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几个同学聚会。饭后喝茶时,我忽然想起,一个同学前不久出过车祸,就关切地问他:你的伤好妥了吗?这个同学掀开裤脚,露出两个鲜亮的伤疤,轻描淡写地说:好了。我打趣地说:你是自找的。还好,命不该死。同学说:哎,你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找他的朋友毒蛇玩,可是他不会游泳,只好恳求青蛙将自己背过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蝎子蜇他一下,他不就完了吗?蝎子答:“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我蜇你,你死了,那我自己不是也没命了吗?”青蛙想想有理,就答应把蝎子背过河去。就这样,蝎子跳上了青蛙的背。当游到了河中央时,青蛙忽然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便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问蝎子:“你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正>"恶语相加"是安全大忌编辑同志您好:最近,笔者参加某石油化工企业班组安全活动时,一位员工的发言引起了笔者的思索。原来,是一位老师傅嫌他干活不麻利,对他恶声恶气地说:"你真笨死了,连这点事都做不利索",当时气得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认为,同事之间,冷言冷语刺激人,破坏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4.
借还是不借     
<正>过年了,小赵家来了好多亲戚,他想在正月初一照一张全家福。怎奈没有照相机,只好去向小王借。来到小王家,小赵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正月初一用一下你的照相机,你肯借给我吗?"小王说:"相机倒是闲着呢,你看就在那儿放着,可是这个正月没有初一呀。"小王的话让小赵怔在那里。忽然,他明白了小王的意思,高兴地把相机拿走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5.
早上一接完班,同事小舒就捅捅我的胳膊小声说道:"今天上上下下的人可都归你管了呦!"我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哼,好大的官儿吧!你还真当老鼠尾巴上插根羽毛,冒充大尾巴狼啦?  相似文献   

6.
男儿有泪     
有位丈夫喜欢打麻将,妻子怕他跟人学坏了极力反对.起初丈夫打麻将是没有节制的,“麻友”一叫就去,去必尽兴.妻子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丈夫:你不能不管孩子;晚上你不回来我睡不着觉……为了维持家庭关系丈夫作出了重大的让步:约束自己只能星期天打麻将,而且要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可妻子还是不满意.丈夫买了件新衣服大家都说潇洒,兴头头地回家穿给妻子看却被兜头泼了盆冷水:“难看死了,象个土匪!”平时的恶语还好忍受,当着客人的面,也不给面子.这种没有面子、没有温情、没有笑脸的日子,丈夫已经觉得实在难挨了,妻子还要追穷寇;性生活上克扣;在亲戚面前数落;甚至甩出离婚这张王牌.一句话:要么你要麻将,要么你要这个家!丈夫也被逼急了:离就离,奉陪到底!  相似文献   

7.
几个同学聚会,饭后喝茶时,我忽然想起,一个同学前不久出过车祸,就关切地问他:“你的伤好妥了吗?”这个同学掀开裤脚,露出两个鲜亮的伤疤,轻描淡写地说:“好了。”我打趣地说:“你是自找的。还好,命不该死。”同学说:“哎,你可别说,这次车祸真足充满了种种的机缘,命运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大胡子队长说,你退休手续都办完了,今儿个就别下井了。姜忠看了看他,嘿嘿直乐。"我还没开够绞车呢?你就让我再下次井吧!"大胡子眉毛一挑,摊开手,很幽默地说:"盲斜井下面的掌子面都停产了,你去井下做什么呀?"姜忠眼睛却没离开他,显而易见,他是想再到绞车房,摸摸闸把、滚筒,跟矿井告一次别。大胡子见他非要站好最好一班岗,就对他说,早去早回。姜忠是绞车司机,又是兼职安全员。人家绞车司机在井塔上面,他却在井下的盲斜井(暗井)开车。他来  相似文献   

9.
<正>2002年我36岁生日那晚,丈夫在一个年轻女大学生的怀里不识归路。离婚时,他冷冷地说:"你一个中专生,没钱没业,女儿跟着你能有好日子吗?"潮热的6月,丈夫的话像一场冰雹砸在我心里,我意识到,自己被优秀的丈夫抛离了很远。他不断地进步,只有我原地不动做着"义务保姆"。为了女儿的前途着想,我含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同意女儿抚养权归父亲。  相似文献   

10.
情绪与安全     
最近,我们汪清林业局分析了两年 多来发失的四起死亡事故,其中三起都 与职工情绪不好有关。 1979年3月17日,一个老工人早 晨上班前和老伴吵架,老伴气急败坏地 骂道:“老不死的东西,叫你出门就给木 头砸死!”这个老工人带着气去上班,当 天果真出了事故被木头砸死了。还有个 36岁的工人因家务事跟爱人吵架,两口   子睹气三天没说话。第四天,他上班前 气呼呼地对爱人说:“你自己在家好好过 吧,我再也不回来啦!”爱人骂道:“你不 回来就死在外头!”说来事也凑巧,这个 工人果然在当天的一次事故中死亡。一 个青年工人因家庭问题与其兄嫂闹纠 纷,…  相似文献   

