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寨沟位于南坪县境内,地处四川省西北高原地带的北部,是自然风景极其优美的旅游胜地。由于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有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国务院已划为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旅游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九寨沟这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也吸引着国内外的大量游客。九寨沟的风景,除茂密的森林、高山、  相似文献   

2.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服务设施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和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值;诊断出九寨沟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充分满足游客需求,但服务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大量游人的进入。  相似文献   

3.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并以重庆市黄水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关系模型。研究发现:①潜在变量核心服务、基础服务、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对满意度均呈正向影响,旅游者选择黄水作为休闲避暑目的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凉爽的气候和舒适怡人的自然环境;②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满意度越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忠诚度也越高;③游客的旅游忠诚度表现为积极推荐、重复游览,休闲避暑度假目的地游客的忠诚度更倾向于积极推荐;④游客满意度与旅游期望不存在显著负相关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黄水镇开发休闲避暑度假目的地的管理和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对风景名胜区的破坏已经不是新闻,早先就有《惊情神农架》和《情癫大圣》剧组破坏神农架、《神雕侠侣》剧组破坏九寨沟神仙池、《神话》剧组潜在破坏了兵马俑等消息。看来,影视剧组对一些地方文物和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并非始于《无极》剧组,有这样破坏环境行为的剧组也不止《无极》一家。如果从“绿色”、“环保”的视角看去, 这些美仑美奂的光影背后却有着对环境恶化的人文忧思。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0,(6):7-7
<正>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新徐坞杨村一些无证矿多年疯狂私挖乱采,破坏林木、尾矿扬尘污染环境,危害当地生态环境,汛期雨季也给附近村民带来安全隐患。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是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毒蛇、老鼠、狐狸……这些让人惊奇的放生动物,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扰,但说到底,这些动物不会对当地生态带来很大破坏。不过像巴西龟、鳄龟等一系列外来物种也被人们用来放生,就会给放生地的生态带来毁灭性破坏。宁波城区景观湖生态遭破坏2016年6月,很多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公园锻炼的市民发现,景观湖里漂浮着大量水草,成了湖面的垃圾。公园  相似文献   

8.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其资源的独特性被海内外游客所公认,现有举世闻名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龙,有“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有“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和“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世界水利精典”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四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尤其是世界遗产九寨沟、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品位和价值在全世界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不可代替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 四川旅游有…  相似文献   

9.
<正>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面积643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多项世界桂冠。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气候和动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对洪涝造成的影响,指出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森林植被、盲目围湖造田、生产及建设性破坏河道及湖滩所致。文章还就根治洞庭水患的关键性措施——搞好生态恢复,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