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X820 .3 200101817可持续发展4目标下环境影响评价(E认)的新发展/阳洁(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2000,22(5),一28一30 环图X一70 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传统EIA的新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累积影响评价(cIA)以及强化EIA中的公众参与。参3‘X820 .4 200101820石油勘探环境风险评价/周以琦(江苏石油勘探局环保办公室)一//油气田环境保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设计总院一20(X),(4)一11一13 环图X一37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有:井喷对周…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法制办5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者破坏海洋生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提出损害赔偿要求.与现行条例相比,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勘探开发者的环境保护责任,细化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海洋环境损害之一,其发生带来了巨额的赔偿、补偿。因此,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的专项研究十分重要,风险可保性作为确定保险标的的关键是研究的基础。本文运用法学及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基于可保性“经典定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基于可保性“现代定义”优化的可行性。同时,运用海洋数值模拟技术,选取渤海为示例海域,分析了溢油污染损害风险影响范围的可预测性,论证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机械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油田设施占用地面、围湖或围海等构成。间接影响主要指影响湿地的水文条件及油气田开发带动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油气田开发对湿地不利的影响,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并进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参3X37 9801994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马金珠(兰州大学地质系).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对于健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污染损害,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海域辽阔,陆架宽广,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迅速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6.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如何搞好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清洁生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结了现行的清洁生产技术。对搞好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保监管职责由原国家海洋局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建立海上排污许可制度,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事中事后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海上排污许可制度处于研究阶段,本文通过调研、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方式,分析了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特征、英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经验,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实施污染物排放"一证式"综合管理、分步骤推进、合理确定发证单元、科学确定许可排放量四方面提出针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实施排污许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盆地模拟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在石油勘探开发业得到广泛应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与石油勘探开发具有相似性和相容性,故可以将现行的盆地模拟软件通过部分的增删、修改和扩充就可以运用到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中。  相似文献   

9.
海上溢油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海洋工程环境监督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但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机制缺乏操作层面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风险特征的总结,结合保险理想可保条件,对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保性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认为该风险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有条件地可保,并依据风险特征曲线提出了风险可保化的技术性手段和政策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和个人,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有关设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屡有发生。针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设计上的弊端,提出了在构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实践中,必须着力健全完善溢油事故宏观防控、溢油问题科技保障、溢油风险预测评估、溢油危机应急处置4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X740.1 9603389LS一811一2硫磺回收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王毓秀…(齐鲁石化公司)//化工环保/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1996,16(2)一75~79 环信X一32 介绍了LS一811一2催化剂的研制及在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实践证明,此催化剂的活性已达到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并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无三废污染、原料易得及成本较低等特点。此催化剂的开发,为生产硫磺回收催化剂开辟了新的原料路线及制备方法。图2表9参2X740.3 9603390氯化钙用于油田钻井废水的净化/李进强(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二公司)//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6,(3)一…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结合国内外典型海上漏油事故,分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底输油管网、水下井口等设备设施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根据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开发的实际需要,设计了水下原油泄漏应急收集与暂存系统,通过实验模拟和分析,实现了水下柔性收集罩收集漏油,利用软体储罐暂存原油,有效防止原油随海流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库,它以极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陆地浅地层地质资源勘探的基本完成和一些大油田开采的频临枯竭,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为人们通过现代科技向海洋索取能源的重要途径已被广泛采用。然而,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污染了海洋,因此如何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问题。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沿海海域已…  相似文献   

15.
关于消油剂合理使用和执法管理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从科学角度出发,详尽阐述了消油剂的扩散机理,发展历史,今后的动向,影响乳化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科学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现状对消油剂的管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外石油勘探开发工业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荷兰和挪威的石油勘探开发工业均设有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在生产中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对采油废水,废泥浆,岩屑,噪声均有妥善的处理措施,在环境意识,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等方面,我国石油勘探一发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作业过程中存在的HSE风险,分析了各作业环节的主要危害因素,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对境内隔河岩水电站建设后近30年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并对水电开发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长阳县近30年间,碳排放先升后降,由42.09万tCO2eq一度上升至176.04万tCO2eq(2010年),后降低为137.20万tCO2eq(2017年),国家碳减排政策初见成效;在碳排放重要影响因素方面,从早期的能源消耗规模向碳排放结构转变,碳排放重点来源转为间接排放,说明区域碳排放核算需着重考虑间接碳排放,才能反映区域碳排放真实情况;水电开发后,长阳县发展情况经历了“改善-恶化-改善-恶化-持续改善”的趋势,通过产业结构改善,长阳县发展已呈现出与碳排放脱钩的明显特征,说明水电开发后给当地带来了低碳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30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11起典型事故,分析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配合滤食率和微核检测等方法,比较了石油勘探开发用3种钻井泥浆和3种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成贝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均大于10^5mg/L;3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5011和2630mg/L;滤食率与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浓度呈负相关;微核细胞率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