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破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鉴共生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共生—共建—共享"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政府、企业和旅游者角度提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最终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和交流方面的六大融合矩阵。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知网(CNKI)2000—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呈现出阶段式发展特征,2000—2006年为平稳发展、2007—2016年呈波浪式上升发展;(2)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发展状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学科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创意旅游三个方面,文化旅游研究内容包括开发和产品,文化创意研究内容包括融合和体验,创意旅游研究内容包括开发与体验;(4)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研究主题的多样化、多产业融合研究的常态化是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体育旅游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开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同时也符合新时期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采用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结合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相关内容,探究体育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开发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动力机制包括业态融合、全民健身、消费升级的外生拉动力和资源契合、符号耦合、谋求效益的内生推动力。(2)现实困境包括职能部门高效沟通和协作机制不畅、融合开发运营理念难以深化、文化价值内涵转化效益不足、单一产品形态同质化低效化。(3)从打破行政壁垒,推动高效协同、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品牌营销,打造旅游目的地、深挖内涵消费,打造创意产品、打造品牌赛会,构建共生机制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在回顾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做出界定,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并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4个层面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通过体制观念整合引导市场整合,进而促进资源整合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促使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融合现象频繁发生。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促使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积极寻求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分析了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条件,通过整理文献构建了会展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技术嵌入、人才整合、企业合作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对策,以期为旅游业与会展业在实践方面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希望两者的有效融合能为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软实力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近年来,国家十分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既是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较多关注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和产业间融合,研究范畴较广,但结合案例分析方面有待深入。笔者认为,今后应增强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与研究的主动性,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多视角、多维度系统地研究旅游产业融合的具体问题,以提升相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促进旅游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9.
采用仁慈型交叉DEA效率模型、冷热点分析、Tobit模型等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驱动机理进行了全面探析,结果发现:①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研究期内,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而融合效率增长率呈“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但融合增长率都不高。③研究期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④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驱动机制剖析来看,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城市化水平、信息发达程度、创新能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促使效率时空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0.
武威市被确定成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虽然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分布不均衡,产业水平总体不高;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整合、融合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程度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对核心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大靖、土门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征,探讨了如何建立大靖历史文化名镇观光体验区、明代堡寨军事文化旅游体验区、土门故城体验旅游区、山陕会馆移民商贸文化体验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遵循的市场导向、规划指导、产业互动、择优扶强、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集群、以核心吸引物为中心的综合旅游产业集群、以旅游景观廊道为依托的餐饮购物业集群、以特色村镇为依托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旅游商品产业集群,需要在产业要素整合、龙头企业培育、公共服务提供、重点项目建设、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面临着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文化旅游业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优势产业.在分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利因素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将秭归县整体建设成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生态富民型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曹洪华  王荣成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09-1112,1152
旅游经济区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规划中频繁出现,目前还未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将旅游业研究纳入到区域经济地域空间,发挥旅游业对区域产业体系的融合和带动作用,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辐射与整合作用,进而催生出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空间组合形式——旅游经济区。在产业融合与空间整合视角下,从内涵、规划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旅游经济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张家界市为例,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因素及张家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通过推动旅游地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加强景区利益协调和推动低碳环保的张家界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开发对彰显红色旅游教育价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两型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随机拦截问卷和抽样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韶山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红色旅游产业的总体生态化水平不高,在旅游产品与服务、交通出行与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纪念品产业及市场、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培育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杏  马婧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25-1528
文化遗产是我国遗产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从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庐山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提升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情、旅游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观念、“YON”评价指标、原则、基础设施建设、传承人利益保障体制和产品开发对策,为地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同质旅游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