11.
防毒面具叹     
晚上,在某造纸厂化浆车间漂白工段忙了半天的防毒面具们正准备睡觉,面具甲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它旁边的面具乙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眼?”甲默默地摇摇头,说:“今天上午,工人小徐修氯气管道时死了。”乙问:“小徐不是把你领走了吗,他没戴着你?”甲回答说:“戴着哩,要是不戴还不至于死哩!” 这事真有点蹊跷。防毒面具是保护工人安全的好助手,在有毒气的场所工作,只要戴上它,就可保安然无恙,今天怎么起了相反的作用了呢?面具乙觉得很奇怪,它用探究的目光从头到脚地把甲打量了一番。问:“是不是你哪儿坏了?”甲摇摇头:“不,我哪儿也没…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30日,是我一生中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日子。这一天,我丈夫单位的同事打电话通知我,说他在外地出差时出车祸受了重伤,最后还不忘安慰我一句:"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你可一定要挺住!"接过这个电话我如同五雷轰顶,电话什么时候从手中滑落我都不知道……我乘坐的面包车经过7个多小时的奔波,半夜时分我终于赶到了抢救丈夫的那家医院。医生见我哭哭啼啼的样子,一把将我拦到一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说:"他现在的情况非常严重,情绪稍有波动,就有生命危险。"并再三叮嘱我:不许在他面前掉一滴眼泪,要装作很轻松的样子。我站在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不断地得到重视,生产就不那么顺心.有一天,生产对安全说:"你为何总是跟着我,就像一个跟屁虫."安全回答道:"现在都在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我是国家派来监督你的."生产说:"来监督我,我看你是来妨碍我的,没有生产,人们怎样生活,人民的生活拿什么来保障,哪里来的人民币.你看我,生产越多,钱来的就越多,工人的工资就多,人们数着钞票就会心花怒放."安全说:我虽然不能像你那样,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实惠,但有了我'安全',你的钱才是钱,没有了我,不安全了,人就没命了,就听不到数钱的声音了,再多的钱还有什么用呢?所以说,我和你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你生产时,首先,要考虑到我安全.咱们一起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志安 《劳动保护》2005,(8):64-64
2002年6月的一天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天气确实有些热,我在办公室正忙着准备第二天开会的事。门突然被掀开,我扭转过头,看到一位职工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我问他:“什么事?看把你慌的。”“不、不好了,车、车、车间着火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我一边放下手中的钢笔,一边说:“走,去看看去。”  相似文献   

15.
在驾校,学员都亲切地管田健叫“田不直”,原因是部队出身的他,碰到问题不是当面“指责”,就是以身说法。直率的性格,让人感到他说的话有些难听甚至带有责备,虽说一副严厉像,但总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在我手下学车,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你就出不了驾校这个门,更别说拿到“本”。就说那天,他看到学员李明从驾驶室脚踏板不小心摔倒下来,就急忙来到跟前道:“你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经坚持每个工作日晚上在微信群里讲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安全有关,其中最喜欢的故事是"管仲与马"。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天,齐桓公向他的大臣管仲夸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管仲说:"马车不错。"齐桓公接着说:"不但马车不错,我这马车夫驾马的技能也是齐国最好的。"管仲听了后就问马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马车夫,那你驾马车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马车夫说:"我驾马车的经验就是要让每一匹马都竭尽所能地去跑,如  相似文献   

17.
有很多朋友说我车开得好。是人都爱听好话,我又不是大干部大人物什么的,当然不能免俗,所以就很沾沾自喜。然而静下心来,我倒怀疑这些朋友们大约是打算坑我。我与许多数十年驾龄的老司机聊天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听这些高人们夸过海口,就是你不要命地死吹他,说他或他开车开得如何如何的出神入化怎样怎样的,这些身怀绝技的好汉们决不上当,总是淡淡一笑,然后正色道:“千万不可大意!开车永远都要小心再小心,决没有什么绝技不绝技的!”经验如此丰富的职业司机尚且这般自律,我算什么东东?福州人爱说:“过头饭可以吃,过头话不可以讲“,因此务必请记住:万万不可接受人家的高帽子而忘乎所以。  相似文献   

18.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有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后的一天,他把朋友的儿子请到家里,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  相似文献   

19.
幽默小故事     
<正>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呆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父母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  相似文献   

20.
错在谁?     
一次对生产区一根闲置管道进行切割拆除作业 ,电气焊工常鸣接受了设备安装公司安排的这一任务。常鸣按时来到作业现场 ,一边准备氧气、乙炔、割枪 ,一边问道 :“置换分析没有?须请安全部门办证。”“办啥证?这根管子很长时间就没用了。”施工作业负责人说。“那不行!必须办了动火作业许可证 ,才能动火作业。”常鸣坚持说。“要你来是割管子 ,不是叫你来耽搁时间的。要什么证?叫你割你就割 ,不想搞就回去 ,我再找你们公司经理换人 ,”部门主任说。常鸣怕再僵持下去真被公司领导知道了 ,说自己工作态度不好扣工资 ,只好硬着头皮违心地点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