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解仁寿县球溪河流域总磷(TP)形态特征,于2018年6月对流域48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流域TP组成及空间变异性。仁寿县球溪河流域TP以溶解态无机磷(DIP)为主,占比达到70.3%(sd.=18%)。不同支流、不同河段TP形态特征有所差别,与沿程地形地貌、土地使用类型、人口分布相关。上游河段受农业面源及山区河道冲刷影响PP比例相对较高;中游及下游受生活污染为主,DIP比例升高;部分支流下游河段受沉积物再悬浮及农业面源输入影响,PP比例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2.
戴秀丽  戚文炜  过伟 《青海环境》2002,12(4):139-143
依据沉积学原理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性,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改进多变量Chernoff脸谱图,对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和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以及不同重金属的地积累程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及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可划分为3个区域:锡北运河、古运河综合重污染区;京杭大运河无锡市段、京杭大运河无锡上游段、下游段及梁溪河综合中等污染区;锡澄运河相对较轻污染区。(2)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及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的污染严重;Pb、As的污染中等;Cr的污染分布较均匀;Hg和Cd的污染程度较其它金属弱一些;Ni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不同赋存形态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不同,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潜在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本研究在西湖和东苕溪设置12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采用改进BCR分步提取法,提取了重金属污染物的4种化学形态,分别为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对外界...  相似文献   

4.
以成渝经济区主要水系水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Eri(单一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RI(多金属潜在风险指数)等定量诊断工具分析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成渝经济区战略环评提供数据支撑。根据风险指标评价结果和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将区域水系分为3种生态风险功能区。结合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得出区域Cd的生态风险较...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评估青藏湖区湖泊氮赋存形态,于2013年8月对青藏湖区可鲁克湖共14个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及分析,探讨了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可鲁克湖上覆水中p(DTN)(溶解性总氮浓度)范围为0.46~1.14mg/L,平均值为0.72mg/L,全湖污染趋势从入湖到出湖,依次为人湖口处湖中心出湖口处;间隙水中p(DTN)范围为3.16~13.15mg/L,平均值为8.55mg/1,全湖入湖口处间隙水中各氮形态浓度值较低,全湖污染趋势依次为湖西北处出湖口处湖中心入湖口处;沉积物中w(TN)(总氮含量)为1 316.00~6 953.00mg/kg,平均值为3 816.21mg/kg,湖西北处、出湖口处湖泊沉积物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吸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作为医疗业和农业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很容易进入沉积物一水环境中。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过程是影响抗生素的反应活性、可移动性、持久性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关键过程。本文选择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4类常用抗生素,在总结了这4类抗生素在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吸附机制,并归纳论述了pH值、盐度、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水动力条件对其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舟山群岛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含量测定,研究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黏土矿物组成。利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并探讨了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舟山群岛表层沉积物共有5种类型,其中粉砂含量最高,呈片状广泛分布于舟山群岛东部宽阔海域;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选性较差,以正偏为主;沉积物样品在Flemming三角图上投影显示,粉砂沉积物集中在D-Ⅱ,E-Ⅱ,E-Ⅲ区,砂质粉砂等沉积物零星分布在D-Ⅱ,C-Ⅱ及S区,表明研究区沉积物整体粒径较细、岛屿间水动力较强,开阔水域水动力较弱。研究区黏土矿物中伊利石为优势矿物,质量分数均值为61.5%;其次为绿泥石,质量分数均值为15.0%;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较少,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12.7%和10.9%。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以伊利石 绿泥石 高岭石 蒙脱石为主,伊利石 绿泥石 蒙脱石 高岭石次之,具有类长江型沉积物特征。舟山群岛表层沉积物以陆源成因为主,物质来源以长江为主、浙江河流入海输沙以及舟山群岛岩石风化产物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某河段底泥进行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实验期间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底泥中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溶解氧充足时,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有大幅增加,出水中氨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从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和特性来分析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中氨氮的影响以及氨氮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9.
