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染料在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废水,且色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降解性差,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电凝聚法对直接黄R染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不同因素对直接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确定了采用该方法处理直接黄R染料废水的最佳参数,并对反应机理进行简单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滤技术治理染料废水的尝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惠如  高从 《环境工程》2002,20(1):24-25
通过采用纳滤技术分别对配制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和脱色进行实验 ,讨论了纳滤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和应用条件 ,发现纳滤技术可应用于对染料废水的脱色 ,并实现染料与盐分的分离 ,有利于染料废水的后继处理 ,纳滤对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率 ,即脱色率很高 ,对染料含量 10 0 0mg L的进水 ,脱色率大于 99%  相似文献   

3.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染料废水的来源、产量、水质特点和目前常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对目前国内外处理染料废水技术尤其是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不同阳极电凝聚方法对三种模拟染料废水开展处理,并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对废水主要脱色机理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脱色过程主要是由于金属电解后产生的金属离子絮凝剂的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而不是直接或间接电氧化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5.
铁阳极电凝聚法处理活性红241染料废水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染料废水过程影响电能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染料废水温度、电解质浓度以及染料浓度的变化均能对能耗和脱色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电流效率受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电解质浓度的影响较大,受染料废水温度和初始浓度影响不大;对于浓度为50 mg/L的活性红241染料废水,在电流强度为12.5 A/m2、电解温度为25 ℃、硫酸钠浓度为0.01 mol/L、pH为7.53、电解时间为60 min的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脱色率达92.7%,电能消耗为1.53kWh/kg dye,电流效率为94.2%.  相似文献   

6.
高效脱色菌群的脱色、产酶及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集筛选到2组能够在开放条件下对多种染料和造纸废水高效脱色的混合菌群,以该混合菌群构建的生物膜反应器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对COD为750~1175mg/L、色度为200~320的染料废水进行脱色、降解,脱色率为80%~90%、COD去除率为69%~90%.该混合菌群能够在不同染料培养基中、造纸废水或染料废水中产生木质素降解酶系统中的1种或2种酶.分析表明,2组菌群中真菌与细菌的比例为6.8:1~51.8:1,优势微生物种类为真菌,从中分离出16株真菌,其中8株对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混凝脱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含硫化黑染料废水的色度大、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混凝法对染料废水的脱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无机混凝剂氯化铁和硫酸铝处理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时,铁盐的脱色效果要明显好于铝盐,当水样呈现中性或偏碱性,氯化铁的投药量为0.28g/l,染料初始浓度为250mg/l时,处理效果最佳,脱色率达到96.8%。同时还探讨了将有机混凝剂PAM与氯化铁进行复配处理含硫化黑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AM投加量为0.12g/l,氯化铁的投加量为0.28g/l时,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高达98.8%。  相似文献   

8.
利用铁粉与磁粉载体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粉和磁粉为流化床载体,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达98%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6%左右;经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为95%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  相似文献   

9.
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同时处理废气和废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李杰  鲁娜  吴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400-1404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依据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废气和废液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同时处理废液和废气的反应器,并对模拟废气甲苯和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对甲苯和染料废水分别单独处理和两者同时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苯在单独处理和同染料废水同时处理时都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两者同时处理时甲苯的降解效率可达88.6%.并且在甲苯降解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染料废水的同步降解,其中处理50 mg·L-1活性艳蓝60min时,降解率可达95.4%,每小时处理量为35.8 mg.通过同时处理甲苯和染料废水提高了反应器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负载TiO2薄膜为催化剂,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分别处理靛蓝类染料、三苯甲烷类染料和偶氮类染料模拟废水以及某印染厂的出水。研究了光化时间、废水pH值及COD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光化时间为240min,最适pH值为4,且在这几种染料中,靛蓝类染料最易降解,而偶氮类染料最难降解。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铝和铁板作为两极,通过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使电极钝化和极化现象得以减缓或消失,并实现两极均可溶,利用铝、铁系无机絮凝剂共存时可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对活性嫩黄X-6G模拟染料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获得了该方法的最佳处理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飞行质谱等手段对废水处理过程的脱色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最佳条件下,采用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活性嫩黄X-6G模拟染料废水30 min,可使模拟废水脱色率达到98%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7%以上;处理过程中除大部分染料分子直接被电凝聚气浮或沉降导致脱色外,部分活性嫩黄X-6G染料分子在电解作用下首先断裂成不同结构的中间体,含有双键的中间体再发生加氢或氧化反应,使双键结构遭到破坏而脱色。  相似文献   

