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命与灾害》2020,(5):F0002-F000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  相似文献   

4.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地震、台风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给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众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了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挽救群众生命财产,东南亚各国政府、军队在东盟的灾害管理框架下积极参与本地区的灾害救援行动,并在长期的灾害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好的做法。本文就东盟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仅2019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  相似文献   

7.
针对湖南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发生的现状,结合傅里叶级数的相位特征,利用傅里叶级数时间序列模型给出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趋势。根据1986—2007年湖南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在SPSS环境下进行拟合,并对未来5年湖南省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傅里叶级数时间序列模型符合自然灾害损失发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损失预测模型在灾害经济损预测中误差大、稳定性差的缺陷,提高了预测精度;且得出未来5年湖南灾害灾情仍然具有递增的趋势的结论。采用该模型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预测,其结果比较可靠,可供减灾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总体上呈现灾害种类多、影响地域广、灾害损失重等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近1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年均受灾人口约为2.5×108人次,年均因灾死亡人口约为1800人,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800亿元,突发事件易发多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2019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9 519人。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救援力量是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是构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援力量的优势、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频发的国家,2018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风雹、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厦门是福建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灾种多、灾期长,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灾害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暴雨洪涝、台风气旋为代表的气象水文灾害和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代表的地质灾害。厦门还处在地震断裂带上,已经有400多年没有发生地震,一旦发生地震,极有可能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此外,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各国频繁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促使人们对灾害引起的危机状态的管理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风暴等;而工业灾害则是指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剧烈爆炸、塌方、大火、环境污染和重大设备事故等。上述事件或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影响面广、发生征兆相对较少以及发展迅速的特点,往往使人防不胜防,给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混乱。减少这类灾害的经济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行程序化的危象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控制灾害的发展,搞好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目前,我国多数安全论著未对危象管理加以系统的论述,各级单位也大都把安全工  相似文献   

12.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5,(4):114-115
<正>据联合国电台网站消息,2015年3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出席《2015年减少灾害全球评估报告》发布仪式时表示,世界正在经历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自然灾害。世界范围内的灾害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大约在2 500亿美元到3 000亿美元之间。他呼吁各国采取集体行动,将防灾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之中。报告指出,在许多国家,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发生灾害的风险,并增加灾害成本。据测算,在加勒比地区,仅同热带气旋有关的灾害年平均损失在2050年之前会达到14亿美元。全球每年如果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投  相似文献   

13.
日本应急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地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环太平洋地带,是地震、海啸、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先后发生了伊势湾台风、阪神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国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  相似文献   

14.
从抗震救灾看应急分析的响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管理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在"5·12"汶川大地震这样超大型自然灾害面前,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得到了一次全面考验,温总理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了救灾现场,当地和全国的救援力量也做出了非常及时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厦门是福建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灾种多、灾期长,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灾害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暴雨洪涝、台风气旋为代表的气象水文灾害和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代表的地质灾害。厦门还处在地震断裂带上,已经有400多年没有发生地震,一旦发生地震,极有可能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此外,厦门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生产安全事故还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厦门的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16.
正紧急救助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SARS事件后我国形成了以政府救援机构为主、社会救援组织为辅的紧急救助体系,但各种突发事件和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损失也凸显出紧急救助力量的不足和紧急救助技能的严重缺乏。加强紧急救助员队伍建设,提高紧急救助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对稳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紧急救助行业是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绝大  相似文献   

17.
顾林生  陈志芬  谢映霞 《安全》2007,28(11):1-5
1国内外公共安全形势与城市公共安全的新挑战   进入21世纪,国际公共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城市面临的灾害形势从传统的自然灾害、火灾、瘟疫等为主扩大到传统灾害和生命线系统故障、信息安全、恐怖事件等非传统灾害共同影响的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量级加大,经济损失更严重;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事故灾难以及复合型事件的影响日益突出;生物和公共卫生危机严重威胁和影响公众健康;恐怖主义威胁呈现出新型化、大规模化和强灾难性的特点;经济危机连锁反应,各种社会危机交相激荡.……  相似文献   

18.
<正>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的气象现象,主要反映在雷雨云内部及雷雨云之间,或者在雷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据有关部门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所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很大。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有21个省、区、市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我国雷  相似文献   

19.
许厚德 《安全》2001,22(3):41-42
1 灾害事故的严重威胁 在我国,灾害和事故造成的破坏愈来愈严重。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长了5倍。在1990~1998年的9年中,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人民1533亿人民币,相当于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每年的灾害损失,超过国家财政收入的1/4以上。其它事故伤亡破坏也十分严重。1998年全国工矿企业、交通、民航、铁路、船舶及火灾事故,造成了近10.4万人死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占首位,死亡约78067人,第2位是矿山事故,死亡约9221人。因火灾死亡2389人。灾害事故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政策的实施,化工园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化工园区千余家,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就有380多家。但由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同时也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大国。各种自然灾害和危险源引发化工园区各种原生、次生以及衍生灾害的相互耦合、演化,可能会引发城市巨灾事故。如2008年汶川地震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