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位12.5m 时,水域面积2059km~2,湖区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七五”期间,国家和省投资2822万元综合开发洪泽湖。经过5年的开发实施,开发性生产卓有成效,提前完成了规划指标,湖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建成了一批以渔为主的综合商品生产基地。自开发以来,湖区共新建、改造渔场150个,总面积3320ha,其中新建渔场86个,面积1866.66ha,湖区60.6ha 连  相似文献   

2.
1土地资源四川省土地资源的特征表现在:①土地总量丰富,但人均量少。四川省总土地面积48.77万km2,耕地面积45.43万ha,但人均土地0.58ha、耕地0.055ha,林地0.08ha、牧草地0.14ha,分别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8.0%、55.3%、6.7%和52.5%。②耕地和林地比重低。耕地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7%,林地占13.33%,其中林地中有林地比重低。③地域分布不平衡。全省92%的耕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有林地和牧草地则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山地。④土地质量低。冬水田及坡耕地比重大,多数属重点改造的中低产田地,且山区面积广大,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3.
蓬安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嘉陵江中游。全县幅员面积1334.02km2,总人口6698万人,人口密度为502人/km2,人均耕地0.07ha,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太地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1后备土地资源现状1.1后备土地资源的构成蓬安县后备土地资源主要有本利用地、河滩地和低产地。据调查表明,该县未利用土地2.3万ha、河滩地0.sl万ha、低产地2.22万ha、后备上地资源总量达5.l万ha,占幅员面积的朋.24%。l·2后备土地资源的特点蓬安县后备土地资源的特…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大蒜的生产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四川大蒜的生产利用现状四川大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量大。主要分布在彭县、郫县、温江、新都、金堂、峨眉、涪陵、达县和西昌等地。据统计,1984年全省大蒜种植面积约5330ha,1985年约6660ha,蒜头总产量5万t。其中彭县种植面积2660ha,蒜头产量约2.2万t。种植大蒜每亩纯收入达250元,较同期种植油菜(每亩纯收入90元)高,因此我省大蒜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备土地资源现状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量大、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全市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通县、城北区和城西区,总面积约5.5万ha(据1992年土地祥查数据),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6%,其中荒草地2.9万ha,占后备土地资源的521%;探岩砾石地2万ha,占36.2%;田坎62863ha,占11.4%;裸土地976ha,占0.2%;沼泽地28.6ha,占of%;沙地1.3ha,盐碱地0.7ha。2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大纲,我们对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进行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为3~8级,其中3级地1…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农业用地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30%,其主要的农事活动或许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当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简化了大区域的农业环境结构,通过部分栽培植物和动物驯化取代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实际上,在全世界的农田景观中。仅包括有12种谷类作物、23种蔬菜作物、35种水果和粟类作物。在全球约14.4亿 ha 的已耕种土地上,播种裁培植物种类仅约70种。  相似文献   

7.
1后备土地资源特点排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佳木斯市南部,属三江平原第五区,地理位置为北纬45°57′~46°37′,东经129°55′~131°16′。全县幅员总面积4415.60km2,总人口42.6万人,共辖19个乡镇。根据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统计,全县共有荒地8953ha、荒山2640ha、荒水1207ha、荒草地9067ha、荒滩693ha,共占全县总面积的5.1%。桦南县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①数量少,分布散。该县后备土地资源低于全省平均值的10.4%,且基本上是一些零星的小面积土地,集中连片和大面积的土地基本没有。②质量较好,开发潜力大。该县气候…  相似文献   

