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里人家,人在画中”,这便是对西递、宏村最客观地概括。西递、宏村是位于安徽黄山南麓黟县的两个小村庄,专家曾评价它们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近日,记者踏上了这片“人间仙境”。村依山而建,屋傍水而立。600年前建立的村庄,如今青山依旧,绿水依然;先人所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黟县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中注重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注重保持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严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在中国皖南的青山秀水中,散落着这样的村庄,一幢幢粉墙黛瓦的百年老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皖南宁静优美的大地上,屋前,是一湾静静的水面。水中,涟漪婆挲荡漾着白平黑瓦的光影。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黟县宏村所在地。宏村的芳邻便是国家级的  相似文献   

3.
屏山的早晨     
金萍 《绿色视野》2009,(2):53-54
从凹凸不平的石头上跳跃着跨过弯弯细细的小河,我和友人们走在从宏村到卢村的一段山路上,听说这里有号称皖南第一木雕楼的清代古民居,我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卢村和大名鼎鼎的宏村仅一溪之隔,夏天雨水多,村人从宏村到卢村需走村头的一座小桥,而现在冬季河水清浅,我们就在山民带领下抄近路涉水而过,一行人唧唧喳喳地好不快活。  相似文献   

4.
诗意宏村     
《绿叶》2017,(4)
正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而我国各地的特色建筑更能代表一个时代,一段文明,一段历史!史上宏村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宏村始建于南宋,至今800余年。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有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均精雕细镂、飞金重彩,被誉为"民间故宫"。宏村不同风格建筑的代表,勾画出几百年来生活在那里的民居生活的变  相似文献   

5.
宏村水问     
《绿色视野》2012,(7):9-11
宏村,古称弘村。距离风景秀丽的黄山仅31公里。占地28公顷,古村落面积19.11公顷,现存明清民居150幢。来过宏村的游客都知道,这是一座被涓涓细流包围着的古村落,自诞生起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过境迁,宏村与水的渊源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秸秆禁烧又成了不少地方丰收后的烦恼。然而,对于宿州市灵璧县游集镇张桥村村民张万彬来说,却是一身轻松,因为,他家10亩地的秸秆都已经有了出路。"过去是烧,乌烟瘴气的。现在我们改卖给企业,一亩地秸秆能卖200多块钱。"张万彬高兴地说。秸秆不用焚烧还能卖钱。让张万彬心里觉得踏实的便是安徽立腾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意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西递、宏村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网络游记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特征。结果发现:(1)旅游地意象系统表征包括服务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景观意象和情感意象5个维度,西递与宏村具有差异性;意象元素感知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感知高频词频数呈“长尾”分布特征;意象要素感知西递的古建筑景观表达和历史性呈现较明显,宏村的水韵表达和古韵呈现较明显。(2)游客积极倾向和乐观评价整体不高,非肯定性情感评价不低,积极情绪占比宏村略高于西递,中性情绪占比西递略高于宏村,消极情绪占比宏村明显高于西递。(3)整体意象表现主题同质化程度高,可归纳为本真性意象、商业性意象以及休闲性意象。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旨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居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其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研究涉及较少,能测量的量表更是少见。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炼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及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问卷预调研等方式确定居民公民意识的初始量表,并对安徽宏村、湖南张谷英村和靖港古镇3个乡村旅游地所在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量表由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共意识3个维度,共10个测项构成,量表的信效度俱佳。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乡境内,介于北纬36°10′—36°4′,东经101°38′—101°49′之间,总面积15247公顷。该森林公园北依黄河,紧靠著名的李家峡水电站。公园距尖扎县城50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31公里。森林公园海拔2100—4000米,群山巍巍,林海茫茫,奇花异草,晴岚雨雪,气象万千。坎布拉林区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朝霞,形成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奇峰、方光、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姑剪刀石、古城堡、望郎崖、边关、石笋、仙女聚  相似文献   

