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化学-机械溴化法对废弃物石油焦进行改性,制得的载溴石油焦吸附剂用来脱除燃煤烟气中的痕量Hg0.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石油焦载溴前后进行表征和分析,发现石油焦中的有机硫促进了溴的负载,且负载方式为化学吸附.通过固定床脱汞试验,并应用4种动力学模型对初始汞浓度梯度和反应温度梯度下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在150℃时,载溴石油焦的汞吸附效果最优;增加烟气中痕量Hg0浓度能提高载溴石油焦的汞吸附速率和单位累积汞吸附量;描述化学吸附的Elovich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说明化学吸附在载溴石油焦脱汞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石油焦的来源和特性,提出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产出的高硫石油焦直接进入厂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处理高硫石油焦较为合理的途径。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治理措施,可减少燃烧烟气中SO2,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电解铝行业的迅速发展,生产阳极用的石油焦供不应求,铝用预焙阳极生产行业所用的石油焦硫含量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石油焦煅烧烟气脱硫势在必行.本文就石灰法、钠钙双碱法、LIFAC法、氨-硫铵法脱硫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升温热重方法研究了流化床温度条件下N2O与石油焦焦炭的多相反应动力学特性,实验中设置升温范围为973~1273K,升温速率为5K·min-1.估算及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流化床工况下,N2O与石油焦焦炭间的多相反应由内扩散过程控制,尤其是气体在石油焦焦炭中孔中的扩散对于多相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采用Coats-Redfern法对升温热重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4种不同石油焦焦炭(JM char、ZH char、WH char和GH char)的动力学机理及动力学参数,JM char、ZH char、WH char和GH char的活化能分别为128.9、113.8、154.1和127.3 kJ·mol-1.  相似文献   

5.
安庆石化总厂热电厂迎难而上,刻苦攻关,在燃煤锅炉中首次成功掺烧干气、石油焦等混合燃料,为解决总厂石油焦胀库、消灭火炬、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掺烧混合燃料每年可减少燃料成本2000余万元。摘《中国石化报》1998.3.17安庆石化热电厂...  相似文献   

6.
我国所加工的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以高硫石油焦、含油污泥为代表的副产物产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利用成熟的水煤浆气化工艺对废物无害化处理,进行了炼厂含油污泥与石油焦制备高性能混合浆液的研究. 采用干磨湿配制浆工艺,考察了含油污泥与石油焦的共成浆性,分析了石油焦粒度分布、含油污泥添加量、温度、pH等对成浆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石油焦颗粒疏水性较强、比表面积小,其单独成浆时最佳粗细颗粒质量比为5.5∶4.5;含油污泥与石油焦共成浆时,其最佳添加量为3.0%;在30℃,pH为7~9条件下,可制得表观黏度低于1000mPa·s,稳定时间超过48h,流动性较好的混合浆液,可满足水煤浆气化无害化工艺的进料要求.   相似文献   

