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以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研究对象,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基坑、隧道等工程规划情况,识别了可能对工程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风险评估矩阵,依据工程风险分级规范制定了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构建了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指出了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主要施工风险因素和风险集中的地理区域,可为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其施工安全,提出采用CRITIC法与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相结合进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员、施工、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共建立20个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决策,建立地铁车站安全评价模型。依托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工程项目,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合理地进行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客观性与准确性,可以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大、管理环节多、参建部门多、工程管控难点多、存在较多风险的问题,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容忍度,对电网工程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为电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提供有有效途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管理方法在电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风险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明确出工程风险的概念,并结合地铁工程本身论述地铁施工风险的本质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地铁施工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风险分析概念界定的模糊性;(2)风险损失分析的研究不充分;(3)对风险演化过程的结合不紧密;(4)对已有技术成果的利用不充分。针对风险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了展望,地铁施工风险分析方法应该由经验分析为主转变为物理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包括:(1)明确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2)进行科学的风险损失等级评价;(3)结合风险演化的物理过程;(4)集成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5.
预测基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结合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采用3种方法计算坑外地表、周边建筑的沉降量:一是参考上海地区统计经验,由围护结构侧移估算沉降;二是参考台北地区统计经验,由基坑参数直接计算沉降;三是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土体、基坑的三维模型,来模拟施工过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使周边建筑产生了一些沉降和倾斜;上述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上海地区的统计经验公式和基于台北地区经验的简化预测公式不适于本地区,而采用有限元模拟得到的结果更接近于该工程的实测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逐渐形成,出现不同线路交错、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城市设施空间交叉等情况,这使得地下车站深度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受深部承压水风险日益突出。收集了27个承压水风险工程案例,统计分析了围护结构隔断或未隔断承压含水层等不同情况下,承压水风险与围护结构类型、承压含水层面覆土厚度等的相关性;采用故障树法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坑底突涌、围护结构漏水、流砂等风险事件及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工程案例对承压水风险主次因素进行排列;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分析,提出了承压水风险预防应对措施,提出了设置备用降压井和基坑开挖前试抽水试验等风险应对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地铁一号线的星海站为工程背景,考虑土与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效应,分析了土与地下结构接触面的动力分离与滑移效应、土与地下结构接触面上动土压力和动摩擦力的分布规律与反应幅值,以及动力接触效应对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强地震发生时,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侧墙顶端,出现了土与结构接触分离现象,在车站结构顶底板处,土与结构产生了相对滑移现象;考虑动力接触效应时,地下结构总体动力反应是变小的。给出了车站结构侧墙上动土压力分布规律及其动土压力系数,以及车站结构顶底板上的动土压力分布规律及其反应幅值。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土与地下结构的动力接触效应及其对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水砂层条件下,盾构施工问题多、风险大、施工变形难控制。以南昌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三维盾构施工力学模型,对富水砂层条件下的盾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呈"V"形,最大地表沉降发生在隧道中心正上方,最终形成的沉降槽宽度约为6倍隧道外径;盾构施工引起的纵向地表沉降呈"S"形,盾构开挖面前方表现为隆起,开挖面后表现为沉降,在开挖面后一定距离逐渐趋于稳定;开挖面支护力对稳定开挖面土体及减小地表沉降有较大影响;盾构进洞与出洞施工中存在较大风险,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保证盾构施工安全进行。所得结论可供南昌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空间布局对地铁车站消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售票机的布置方位是影响地铁车站火灾烟气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以某城市在建的地铁站站厅层为物理模型,采用FDS软件对售票机在不同位置情况下火灾的烟气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比较邻近售票机处的疏散出口的温度、烟气浓度以及能见度,提出了售票机和疏散出口之间较为合理的距离,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海湾地区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孕育着多种灾害地质因素,使港湾工程活动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通过对港湾工程及其地质灾害风险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进行港湾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控制,认为港湾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控制内容包括选址阶段风险的回避、设计施工阶段风险的处理及运行阶段风险的监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设计与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应立足于评价灾害地质因素的致灾可能性以及工程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还应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前阶段评估中未发现或未予重视的重要地质情况,及时对工程方案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周边建筑受袁家岭车站深基坑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沙地铁袁家岭车站基坑对其周边建筑(电信公司2号楼)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土体考虑摩尔-库仑弹塑性和渗透性,周边建筑按总荷载被等效转换为地表压强,围护结构水平支撑被转换为等效压强或位移,模拟土体应力释放和降水渗流作用。