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述了城市湖泊蓄水、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指出随着城市发展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生态危机.提出保护城市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需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百湖之市"的武汉市为例,应用PSR模型构建了城市湖泊水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评价其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武汉市2003至2007年5年中湖泊水环境安全状况呈现不断好转的趋势,说明近年来武汉市在治理湖泊污染、保障湖泊水环境安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对城市富营养化湖泊进行全方位、多途径的综合治理思路——富营养化湖泊立体修复系统。详细介绍了富营养化湖泊立体修复系统的含义、组成部分及实施步骤。通过实践表明该思路在理论上是合理、可行的。具有投资少、回报大、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行的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思路。治理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全民的参与。对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使得湖泊逐渐恢复生态活力,实现城市湖泊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引入各方面(地产、环保、能源、园林、旅游)资金的城市湖泊修复建设也为环保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湖泊湿地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影响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加剧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城乡资源管理存在差距危及湿地生态安全,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影响湿地生态管理,其中消费结构变化是城市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随后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思路与要点,即迫切需要转变观念,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全面规划,推动城乡湖泊湿地一体化管理;推行生态消费模式;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鼓励社区参与城市湖泊湿地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在雨水处理与湖泊水质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近年来我国城市湖泊污染严重,水质堪忧。面对城市人工湖泊的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们对雨水、微污染湖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文中介绍了雨水利用的重要性、城市雨水污染现状及城市雨水的处理与利用方法和人工湿地净化雨水补充湖水、改善湖水水质的系统设计及湿地植物选择与景观配置。  相似文献   

6.
胡晓娟 《环境》2007,(8):19-21
城市经济和旅游文化的日渐发达,使得城市和城市周边的湖泊成为经营者眼中的"生金之地".以湖泊为支点衍生开来的各类经济活动日渐频繁,尤其是湖泊上、湖泊边的"生态"餐馆、农家乐更是逐渐增多,各种打着"生态"旗号的休闲娱乐旅游项目也相继发展开来.  相似文献   

