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湿式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CODCr,TOC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式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48000mg L时反应2h,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86 4%,79 5%;供氧不足氧化受到显著限制,供氧量以(1 0~1 25)p(O2) 为宜;该法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pH值对有机物氧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X760.3 200403436 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曾新平(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2).-38-41 环图X-6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湿式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CODCr,TOC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湿式氧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48 000m/L时反应2h,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86.4%,79.5%;供氧不足氧化受到显著限制,供氧量以(1.0-1.25)p(O2)*为宜;该法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pH值对有机物氧化影响较小。图15表1参4  相似文献   

3.
湿式氧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式氧化(WO)技术来源于湿式空气氧化(WAO)技术,它是一种用来处理有毒、有害等废水的有效方法.文章对湿式氧化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在处理化工农药废水、活性污泥以及活性炭再生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总结了湿式氧化技术的特点以及以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国产催化剂用于湿式催化氧化水中有机物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前言 湿式催化氧化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方法。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一个三相体系中,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有机物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湿式空气氧化法的进一步发展。 湿式空气氧化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湿式催化氧化即使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比单纯的湿式空气氧化强。对于处理中、高浓度以及含毒性大而又难以氧化  相似文献   

5.
废水由于产生量大以及难处理等特点,对环境会产生较大污染,因此,亟需找到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本文综述了湿式氧化法(WAO)处理废水的国内外现状、反应效果,指出湿式氧化法是处理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难降解毒性有机污染物度水高级氧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朝海  侯轶 《环境保护》1998,(11):29-31
着重介绍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毒性有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临界水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声化学氧化法及其相应的催化氧化法,评价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Mn/Ce复合催化剂,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Mn/Ce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湿式催化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适宜反应温度和氧分压.结果表明,Mn/Ce催化剂晶粒细小,晶粒尺寸小于15nm;适当降低焙烧温度,对减小催化剂晶粒、增加比表面积、提高活性有利,但会使金属溶出量增大、稳定性下降;提高反应温度,湿式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加快,而氧分压大于1.6MPa后,反应速率不受氧分压影响;使用该催化剂,在温度190℃、氧分压1.6MPa、进水pH为6.21的条件下经120min处理,COD去除率达93.1%;Mn/Ce复合催化剂对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显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难降解毒性有机污染物废水高级氧化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着重介绍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毒性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声化学氧化法及其相应的催化氧化法,评价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湿式氧化处理剩余污泥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处理过程。以污泥中挥发分的去除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化工废水剩余污泥.炼油废水剩余污泥湿式氧化过程动力学研究,并对湿式氧化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广义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进行求解。两阶段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化工污泥.炼油污泥湿式氧化过程均属于快速反应期接慢速反应期。但不同污泥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相差较大:而用广义动力学模型可以建立通用的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反应速率方程,该模型应用于城市废水剩余污泥湿式氧化过程,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相关性(P^2≥0.98)。  相似文献   

10.
采用湿式氧化-磷酸盐固定化组合工艺处理COD为72750mg·L-1、总有机磷(TOP)为8225 mg·L-1的磷霉素制药废水并对废水中磷进行资源化回收.首先,采用湿式氧化工艺,利用分子氧作为氧化剂,将废水中有机磷转化成无机磷酸盐,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和废水初始pH值对湿式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反应温...  相似文献   

11.
丙烯腈生产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压反应釜中采用Mn-Ce和Co-Bi复合催化剂通过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丙烯腈废水。试验结果表明Mn-Ce和Co-B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强烈的依赖于Mn-Ce和Co-Bi的组成。Co-Bi复合催化剂对丙烯腈废水的氧化活性最高,且在酸性溶液中无金属离子溶出问题。在反应温度190~200℃,氧气的分压1.5~1.8MPa,反应时间为90min,丙烯腈废水的COD去除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2.
废水处理中湿式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综述了湿式氧化技术的特点,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并就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湿式氧化是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有害废水中较有发展前任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Fe2O3/γ-Al2O3为催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处理活性艳蓝KN-R。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和Fe2O3/γ-Al2O3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为200mg/L时,在温度150℃、压力0.5MPa、H2O233mg/L、pH=6,反应时间1h,Fe2O3/γ-Al2O3投加量为8g/L的最佳条件下,活性艳蓝KN-R色度几乎完全去除,TOC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5.6%和82.5%。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橡胶助剂CBS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莉萍  邱立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126-128,135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某化工厂的橡胶助剂CBS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进水pH值、铁炭投加比、微电解时间、Fenton氧化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COD总去除率达到70%,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Ti-Ce系列催化剂上乙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Ti-Ce系列湿式氧化催化剂,研究模型反应物乙酸在催化湿式氧化反应中的动力学影响因素以及反应过程产物.结果表明,乙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受到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系酸度以及氧分压的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230℃,氧分压2~2.5MPa,催化剂量5g/L,反应液初始pH3.0时,反应1h后即可使乙酸浓度(以COD计)去除率在90%以上.通过离子色谱,检测了反应过程中的甲酸中间体,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存在不仅加速了湿式氧化反应速率,而且也改变了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6.
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味精废水进水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和味精废水 ,研究了不同进水方式对SBR法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啤酒废水采用限制曝气进水效果较好 ,瞬时进水和限制曝气进水效果相当 ;味精废水采用非限制曝气进水效果较好。通过动力学分析认为 :SBR反应器内的反应在限制曝气进水条件下以推流式进行 ,在非限制曝气进水条件下具有完全混合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是一种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难降解工业废水。采用絮凝沉淀-内电解-厌氧生物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DDNP废水,主要考察了内电解反应的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屑与焦炭的质量比和厌氧池停留时间对DDNP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小试结果表明:以内电解的进水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铁屑与焦炭的质量比为12及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0 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DDNP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82.5%,并显著改善其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式氧化(Wet Air Oxidation,WAO)工艺处理高浓度磷霉素制药废水,并对磷霉素制药废水WAO过程中总有机磷(TOP)和CODCr去除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定量表征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对TOP和CODCr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WAO过程中TOP和CODCr的去除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2个阶段,其去除过程较好地符合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总体而言,TOP和CODCr的去除随着反应温度和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大,慢反应阶段TOP和CODCr的去除对反应温度和氧分压呈现较弱的依赖性。在氧分压为1.0 MPa条件下,TOP去除的表观活化能Eafast和Easlow分别为68.6和44.7 kJ/mol,COD去除的表观活化能Ea和Ea分别为41.0和24.5 kJ/mol。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wet air oxida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desizing wastewater from two textile companies. A two-liter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autoclave reactor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range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s examined was between 150 and 290℃, and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ranged from 0. 375 to 2.25 MPa. Variations in pH,CODCr and TOD content were monitored during each experiment and used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conversion of the proces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explored extensively. More than 90 % CODCr reduction and 80 % TOC removal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ults have also been demonstrated that WAO is a suitable pre-treatment methods due to improvement of the BOD5/CODCr ratio of desizing wastewater.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wet air oxidation of desizing wastewater has been proved to be two steps, a fast reaction followed by a slow reaction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