乌伦古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可能影响湖水质量及生态健康.自然环境及人为活动因素干扰导致了湖泊面积不断萎缩,通过采集乌伦古湖共8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检测了汞、砷、铅、镉、铜、锌、铬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可达到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模拟湖泊沉积物在不同pH条件下,研究释放到水体中各种磷形态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碱性条件和酸性条件下,水体磷的时空变化由于其释放机制的不同,其迁移转化行为各不相同,同时,pH值的变化对水体中各种磷的相互转化没有明显的作用,各种磷形态的浓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体中总磷的浓度。研究结果对认识沉积磷在环境条件变化时,磷在沉积物和水体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贺桃娥  向前  程勇  夏祥敏 《四川环境》2010,29(3):118-120,146
重庆位于长江的上游,对长江的污染较为突出,南川区位于重庆的南部,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对长江的污染不可忽视。本文叙述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意义,分析了南川区兴隆镇在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采取一定措施后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南川区兴隆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文中还提出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对控制长江污染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已经近两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沿线省市的发展质量,更是全国范围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进展与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统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空间管控、绩效考评等角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资源资产增值、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政策手段。在借鉴全国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建议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重点处理好八大关系,本文可为长江流域可持续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价值.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不但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分析了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对策措施:①加强对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②适当控制人口数量,进行必要的生态移民;③加强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④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严禁偷猎、盗采野生动植物;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量化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消耗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本文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水资源要素,构建改进的Romer增长阻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增长阻尼系数总体稳定,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程度经历了明显的强弱变化;②研究期内水资源增长阻尼显著降低并趋向平稳,说明水资源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减弱并逐渐稳定;③浙江、上海、江西等7个省份存在明显的水资源增长阻尼,区域差异显著。由此,本文建议: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大资本投入、优化劳动力结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可构建水权交易机制,以期使长江经济带在水资源"大保护"约束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We describe the anthropogenic impacts on the major dissolved elements (Cl(-), NO(3)(-)-N, SO(4)(2-), and Na(+)) in the water from the Minjiang River (a headwater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upper Yangtze River in relation to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y. The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and hydrogen, oxygen, and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When the Minjiang River flows through the populated Sichuan Bas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l(-), NO(3)(-)-N, SO(4)(2-), and Na(+) gradually increase. The increasing SO(4)(2-) in the highly polluted Minjiang River had high delta(34)S values (+6.3 to approximately +13.6 per thousand), implicating the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sulfur from air pollutants, domestic wastewater, industrial effluents, and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does not worsen after receiving the Minjiang River because the water from the lightly polluted Jinshajiang River contributes most of the total flux in the Yangtze River. However, these rivers deserve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because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China in terms of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周迪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3):159-167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法治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021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长江流域司法协同治理是实现《长江保护法》提出的统筹协调、系统保护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长江经济带司法治理呈现碎片化特征,流域生态系统在司法保护尺度内尚未统一。本文基于对司法空间属性的理论分析,结合美国流域司法治理相关案例的考察,提出从空间协同性和专业协同性两个角度构建我国长江司法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大,融入区域一体化的城市不断增加,对区域城市环境协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2003—2019年中国22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能显著促进整体城市和原位城市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但对新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影响并不显著。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不同规模城市的环境治理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对非资源型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环境改善作用则优于资源型城市和低行政等级城市。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污染排放强度整体下降,这一结果主要来自经济集聚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治理效应并不显著;同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反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在降低本地污染排放强度的同时,加大了周边城市污染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能源、交通结构三大领域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异同点,探究了结构性特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的空气质量最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差,空气污染程度自南向北呈现阶梯状上升态势;能源规模和结构、工业规模和结构、交通规模和结构同步呈现自南向北逐步偏化石燃料、偏重工业、偏公路运输的结构性特征,与空气污染的阶梯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从时间来看,空气污染呈现历史性发展和累积特征;从空间来看,重工业规模大、比重高,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高,汽车保有量和船舶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高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大气污染重于珠三角的内在结构性主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分区施策和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干流江苏段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最差因子评价法,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16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的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夏半年的水质优于冬半年,部分断面水质较差,各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以氨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