12.
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和水量大等特点,直接排入水体会破坏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高铁酸盐[Fe(Ⅵ)]是一种绿色双效水处理剂,在水污染治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Fe(Ⅵ)与Fe_3O_4纳米颗粒联用处理罗丹明B、甲基橙、刚果红3种模拟染料废水,研究Fe(Ⅵ)和Fe_3O_4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反应时间以及自由基淬灭剂等因素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Fe(Ⅵ)/Fe_3O_4体系对罗丹明B和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在中性条件下,当Fe(Ⅵ)投加量为10 mgFe/L、Fe_3O_4投加量为0.3 g/L时,反应8 min后,脱色率接近100%;Fe(Ⅵ)/Fe_3O_4体系对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略差,当Fe(Ⅵ)剂量提升至14 mgFe/L时,脱色率可达80%;Fe(Ⅵ)/Fe_3O_4体系对3种染料混合后的模拟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混合模拟染料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70%;此外,通过添加羟基自由基(·OH)淬灭剂,间接证明Fe(Ⅵ)还原过程中产生的H_2O_2与Fe_3O_4原位构成一个类芬顿体系,强化了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藻引发水中偶氮染料的光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废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各国学者也找到了很多处理水中有机物、治理染料废水的办法,但大多局限于腐殖质、过渡金属离子等非生命物质对染料溶液的光降解,本文研究了鱼腥藻、小球藻对几种偶氮染料的光降解情况,并探讨了影响藻对染料溶液光降解的因素。结果显示,pH=3时,藻能引发水中染料产生明显的光降解,提高藻的浓度,增加光强,均能加快染料的光降解。本文可为利用水体生物资源治理染料废水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目前,国内生产腈纶纤维织物的工厂,在织物染色时,一般,都使用阳离子染料或碱性染料,同时使用1227等染化助剂。对这类染色废水的处理,无论是表曝等生物法或碱铝-氯氧化等物化法,均不能达到要求。据文献介绍,国外曾对阳离子染色废水进行了生物处理,化学凝聚与活性炭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能达到去除阳离子染料的效果。作者曾于1982年对这类染色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然后于1985年以上海景纶针织厂的腈纶染色废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NOCC)复配聚丙烯酰胺(PAM)对3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PAM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此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为2.3,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480mg/L,PAM投加量为4~8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9%,COD去除率为90%;用壳聚糖/稀土复合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对直接黑FF、还原红F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7%和98.2%,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6.
染料废水的内电解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模拟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处理,得出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脱色机理,并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77%以上,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混凝和内电解联合处理工艺,脱色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微生物絮凝菌在废水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萍 《环境工程》2009,27(2):65-68
从筛选到的微生物絮凝菌中构建出比单一菌群产生更高絮凝活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并对其进行固定化,将固定化后的细胞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发现,利用海藻酸钙包埋絮凝菌能较长时间保持细胞高的活性,且固定化菌群对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连续生产絮凝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较多,本文选择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投加量、光照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X791.3 .9703450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印染废水及染料废水/陶大钧…(无锡市环科所)//污染防治技术/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一1997,10(1)一49一51 环信X一n 论述了微电解机理;分析了影响微电解法处理效果的因素;探讨了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列举了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分散染料印染废水、硫化染料印染废水、水溶性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利用铁炭微电解池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时,可溶性染料脱色率约90环,C()De:去除率约70%,处理效果与pH值、温度、微电解时间有关。该法与铁盐混凝法相比,脱色效果好,生成污泥少,而且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提出了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用该法对直接蓝2B染料水溶液进行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于小9.04,染料水溶液处理30秒时,水样上清液COD降低42.6%。随着处理时间的加长,水样上清液的COD不再降低,反而不断升高,在处理一定时间后,COD高于未处理水样的COD。包括沉淀水样的COD,随处理时间的加长,不断升高.用色质联用法检测处理后染料溶液中的产物,发现有有机酸生成,说明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破坏染料分子中的苯环或苯环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