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正也许是因为时间紧迫,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用一次性筷子吃着快餐;也许是因为便宜省事,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打消放弃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念头;也许是因为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在我们的脑海还不够根深蒂固。每天看到周围一次性筷子的巨大消耗量,想到地球森林资源的一天天减少,我痛心不已。于是利用周末,我们拉起"绿色环保,筷筷行动"的宣传条幅,身披志  相似文献   

2.
快乐秘诀     
曾读到过一个童话:一个小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把快乐秘诀传授给了小女孩,她果然快乐地度过  相似文献   

3.
我家有一个“环保”型人物一我的妈妈。让我来说说妈妈的关于“环保”的那些事:在家里的橱柜里,妈妈攒了好几个环保购物袋。双休日,妈妈去买菜的时候,总是随手拿上一两个环保购物袋,在市场上买到的菜,她都装在环保购物袋里,  相似文献   

4.
晓窦 《绿叶》2005,(12)
“当选‘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让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梁丽明很严肃地告诉记者。 梁丽明是五位年度人物里惟一的 国家公务员,在很多人眼里,环保是 她的工作,做好了是理所当然,做不 好是她工作失误。和那些民间环保斗 士相比,梁丽明在感情上不占优势, 她的工作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感动人心 的地方。但是在这次年度人物评选过 程中,梁丽明却高票当选了,给她投 票的很多是太原市民。是什么感动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出现的两件事让汪永晨烦恼不已。一是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环评风暴”。风暴出现后,汪永晨的名字经常和一些环保事件联系在一起,记者身份的汪永晨反而成为其他记者追逐的对象。无疑,在这些媒体看来,汪永晨不仅是一桩桩环保事件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频繁地应付采访,打乱了她的正常生活。让她烦恼的第二件事是一场关于“是否要敬畏自然”的争论。2005年第一期《环球》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的文章《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文中称“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文中同时强调“人定胜天”。对此持不同意见的…  相似文献   

6.
羽佳 《绿叶》2005,(10)
时尚的李勃正和朋友嬉笑着走在路上,突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朋友不解地看着她,她莞尔一笑:“做这些事已经习惯了。”在李勃眼里,“环保是普通人的事,只有很普通的人把一些小事当成一种习惯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才是真正的环保!”李勃现在就读于西南电子科技大学,一年前加入当地一家比较著名的环保组织。然而,就是这一年时间,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环保组织的一些现状。她认为,有些人很早就关心环保,甚至做了很多大事,但是“他们是在刻意做环保,因为他们觉得做环保是一件比较高尚的事情”。李勃是从一个完全不关心环保的普通人做起来的。她…  相似文献   

7.
一只环保餐盒,不值几个钱,可谓“小”产品,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产品,却引来了一个“大喜”场面。近一个月来,由于“非典”的影响,许多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然而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卫生习惯和餐饮观念。为了防止病从口入,不少单位纷纷要求使用质量好的一次性环保餐饮具,因此出现了环保餐具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一些环保餐具企业始终处于超饱和生产状态。与此同时,价格便宜质量差的劣质环保餐具失去了市场。餐盒,盖因其“小”,值不了几个钱,使用起来极其随意,管它是不是环保餐具,管它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随手而丢却没有什么觉察。所以,你一只,我一只,众“手”难掩,最终从“小”成“大”,以致造  相似文献   

8.
莫桐 《绿叶》2005,(10)
王君婧只有11岁,还是个孩子,但是她的环保生涯已经持续了7年。那是一次让王君婧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她环保生涯的开始。4岁的时候,她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把爸爸积攒的一箱旧电池“哐”地扔进了簸箕。爸爸看到后马上纠正了她的做法,并告诉她废旧电池是有毒的。这是第一次,王君婧对旧电池有了了解。巧合的是,第二天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君婧看见泥水里躺着4节电池,于是就伸手去捡,爸爸出言阻止她:“干吗?那么脏!”“您不是说废旧电池有毒吗?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君婧很疑惑,爸爸却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以后成了女儿环保思想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9.
白色的T恤衫,蓝色的牛仔裤,这种邻家女孩的打扮,很难让人把她同一位一线明星联系起来。她,就是陶红。面对记者有点诧异的目光,陶红仿佛很开心。“很多记者说我穿得不太像个演员。我选衣服也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从不受固定品牌的限制,适合自己的就好,这样穿起来更舒服,更贴近自然。”追求美是每个女孩的天性,陶红也不例外。然而,“在我看来,节俭本身,就是一种美。”陶红说。在陶红看来,环境保护,也体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人常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两年前,在拍《康定情歌》的时候,第一眼看见康定草原,我便爱上了那里。如茵的草原,盛开的鲜花…  相似文献   

