,从毛状根的生长状态、富集Cd的能力、根组织细胞的凋亡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浓度为0~5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都不明显;Cd浓度为75~10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均表现出对Cd胁迫的防御响应。在较高的Cd浓度(100μmol·L-1)下,龙葵毛状根的生物量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芥菜次之,油菜受影响最大;同时龙葵毛状根富集的Cd含量最高(745.0μg·g-1),芥菜次之(681.4μg·g-1),油菜最差(505.2μg·g-1)。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在Cd胁迫下的细胞凋亡水平均随C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Cd浓度为100μmol·L-1时,龙葵毛状根比油菜和芥菜毛状根的细胞凋亡程度均低。同时3种植物毛状根在不同浓度Cd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一定差异。从上述结果综合来看,龙葵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富集Cd的能力最好,是进一步开展Cd超富集植物转基因改造研究的较好的实验室载体。  相似文献   

13.
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修瑞琴  许永香 《环境化学》1994,13(3):269-271
在水体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共存,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产生协同、加合或拮抗作用。本文以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酚酸类化合物各基团对土壤中氮的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萼  刘晓艳 《环境化学》1999,18(5):398-403
本文观察到酚酸类化合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对土壤中氮硝化有关的微生物及酶具有毒性作用,是抑制土壤中氮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基团。羧基或羧乙烯基对酚羟基抑制硝化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其中羧乙烯基的抵消作用更强。由于这一抵消作用,本文中七种酚类化合物对土壤中氮硝化作用的抑制总的来说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15.
吴开芬  李书申 《环境化学》1993,12(6):454-457
本文以国产聚芳醚酮为原料,研究了铸膜液组成,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选择适宜组成的铸膜液,可以制得截留分子量为2000,6000,10000的超滤膜。上述超滤膜对α-干扰素的分离浓缩效果较好,其截留率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张统  张志仁 《环境化学》1999,18(5):476-481
本文根据酵母废液的水质特点,采用了常温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工艺,即温度在26.8-28.0℃,进水COD为7129-9823mg·l^-1时,达到CDO去除率66.0-71.0%,同时,沼气产率为2.4-3.0L·l^-1·d^-1,沼气中烷含量为61.5-69.1%。该法耗能小,沼气可回收,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铝电解槽废旧阴极炭块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秀静  邱竹贤 《环境化学》1993,12(2):139-143
实验研究了铝电解工业的废渣——废旧阴极炭块的浮选处理。考查了浮选条件,以及不同捕收剂的浮选结果。  相似文献   

18.
缺氧条件下,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兼性厌氧产氨优势菌081号,经鉴定暂归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在实验室条件下,它的最适pH为6.5,t=26℃,培养t=24h;最适产氨pH为6.8~8.2,t=26~35℃,产氨时间从培养起第8h至第72h.  相似文献   

19.
水中丁基锡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克欧  钟灵 《环境化学》1994,13(6):550-554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水中痕量三丁基锡和二丁基锡化合物的方法。二氯甲烷萃取和硼氢化钠氢化同时进行,用OV-101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三丁基锡为0.1ppb,二丁基锡为0.4ppb。测得青岛、上海和大连港口海水中有三丁基锡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用生物学方法防治藻类危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 ,有研究表明 ,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在控制水华、维持藻类生物量的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3] ,它可通过直接接触[4 ,5] 、分泌胞外物质[6 ] 以及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7] 等方式溶藻或抑制藻类生长 ,保障水体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 .本实验室从采自太湖的微囊藻藻样上分离出四株细菌并已鉴定到属[8] ,对它们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发现细菌与微囊藻生长代谢之间潜在的联系 .依据Odum提出的Leibig最少律 (lawofminimum) ,限制藻类生产量的物质是C、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