此外,还模拟了补水回灌过程和潜水面下降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预测并评估了周边建筑地基的沉降量和影响范围,提出了相应的建筑沉降控制标准,为长沙地铁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正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渭河宝鸡市区段拦河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决策,都应用了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包括闸址及蓄水区地质条件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泄洪能力及运行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拦河闸工程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管理以及拦河闸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的按时完工、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作的贯彻和实施。实践证明,在水利工程决策过程中引进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锚锭基础抗滑稳定性是桥梁设计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基坑建基面的起伏状况又直接影响着锚锭建基面基岩与混凝土胶结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因此,本文针对润扬大桥北锚基坑建基面起伏状况的分析,在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的基础上,选择MapInfo作为GIS的开发平台,利用真实感图形技术实现了北锚基坑建基面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利用MapInfo强大的测量分析和信息统计功能对北锚基坑建基面的起伏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直接以图形形式显示,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整个基坑建基面的综合情况,便于政府决策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相关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为工程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特征并评价其安全性,以厦门市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以及基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计算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值,并将柱底支座变位作为上部结构的强迫位移施加到上部结构上,然后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和构件配筋验算,评价邻近建筑物的安全。研究表明:邻近建筑物越靠近基坑部分受基坑开挖影响越大,基坑开挖后,邻近建筑物结构变形主要表现为沉降和指向基坑的水平位移,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为6.6 mm,自顶部向下逐渐减小,即结构发生微量倾斜;邻近建筑物地下室以沉降变形为主,主要受影响区域约为基坑围护墙后3倍的基坑开挖深度范围,沉降急剧变化区域约为1.5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地下室最大沉降为15.9 mm;受到邻近基坑开挖影响,上部结构虽然因支座变位产生内力重分布,但经检算认为整个结构仍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高风险社会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1):18-22
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处于“风险社会”乃至“高风险社会”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在对现代社会风险的特点进行归纳后,对其量化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影响风险大小的各因素入手,拟定了若干风险管理对策,对如何面对“风险社会”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可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大而多的风险,尤其是跨海湾特大桥的建设更为突出,因此特大桥梁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关注。针对特大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导致施工工序持续时间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逻辑关系确定、活动持续时间不确定的网络计划PERT法来进行施工进度风险评估。该方法主要是假定工序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具有β分布的特性,通过计算其数学期望值使之转化为确定网络计划来求得其工期风险,并考虑线路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工程中一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PERT法在特大桥梁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希望能对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按时序分阶段的评估方法建立了城市地下交通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架构,并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评估指标权重模型,建立了判断火灾风险的评价标准。以北京地铁二号线某车站为例,在对其现有设备资料和运行特性进行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把风险评估结构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并按照现有的参考依据对各项影响火灾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赋值计算,得到了火灾各个阶段该车站的火灾风险水平,并对评价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供地下交通系统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南某水电站恩2#滑坡的总体积约800万m3,属大型滑坡,其滑动将对电站地下厂房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在对其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其变形破坏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评价,为其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涝灾风险及排涝设计标准风险分析优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任何排涝工程都是存在风险的。将风险分析方法引入排涝损失计算,以治涝费用与超标准涝灾损失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地区排涝设计标准的优选方法。在该优化方法中,以排涝设计标准P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治涝费用、涝灾风险及超标准涝灾风险损失与决策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地区排涝标准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使优选结果更加符合地区特性,改变了人为选定标准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