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处理能力评价及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曝气池几年来的运行实践,对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复核,为了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对生化曝气池的改造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合建工完全混合曝气池处理能力评价及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曝气池几年来的运行实践,对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复核。为了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对生化曝气池的改造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固定螺旋曝气及组合填料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污水处理场自1989年以来,针对圆形合建式机械表面加速曝气池实际运行中的缺点,进行了合建式曝气池固定螺旋曝气技术和组合填料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并对本厂八座圆形合建式曝气池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25%,提高了充氧能力,污泥回流好,回流缝不易堵塞。净化效率高、耐冲击能力强、能耗成本下降,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4.
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改造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曝气池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复核,查出影响曝气池达到不设计处理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充氧过量过低,进而对曝气池进行了改造,使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25%,出水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合建式曝气池存在着处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建式曝气池改造主要从提高供氧能力和氧的利用率着手,并借鉴燕山、镇海、大庆等炼厂合建式曝气池改造的经验,对曝气池改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阶段曝气池的进水方式不同,其出水水质,BOD污泥负荷的分布也不同,并分析了不同的BOD污泥负荷分布对曝气池DO的分布、曝气池的抗冲击性产生影响,还介绍了大庆石化总厂化工污水处理场应用比例进水方式,提高阶段曝气系统运行效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由多个完全混合式表曝池串联运行而形成的组合式曝气池在中南地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单池有机物降解模式着手,推导得到了组合式曝气池的有机物降解模式,以定量描述有机物在其中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完全混合型反应器的物料衡算,计算分点进水串联式完全混合型曝气池的有关参数,认为可以通过改造现行并联式完全混合型曝气池为串联式,以提高出水水质和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推流式曝气池计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推流式曝气池的计算模式进行了推导,提出了该模式中Vmax及Ks的求值方法,并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由于推流式曝气池具有操作管理经验成熟、处理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和采用。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以污泥负荷法或容积负荷法来计算曝气区容积,参数的大小由经验确定。本文根据活性污泥动力学原理,对推流式曝气池的计算模式及模式中动力学参数的确定作一些探讨,以供设计和运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祺  蔡芝斌  张卫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1-104,108
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道关键环节,通过鼓风系统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曝气池中,经过各种类型的曝气器使氧气与污水充分混合,曝气池中微生物吸收氧气后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绍兴污水处理厂一期曝气系统经过几年的运行,原曝气器出现橡胶膜老化,供气效率下降,在对各类曝气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垂直悬挂式可提升聚合物管式曝气器对一期曝气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工作于2008年11月份全面完成,安装调试后系统运行正常,供气气量和供气均匀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解决了不停水维修曝气器的难题,为一期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类似于多个深井曝气池串联起来运行的VTBR反应器具有多种其他反应器不具备的优点,在多个行业(化纤,啤酒,生活污水)废水的工程中取得了成功,该反应器具有较高速率的质量传递,使得溶解氧的效率要比目前的常压耗氧生物曝气法要高得很多;正确的设计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启动中氨氮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沉淀槽与生化槽串联的试验系统,分析了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启动过程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暴气条件下和曝气条件下,填料上硝酸盐细菌的生长均依赖于亚硝酸盐细菌转化氨氮为亚硝酸盐氮的过程。启动中氨氮去除效果趋于稳定的过程是两类硝化细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趋于稳定的过程。提供生化槽充足的曝光气量是保证填料上硝化细菌稳定生长,顺利完全启动过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合建式曝气池采用螺旋鼓风曝气技术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加风量,改换部分高效曝气头,配合采用生物铁法等措施,推动合建池螺旋曝气技术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昆明船舶公司生活区污水处理站采用改进型的A2/O工艺,直接利用其生活污水培养污泥,并随时观察和分析工艺中的微孔曝气池运行状况。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培菌的方法,通过近3个半月的污泥培养,顺利实现微孔曝气池的启动。其中,COD、NH3-N的去除变化反映了曝气池启动的进程,至曝气池启动结束,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4%、75.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实验并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一种新型组合式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氨氮负荷较高的污水。结果表明,简易曝气装置有效降低了人工快渗池的污染物负荷,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实际工程中,经过简易曝气池的预处理,人工快渗池的水力负荷可达2.5 m/d,降低了人工快渗系统的占地面积,出水COD、氨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周益洪  王峰 《环境工程》2012,(Z2):156-157
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河道复氧技术,并以南淝河为例,详细阐述了强曝气池作为一种新型复氧技术的设计要点及运行效果。认为强曝气池复氧效果好,节省投资,运行管理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某污水处理厂好氧曝气池为研究对象,利用N_2O和NO在线检测仪,监测好氧池不同空间位置处N_2O和NO的释放量,考察了氮素浓度、溶解氧及p H值对N_2O和NO释放量的影响.该污水处理厂好氧池DO浓度在0.24~1.12mg/L之间,且大多处于0.6mg/L左右,较低的DO导致NO2--N浓度沿水流推流方向不断积累;相应的,N_2O和NO释放量沿水流推流方向不断升高,并于好氧池末段达到最高值.NO释放NO2--N量与浓度显著正相关,N_2O释放量与NO2--N浓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NO显著.基于空间检测数据估算获得该污水处理厂N_2O释放量占进水NH_4+-N比例为6.34%~8.83%,NO释放量占进水NH4+-N比例为0.033%~0.034%.  相似文献   

18.
绍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用的是延时曝气工艺,生物氧化池是其核心工艺所在,在实际运行中,生物氧化池中溶解氧的数值波动大,较难实现稳定控制,通常采用滞后调整的控制方式,易造成能耗增加。为合理控制供气量,降低运行成本,利用欧洲的智能供氧技术,在经过小试的基础上,对二期其中一组生物氧化池进行中试,通过对几个月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溶解氧控制较为平稳,供风量有所降低,从而实现了安全供氧和经济供氧,推动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操作向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Knowledge of the oxygen mass transfer of aerators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in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is meaningful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WWTP, however, scarce to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rough analyzing a plug flow aeration tank in the Lucun WWTP, in Wuxi, China, 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of fine-bubble aerators under process condi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in- situ using the off-gas method and the non-steady-state method. The off-gas method demonstrated that the aerators in different corridors in the aeration tank of WWTP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aerators in the same corridor shared almost equal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over the course of a day. Results measured by the two methods showed that the oxygen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fine-bubble aerators in the aeration tank de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lean water. The loss of oxygen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over 50% under low-aeration conditions (aeration amount < 0.67 Nm 3 /hr). However, as the aeration amount reached 0.96 Nm 3 /hr, the discrepancy of oxygen transfer between the process condition and clean water was negligible. The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non-steady-state and off-gas methods resulted in comparable estimates of oxygen transfer parameters for the aerators under proc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