7.
清洁化生产IGCC装置大有前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CC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迅速推广的可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工艺技术。由于可以处理炼油生产中的劣质产品如沥青、渣油和高硫石油焦等,炼油厂要实现清洁化生产,以石油焦做气化原料的IGCC装置会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选取以煤、生物质、石油焦和天然气为燃料的14台工业锅炉和2台燃煤电站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袋-PFPH衍生-GC/MS方法采集和分析烟气中的21种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燃料类型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呈现明显差异(One-way ANOVA,F=4.458,P=0.028<0.05),其中羰基化合物质量浓度(9%基准氧量)排序是石油焦 > 电站锅炉 > 煤 > 天然气 > 生物质,分别为(6306.25±1335.35),(5745.96±2864.62),(4784.85±1698.20),(3589.51±1534.676),(1341.18±616.46)μg/m3.不同燃料类型的锅炉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组分特征有明显差异性,但甲醛、乙醛、丙酮和丙醛等低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均占比较大,燃石油焦、燃煤电站、燃煤、燃天然气和燃生物质锅炉中低碳羰基化合物总占比分别达到87.56%,91.36%,92.94%,78.70%和45.84%.最后,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OH消耗速率评价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甲醛、丙醛、乙醛等低碳羰基化合物为关键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
一、在固定发生源下的燃料多样化与气状物近年来石油紧缺,能源日趋多样化,我国的燃料需要结构也在继续发生变化。特别是从重油到煤焚烧,或者石油焦碳,石油沥青,沥青等的重油类燃料转换趋势扩大。还有小规模的锅炉设施中,采用木屑之类的木质类燃料,以往的废弃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可燃物逐步作为燃料用。在排放烟气性质方面比过去的燃料更需要注意的是:石油焦碳等的重质油类燃料中的SO_2浓度为2,000~3,000ppm;SO_3烟气比SO_2烟气多;在测量脱硫装置性能的同时,需要亚微细粒粒子状硫酸烟雾的除去对策。该硫酸烟雾是SO_3气体的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含硫石油焦时,通过加入石灰石在燃烧的过程中以固态的形式脱硫,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的灰渣,过去处理灰渣最通常的方式是作土地填埋。从灰渣的化学、物理特性试验研究出发,寻找循环流化床灰渣在建筑材料、农业应用和水泥添加剂方面的利用途径,研究了更加经济有效的灰渣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硫石油焦燃料燃烧时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试验结果显示 :通过添加石灰石、控制其燃烧温度的方法 ,可使其燃烧时的尾部烟气成份中的SO2 和NOx 达到国家环境排放标准。从而为高硫石油焦作为一种燃料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渤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GC/MS测定了渤海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解析了PAHs的来源。结果显示:除了萘、苊烯、苊在部分样品中未检出之外,其他13种PAH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总PAHs的含量范围为:(148.27~1211.81)10-9,平均值为507.1310-9。TOC(总有机碳)与总PAHs显著相关(R=0.66,P= 0.0002),表明TOC对研究区域PAHs的分布有重要作用。该海域PAHs以高环(4~6环)为主,轻重比值(LMW/HMW)表明该区域的PAHs主要来自高温燃烧源。分子诊断比值分析也表明,PAHs主要来自生物质、煤炭和石油燃烧。主成分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CA-MLR)表明,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源、交通源(石油燃烧)、焦化源和石油源,其贡献分别为54.3%,28.6%,13.4%和3.7%。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拟实验采集了民用燃煤污染源样品,在现场采集了焦化帮石油沥青两类污染源样品,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样品中13种多环芳烃,对分析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以上3类污染源多环芳烃源成分谱,在此基础上,对民用燃煤,焦化厂和石油沥青污染源的排放水平,轮廓图特征,排放特征和特征比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的污染物排放特性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煤焦粉的细度对燃烧性能影响很大,因而间接地影响NOx,SO2排放;煤焦掺混比以及煤、焦各自的含氮、硫量对NOx,SO2排放影响明显;烟气中SO2的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α的增大而减少,过量空气系数α在1.3~1.4之间时,烟气中NOx的浓度最高.现场调试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煤焦粉细度、煤焦掺混比以及煤焦中含氮、硫量对其燃烧特性以及NOx,SO2排放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细度及煤焦掺混比投入生产运行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烧结过程中焦炭的分布,研究了返回烟气、热解气主要组分与焦炭耦合燃烧降低NO,排放的规律.结果表明,热解气主要组分与焦炭耦合燃烧可使NO,排放降低10%左右,烟气返回到焦炭燃烧过程可使Nox的排放降低15%.耦合燃烧和烟气返回结合可使Nox的排放降低20%以上,在新工艺过程中,焦炭层厚度由150mm增大到300mm时,Nox排放的降低率由23%增大到40%.烧结过程解耦耦合燃烧与烟气返回脱硝工艺可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杨康  李辉  嵇鹰  马智  徐德龙 《环境工程》2015,33(5):81-84
燃烧过程中煤氮的热迁移特性决定着NOx的生成与最终排放量,并对控制和治理燃煤过程中NOx污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煤氮的热迁移过程分为挥发分氮及焦炭氮2个不同热迁移路径进行讨论,归纳了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及焦炭氮热迁移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定量解析煤氮热迁移过程"这一国际学术难题的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民用散烧原煤中NOx排放高的问题,提出了“热解减氮耦合燃烧脱硝”方法,即将煤与铁助剂混合,通过管式炉热解制备洁净燃料,并对洁净燃料燃烧过程中NOx排放情况进行研究.结合表征手段,考察铁助剂对氮迁移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助剂的负载比为0.5wt%,热解温度为1000℃时耦合效果最佳,相对于未负载时,焦炭燃烧NOx排放量减少34.65%.热解前负载的铁助剂在焦炭中稳定存在,并可促进热解过程中含氮化合物向N2的转化;在洁净焦炭燃烧过程中,铁助剂的存在利于C和CO与NOx还原,进而降低燃烧过程NOx的高排放.通过一步引入的铁助剂,在煤热解-洁净燃料燃烧过程中对NOx控制耦合效果,最终实现了NOx的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8.
炼焦过程及周边环境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炼焦过程排放颗粒物及周边环境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5月利用改良的标准大体积总悬浮颗粒采样器采集燃烧室废气烟囱排放、焦炉顶无组织排放及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总悬浮颗粒物)样品,使用Staplex234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焦炉顶无组织排放及焦炉周边环境空气PM1.4样品,采用ICS-90离子色谱仪测试样品中SO42-、NH4+、Ca2+、Cl-、NO3-、F-、Mg2+、K+、Na+共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SO42-为炼焦过程排放的特征离子.炼焦过程燃烧室废气烟囱排放的TSP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最高,为(5 493±901)μg/m3;其次为焦炉顶无组织排放的TSP,其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为(902±222)μg/m3;焦炉周边环境空气的TSP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最低,为(712±288)μg/m3.SO42-为燃烧室废气烟囱排放TSP与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颗粒物中共有的主要特征离子,但与燃煤锅炉烟气相比,燃烧室废气烟囱排放的w(SO42-)略低,w(F-)则相反.NH4+较易富集于焦炉顶无组织排放的细颗粒物中,而SO42-则较易富集于粗颗粒物中.研究显示,炼焦过程及焦炉周边环境空气颗粒物中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分布特征不同,SO42-是燃烧室废气烟囱排放、焦炉顶无组织排放的TSP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水溶性无机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