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2011年起,我国将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内蒙古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唱响北疆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聚焦点、抓重点、挖亮点”,新闻宣传有声有势。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主题采访活动。深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进沙漠、过草原、入山林,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白城市与内蒙古交界的科尔沁草原上,生活着几十种常人叫不上名字来的草原鸟。但近年来,随着草原大自然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草原鸟种类已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颇为人关注。在白城市北郊,就有一位东北汉子,他凭借小时候了解到的关于草原鸟的一些基本常识,开始做起保护草原鸟类物种的工作。而他,不过是当地的一介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4.
草原忧喜录     
我曾多次去过内蒙古草原,那里的河流和湖泊、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我的情感。最近内蒙古的朋友电话告知,黑河水又流到了居延海,碧波荡漾,萎缩的绿洲又开始复苏了。这喜讯使我兴奋不已,激起对草原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但草原的安全一直令我放心不下,因为它不仅是内蒙古各族儿女生存的问题,同时还关系着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以前无旅游业这一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改革开放以来 ,草原生态旅游业悄然兴起 ,迅速发展。1998年 ,全盟年内旅游定点企业共接待游客48 95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23 67万人次 ;旅游收入3540万元 ,创汇6836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 6 %和59 6 %。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 ,是我国唯一被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上水草丰美 ,牛羊遍地 ,鲜花绚丽 ,古迹众多 ,有着得天独厚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条件。走进20万km2的大草原 ,没有受到污染的蓝天、白云、绿…  相似文献   

6.
<正>葛玉修明白:如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必须要有政府、公众、个人的参与,只有动员大家的力量,才能切实地、真正地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年有365天、52周、12个月,即使每周做一次环保公益讲座,10年才520余场;即使每月做一次环保公益讲座,20年才240场。而他,中国生态摄影家葛玉修17年来(2002年开始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做了550余场环保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7.
维权动态     
毛涛 《环境教育》2010,(8):49-49
<正>1.环境公益诉讼研讨会举行据《检察日报》2010年7月4日报道,山东省即墨市检察院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近日联手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公益诉讼"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8.
席德强 《环境教育》2009,(10):22-23
达里诺尔作为内蒙古四大湖泊之一,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这里还是世界上唯一产鱼的碱性湖泊。随着经济的发展,入湖河水越来越少,草原沙化也越来越严重,达里湖正在逐渐缩小,保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观察     
《绿叶》2012,(12):95-95
生态红线有望2013年划定,环保组织呼吁公众参与 30多家环保公益组织12月呼吁广大公众参与到关注,监督、守护以及支持自然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守护美丽中国的生态红线。  相似文献   

10.
<正>“以点带面”“小手拉大手”,将环保知识普及到校园,宣讲到社会。培育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孵化完善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体。辽阔的大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似云朵的羊群,茫茫碧草、湛蓝天空,大草原赐予我们生存空间,我们也在用行动守护着草原。而这份责任从“小”开始……2016年,“溜溜时光环保社会实践社团”成立,面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各小学招募了一支欢乐的环保队伍——“校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开展以“草原·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56所小学2000名小环保志愿者在校园组建了校园环保社团,实践社团对志愿者进行定期的环保知识培训,每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蒙古2008—2017年经济生态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内蒙古经济与生态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内蒙古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总体而言,2008—2017年,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2012年以前发展水平较低,2012年以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2008—2011年,耦合协调等级处于失调衰退类,2012年开始,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提高较快,进入了勉强耦合协调发展阶段;2016年开始,耦合协调度达到0.7以上,进入良好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5月10日通报了2005年首批挂牌督办的9个环境违法案件。这9个案件是:晋陕蒙宁交界区域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环境污染案;陕西武功县东方纸业集团污染渭河案;江西萍乡市莲花纸业违法排污案;河南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爆破法制浆厂环境违法案;安徽宿州市萧县虹光集团和林平纸业等造纸企业污染案;内蒙古东乌旗小坝梁金铜矿厂、冰铜冶炼厂、淀花浆板厂危害草原生态案;湖北省郧西县富民生物化工厂生产废水严重污染仙河案;重庆铜梁县造纸企业污染屡查屡犯案;辽宁海城市西洋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超标排污案。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白城地区草原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心,是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东端部分。辽阔的草原不仅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对调解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缺少环境意识,忽视草原生态保护,滥垦、滥收、滥樵、滥挖药材等掠夺式的利用草原资源,加剧了草场的恶化。形成了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系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生态结构失调、草原功能减退,沙化、碱化、风化日趋严重。根据资料统计,1980年全区草原总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415万亩,可利用面积减少521万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区域草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保护恢复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目前大庆地区草原面积逐渐减少;草原“三化”加剧,草质变劣;草原土壤板结,污染严重以及草原支离破碎的现状,分析了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并从宏观上提出了对油田区草原植被的保护对策与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宁夏草原生态保护与管理政策对宁夏主要草原地区草原生态、草畜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农牧民对草原保护与管理政策认知,进行主要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认知,受农牧民文化程度、个人社会身份、家庭草原面积以及是否从事养殖业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由此提出通过加强草原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推进草原确权登记工作、加强乡村自治淳化质朴民风等措施进一步巩固生态保护与管理成果,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生产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相统一协调,提高宁夏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绵延阴山下,辽阔草原边,滔滔黄河水,风吹麦浪滚,这是河套平原的写照。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就坐落在这神奇而富饶的巴彦淖尔大地上,这所创建于1967年的学校,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荣誉。建校50余年,学校从最初只拥有几栋平房,已发展成为一所校舍林立、环境优雅、功能齐全、师资达标的全日制小学。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支点和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的突破点,提出了"推进每月一事践行  相似文献   

17.
周训芳 《绿叶》2014,(7):30-36
民事诉讼程序本质上以解决私权纠纷为目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实施将面临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难的问题,而环保法庭并不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有效途径。从技术层面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难的最基础原因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没有列举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案由。法院应当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形势,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新类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纳入民事案件案由体系,并完善相应的立案机制,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实施扫清司法障碍。  相似文献   

18.
除了作为资源的物质生产功能外,草原还有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等。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必须全面认识草原的多功能性,转变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以保护为主的放牧畜牧业、草畜耦合高效高产畜牧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以及草原特色产业等多种草原经济发展模式。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法制、产权制度、保护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以CSSCI数据库中1998—2018年的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源,以"生态补偿"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探讨生态补偿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①生态补偿研究的发文数量经历了缓慢上升、快速增长、平稳增加三个阶段;②生态补偿研究作者集中度较高,发行期刊涵盖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反映出生态补偿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主题,生态补偿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③依据关键词知识图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成为最新研究热点;④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下,"草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转移支付""退耕还林"等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最新前沿话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判决的生态破坏类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此案对今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乃至对今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具有多重示范和启示意义。对草根NGO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资格的科学认可,有利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