8.
从北至南依次连接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和米易县的安宁河流域,具有丰富的光温资源,平均气温14.1~19.4℃,≥10℃的积温4200~7300℃;年日照时数2044~2413h,年总辐射507~590KJ/cm~2;其中中下游区长夏无冬,热量资源为全省之冠。光温生产力达33903~56888kg/ha,增产潜力30228~52410kg/ha,增产潜力指数89.16%~92.13%。但因该流域干雨季节分明,干季降水不到10%,冬干春旱;雨季洪涝成灾,严重限制了光温生产潜力的发挥。自然生产潜力的光能利用率只占光合生产潜力的38%.实行水土综合改良,增加保灌面积和小春复种指数,以及立体开发,是挖掘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太湖缓冲带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为从宏观尺度上了解近些年来太湖缓冲带内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化情况,购置了20世纪80年代、1995年、2000年和2007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并进行了解译分析。通过对4个时期的遥感解译分析,将缓冲带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农田、林地、草地等9种类型,最终解译结果得出太湖缓冲带内农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现面积占32.01%;其次为林地、城镇农村及工交建设用地、水库坑塘等,面积分别占27.56%、18.7%和14.28%;此外还有小部分的滩地、草地、湖泊、河渠及其他用地等。这说明农田面源污染是缓冲带内主要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嘉兴市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历史变化特点及农田N和P的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5年的16年间,嘉兴市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化肥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物N、P的贡献相对下降,而畜禽粪便排放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N、P的贡献却明显增加。全市单位面积农田N的盈余值1991--1997年间达到较高水平,在100kg·hm^-2以上;1998年以后明显下降,在53.87~100.73kg·hm^-2之间变化。而单位面积农田P的盈余值则随时间呈增加的趋势,1997年前在37.23~70.88kg·hm^-2之间;而1998年后在68.35~101.29kg·hm^-2之间;P已成为农田养分潜在流失的重要因子。总体上,2000年以来嘉兴市单位面积农田N和P的盈余值均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在嘉兴市农田养分管理中,应加强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重视N肥的减量化施用和P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若羌、且末两县境内的阿尔金山、昆仑山草场类型较丰富。据调查统计有:9个草场类型,63个草场型。总面积达405.4×104hm2,可利用面积达269.4×104hm2。该地区范围虽大,但单地生产力低,应严格实行季节轮牧制,控制放牧牲畜的数量,以现有放牧26万只羊单位较为适宜。对尚未开发利用的草地不宜开发利用,因为在这一区域常年栖息着多种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物,所以应将这一区域作为自然保护区,对研究动植物繁衍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中部江淮丘陵地区,东西绵亘90km,环湖200km,面积约784km~2,容量达63.90亿m~3。巢潮气候属北亚热带,年均气温为16℃,雨量丰沛,年降水量1000~1200mm,全流域面积12938km~2,可灌溉农田40ha。巢湖水体辽阔、水质良好,pH值适度,溶解氧充足,营蒂盐类丰富,饵料充足,为各种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的环境。浮游动、植物数量大、种类多,有底栖动物55种。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5%,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总面积的48%,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本文从水文学角度,研究了华北、西北和东北3个地区水土资源特征;分析了作物熟制和适水种植的节水效益、农田供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农田棵间蒸发量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高产农田用水有效性等水文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河北省南皮节水农业试验区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白城地区草原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心,是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东端部分。辽阔的草原不仅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对调解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缺少环境意识,忽视草原生态保护,滥垦、滥收、滥樵、滥挖药材等掠夺式的利用草原资源,加剧了草场的恶化。形成了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系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生态结构失调、草原功能减退,沙化、碱化、风化日趋严重。根据资料统计,1980年全区草原总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415万亩,可利用面积减少521万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草地位于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跨甘孜、阿坝2个自治州和凉山州的部分地区,系全国5大牧区之一。川西北草地资源分布广、面积辽阔,现有草地1600多万 ha,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为全省耕地面积的2倍多。但川西北草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大连开发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化分析了2000—2014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1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14年间大连市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由西向东不断扩张,其面积由2000年的9031. 50hm~2增加到2014年的17484. 39hm~2,最终占比为43. 83%,耕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主要转为建设用地,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模拟期内,大连市建设用地面积仍将持续增长,2021年将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47. 37%,而水域面积将减少为0. 94%,草地、耕地、林地也呈现减少趋势,有关部门应注意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永嘉县地处浙江南部,巨江下游北岸,东连乐清,西接青田、级云两县,南与温州市鹿城区、臣海区、龙湾区隔江相望,北与他居、黄岩两县毗邻。永嘉县全县土地总面积约2698.ZkmZ,其中山地面积23O8.skin、平原277km、河流湖泊112.73km,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56%、IO.26%和4.18%,是个山多田地少的山区县。1995年全县总人口约84万人,农业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约2.29万ha,其中水田1.77万ha、旱地520Oha。1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1.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水平低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1990~1995年,全县农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在四川德昌县的田间栽培试验,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性状表现为:全生育期290天左右,明显地分为萌动期、营养期、孕蕾开花期、果期、根茎生长期、枯萎期和休眠期;具有根茎分枝多、繁殖系数高的优良栽培性状。栽后8个月的新根茎重是种根茎重的0.65倍,20个月则达3.06倍;单位面积产量随栽培9~18万株/ha 的密度增加,最高达15493.9kg/ha,平植法优于垄植法。皂素含量以盛花期最高,休眠期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规律,解译大连金州区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构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模型,以街道作为生态风险评价单元,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土地利用结构转化为生态风险变量,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移探究生态风险演变,揭示金州区"十五"到"十二五"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金州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达1164.9km2,占总面积的85.45%,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等面积减少,综合生态风险指数由2005年的0.1073增加到2015年的0.1506,增加了28.75%;高风险区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较低风险区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地区,生态风险变化大致呈现递阶结构,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这与人口与经济的集聚等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下,金州区土地利用人为干扰的空间差异。该结论可为金州未来建立生态型新城新区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规律,解译大连金州区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构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模型,以街道作为生态风险评价单元,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土地利用结构转化为生态风险变量,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移探究生态风险演变,揭示金州区"十五"到"十二五"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金州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达1164.9km2,占总面积的85.45%,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等面积减少,综合生态风险指数由2005年的0.1073增加到2015年的0.1506,增加了28.75%;高风险区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较低风险区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地区,生态风险变化大致呈现递阶结构,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这与人口与经济的集聚等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下,金州区土地利用人为干扰的空间差异。该结论可为金州未来建立生态型新城新区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