7.
惠州西湖水生态系统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惠州西湖属于城市浅水型湖泊,通过连续1个年度对惠州西湖5个子湖水环境、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及鱼类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治理后的惠州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初级生产者只有藻类无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种类少,鱼类单一,生态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近年对西湖采取了开辟新水源、环湖生活污水截污、底泥疏浚等工程技术措施,治理措施的生态效果不明显,文章反思了治理措施的不足,认为应加强对城市浅水湖泊系统机理的研究,为湖泊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磷释放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 (以南京玄武湖为例 )底泥磷释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磷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溶解氧、pH值、温度和扰动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内源性磷对湖泊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 ,为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疏浚和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泊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但自1990年代以来,武汉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因对湖泊生态作用、保护利用的认识不足和城市建设者多度的利益追求,致使"百湖之城"的城区湖泊不断被填埋而消失,不断上演"湖殇"悲剧,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弱化了武汉的城市名片效应。因此,武汉城市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珍贵的湖泊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自"十五"以来,为改善水质,我国许多城市湖泊均先后采取了水环境治理措施.为了解这些措施对富营养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成效,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对蠡湖的长期监测数据和本课题组2017年对蠡湖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探讨了无锡蠡湖综合整治前后近30年来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等水质指标的浓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997~2003年间处于最差状态,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后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近两年略有反弹;水体透明度整治前后无明显改善.②从季节上看,综合整治之前,水质波动较大;综合整治之后,蠡湖各项指标出现显著差异,冬季水质明显好于夏季.③从区域上来看,蠡湖西部水质明显优于东部湖区.综合其他城市湖泊治理情况,研究表明水环境治理可以改善湖泊水质,但在水质改善后需要恢复草型生态系统,推进以生物调控为主的生态修复,逐步提升物种多样性,真正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磷释放的环境因子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勇  王超 《环境科技》2002,15(4):4-6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以南京玄武湖为例)底泥磷释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磷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溶解氧、pH值、温度和扰动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底泥磷对湖泊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为城市浅水湖泊底泥疏浚和营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有机物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来解析其在水体中的来源与分布。荧光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有机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运用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对N市某城市湖泊的有机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三维荧光指纹技术能有效揭示城市湖泊中有机物的动态变化。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N市某城市湖泊的主要有机污染类型为内源污染;其中七月份到九月份还兼有外源污染,而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基本没有外源污染。实验期间,此城市湖泊水体中C lass III(类蛋白)荧光峰的荧光强度在416.10~298.76之间,C lass I(类腐殖酸)荧光峰的荧光强度在128.90~123.19之间,此城市湖泊的内源污染远大于外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湖泊等大型水体对内陆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KRB坐标变换,建立内陆城市热岛与湖风环流的模型,对比水箱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精确性,探究不同内陆城市湖泊面积和城-湖中心距大小对城市热岛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湖泊面积越大,近地面城市热岛羽流的偏移量越大,而当城-湖中心距增大的时候,近地面城市热岛羽流的偏移量则减小.在湖泊靠近城市时,湖风与城市气流协同作用产生较强的环流,对城市热岛羽流产生偏转作用;在湖泊远离城市时,湖风与城市上空气流发生对抗作用,并绕过城市热岛羽流顶部,与城市上空的分散流协同,在背风面产生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大量增加,排入水体的大量悬浮物淤塞河道与水库,造成有害生物滋生,成为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质,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修复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目前较普遍而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底泥作为汞重要的"汇"及二次"源",在湖泊系统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主要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表层底泥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的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15个城市湖泊表层底泥THg平均浓度为152±170 ng/g (24~611 ng/g),与国内其它湖泊系统相比处于较高水平;MeHg浓度为52.0±46.8 pg/g (ND~161.0 pg/g),低于其它湖泊系统。空间分布上,底泥THg浓度呈现由武汉市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MeHg含量并未呈现类似THg的分布趋势。潜在生态风险评价(PERI)结果显示,所有采样点位中汞潜在生态风险极高和高风险等级占比均为5.7%,且主要分布在市中心附近,说明武汉市中心附近湖泊底泥汞污染程度较重,而市中心外围湖泊底泥汞生态风险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可能是影响武汉城市湖泊底泥THg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而MeHg主要受控于无机汞的原位甲基化过程。底泥THg浓度-湖泊距市中心距离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Hg浓度-湖泊所在区GDP/人均GDP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均表明人为活动对武汉城市湖泊汞分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张雨桐  黄晨  任杰辉  万甜  程文 《环境科学》2023,44(2):847-856
湖泊水体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代谢功能研究对城市景观湖泊水环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汉城湖、南湖、兴庆湖和桃花潭为研究区域,使用Illumina Nov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4个不同类型湖泊中群落组成和结构,使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Tax4Fun预测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结果表明,不同湖泊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各不相同,其中桃花潭α多样性最高,兴庆湖最低,同一湖泊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有聚集趋势;4个湖泊水体的细菌优势门类相似,主要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不同之处仅在于细菌的比例;4个湖泊水体属水平细菌群落分布有较大差异;水体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最关键因子为氮磷营养盐(P<0.05); Tax4Fun功能预测表明,4个湖泊水体细菌群落代谢功能相似,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对丰度最高,此外,其潜在的耐药性细菌污染较大以及致人类患传染性疾病可能性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西安市城市湖泊水环境细菌现状,为城市湖泊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景观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其控制和治理,与天然湖泊及传统的污水处理有一定的共性而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分析景观湖泊特点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措施。并以4个不同的景观湖泊治理工程为案例,列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进一步探讨景观湖泊治理的要点、存在问题及研究发展方向,为景观湖泊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东湖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加速湖泊功能恢复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城市污水的排入,使东湖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促使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已成为浮游植物响应型的城市富营养湖泊,极度影响了东湖游览景观等多功能作用。为加速湖泊功能的恢复,必须实施截污补水工程,减少或避免湖区点源污染,采用生态调整措施,强化健全城市湖泊景区管理,建立新的湖泊生态良性循环系统,不断增进湖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湖泊是大自然的忠诚卫士之一,她在自然净化污水,美化环境、调储地表径流、防涝排渍、调节区域气候、灌溉农田、发展养殖业和水运事业都起到巨大作用。因此,保持湖泊水域,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人烟稠密和工业集中的大、中城市尤其如此。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和汉水的汇流处,江河交织,湖泊星罗棋布。武汉市何来“千湖之国”美誉?解放初期,武汉地区有大、中、小天然湖泊三百多个,湖泊水域一千多平方公里,调储地表径流能力可达三十多亿立方米。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大面积的围湖造田、填湖建厂造宅及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城市  相似文献   

20.
韩忠峰 《环境》2006,(Z1):12-13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整治工程属于城市综合整治的范围,影响面大,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对环境有着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应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