10.
宏村之痛     
宏村,这个徽文化精致的代表作,以它古朴的民居建筑、隽永的小桥流水和特有的诗情画意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质朴善良的徽州人,世世代代安宁幸福地生活在那片“神仙居住的地方”。然而,四面八方、远远近近的游人来了,宏村喧闹了,脏乱了。人们一心忙着发展“旅游经济”,可“宏村是靠什么出名的呢,它忘了自己”。令人遗憾的又岂止是宏村一处?看看那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吧,也许多年以后,都已面目全非, 后人只有在教科书中才能找到她们遥远的模样! 面对前人精心留下的珍宝,今人在开发、享受的同时,难道不需要用心保护和发展吗? 我们要留下什么样的遗产给子孙呢?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在安徽土壤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安徽土壤及面临的问题安徽省可耕地面积4333万ha,其中80%是中低产田,对它们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高产田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但大面积的土壤改良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改良剂的问题。安徽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耕地遍及淮河及长江两岸、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西递、宏村旅游地发展的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西递、宏村游客市场结构,同时分析了模型建立下的西递、宏村近程观光市场和远程观光市场的发展机制反馈,并针对西递、宏村古村落目前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线上自驾游游记抽取游客行程信息,探索入皖自驾旅游流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入皖自驾旅游流规模逐年波动上升,时空集聚特征明显,客源空间格局呈正相关分布;空间使用引力场主要来自于500km范围,次级引力场存在且主要来自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节点城市。②入皖自驾旅游流城市间、景区间流动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别为黄山市和宏村,城市与景区间空间格局均呈"南强北弱"分布。③自驾旅游流网络空间演化过程向复杂性、结构性方向发展,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能阐释自驾旅游流的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最后,对安徽自驾游发展及区域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森林公园养老综合体的内涵及其开发的理论基础,构建了森林公园养老综合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分越高的森林公园越适宜规划建设养老综合体。森林公园养老综合体建设包括生态休闲游憩系统、森林养老系统和森林养老支持系统,各建设体系下具体产品的打造按照"森林公园养老综合体选址评价指标"内容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安徽环保宣教的知名品牌,江淮环保世纪行从1993年开展至今,已成了安徽环保宣教系统的一面旗帜。今年"江淮环保世纪行"的主题是"守护碧水蓝天绿地,建设生态美好安徽"。6月底,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由主流媒体组成的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分赴宣城、黄山、阜阳、六安四地,围绕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皖南寻梦     
不知是什么时候,皖南的黟县诞生了两个小村落,也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两个小村在黄山之麓暗暗地吸取了天地的灵气。时间便这样一天天穿过了两座小村的每一扇院门,拂过了寂静山林的每一片树叶,流过了涓涓溪流的每一朵浪花。直到2000年的初冬,两个小村一夜成名,“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成为世界对它们最好的诠释。这便是深居皖南的神话村落——宏村和西递。  相似文献   

17.
正黟县环保局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气环境条件和特色有机产业等优势,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创建国家级环保文化中小学生教育基地为契机,加快融入以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生产、恢复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环保文化新理念,积极探索出一条环保促旅新路子。游客如云水圳负重水,是宏村流动的灵魂。密布全村潺潺流动的水圳清流,是宏村最响亮的名片。宏村位  相似文献   

18.
<正>秸秆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废弃物,而在淘金者的眼中却全身都是宝。在宿州市的田间地头就活跃着这样一群秸秆淘金者,他们深耕农业,在与秸秆的长期对话中,用智慧和汗水取得了秸秆变废为宝的真经。李雷:保护环境捡回另一半农业在秸秆综合利用圈子里,安徽立腾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雷是个网红式的人物。在他看来秸秆浑身都是宝,利用好秸秆便是保护环境,捡回另一半农业。  相似文献   

19.
四川乐山,因普贤道场峨眉山和端坐千年的乐山大佛,被称为仙山佛国之地。夹江千佛岩,就是其中又一处因佛著称的森林公园。这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林木森森,丹崖峭立;佛像众多,楼阁崔巍,历代被赞誉为"蜀中名胜"。这是一帧用石头和森林作原料,精心创作的风景画卷。点缀在森林中的风景夹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沿,自古有"天府良邑"美誉。千佛岩森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研究区域,从研究区域的资源价值和区位条件两个方面,选取了5个Ⅰ级指标: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区域规模、交通便利程度,12个Ⅱ级指标:年代久远程度、民俗代表性、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完整性、典型性、观赏性、地域组合、环境容量、通达性与服务中心距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YAAHP软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分析,得出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结果表明,西递、宏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其旅游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对策,以期达到对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