10.
张永忠不无感慨地说,有人叫我“环保疯子”,也有人说我是“环保傻子”,我都不以为然。为了环保宣传,他节衣缩食,直到现在身上穿的还是1995年前后在部队期间的衣服。自从创办了“环保热线”,在外面“碰壁”是经常的事。但张永忠依然故我,依然对环保事业忠诚而执着。无论在什么场所,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一对一、一对百地宣传环保……  相似文献   

11.
廖晓义:昭示政府公信力的难得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义,环保NGO代表人物,对首次参加环评听证会记忆犹新。回忆起4月13日的听证会,廖晓义说:“我想这是新时代的开始。”环评报告按时出炉,对她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日本,被赋予“不产生废料垃圾”的美誉。可以说日本在垃圾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是日本环保领域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同处东亚的近邻,中国和日本在垃圾处理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更多的技术借鉴,以使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互补,来共同推动环保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3,(Z1)
上海金樱塑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俊卿对记者说:“可以说,‘非典’对我们是一次机会,我们也在努力使它真正变成我们的一次机会。”记者来到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做调查时发现,这家以研究、生产、销售绿色环保和降解塑料成型制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正在忙碌而有序地加紧生产。据介绍,他们4月份的销量比上一个月增长了25%左右,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长了35%。  相似文献   

14.
一个超市,一天究竟要使用多少个塑料袋?或许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能改变一个人沿袭了几十年的习惯。某日傍晚,安徽省合肥市三里庵的法国家乐福长江店人潮涌动。记者来到一收银台旁建议服务员从环保出发少送顾客塑料袋,不料她大声反驳道:“少发塑料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3,(Z1)
有消息说,近一个月来,由于非典的传染性影响了许多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卫生习惯和餐饮观念。为了防止病从口入,不少单位纷纷要求使用质量好的一次性环保餐饮具,因此出现了难得的环保餐具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一些价格便宜、质量差的劣质环保餐具正在失去市场。“祸兮福所倚”。抗击非典的严峻挑战,给了环保餐饮具一个难得的施展本事的机会。卫生部门和医院不仅同意接受一次性环保餐饮具,而且感谢这个义举来得及时,这表明环保餐具的优势在一个特殊的时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认可。以此为契机,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了解环保餐具,信赖环保餐具。从参与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环保基建资金不足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钱少,需要花钱建设的地方却很多,于是有的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将有限的基建资金分成许多小股大面积地对下属地、县(市)环保单位进行补助。这就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提起“撒胡椒面”,议论颇多。有人说该撒,有人说不该撒,我以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有利亦有弊。利之一,有利于全省环保工作的整体进步和共同提高。地方环保部  相似文献   

17.
“环保和公益活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黄奕恰如《还珠格格Ⅲ》中的“小燕子”,活泼、开朗而又率直。最近,处在演艺事业巅峰期的她,频频出现在环保、公益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8月12日,记者在片场,对黄奕进行了现场采访。甘作环境卫士“谁都喜欢优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在"路边的自然"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然而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却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被污染的空气、河流和垃圾污染等,已经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7日,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发表了“辞去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职务的声明”。她在信中说:“很抱歉刚刚获悉《中华环保联合会关于金光集团APP中国林浆纸一体化调研报告》发布。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项目,中华环保联合会至少应该征求全体理事的意见。作为该组织的理事,我在事前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得知中华环保联合会不仅于2006年12月20日发表了《中华环保联合会关于金光集团APP中国林浆纸一体化调研报告》,而且为APP集团颁布  相似文献   

20.
姥姥今年60多岁了,她十分节险,我称她为“小气”。 有一次,我看着电视写作业,看一会儿电视剧,插播广告时,就写一会儿作业,姥姥看见了,“啪”一声把电视给停了。我生气地对姥姥说:“这段演得正精彩呢,您怎么给停了呢?”姥姥说:“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节约用电啊,尤其是你们小孩子,每天就知道浪费东西。”说着叹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