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影响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作用的下降,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代表的新的影响要素正在扩大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特征的区域差异性、要素的区域流动性和区域的空间类型。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应实行不同的区域政策,建立区际之间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合作机制,避免污染要素和污染产业的区际转移。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估算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教育年限累积收益率方法估算了1997-2007年间我国分区域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从空间、时间和时空综合的维度分析了其特征.具体结论主要有: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呈现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次递降态势;高、中、初等水平的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呈"梨形"分布状态;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区域差距在考察期间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东部地区内的省域除福建外均属于高水平-高增长的"目标模式"和高水平-低增长的"马太模式",长期之中其分布状态可能发生的改变主要为两种既有模式的内部交流;中部地区内的省域较为集中于"马太模式",其未来有向低水平-低增长的"纳克斯模式"扩散的可能趋势;西部地区内的省域主要集中于"纳克斯模式"和低水平-高增长的"成长模式",其未来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即"成长模式"中的省域逐步实现向"目标模式"的演进,而"纳克斯模式"中的省域仍旧在低点徘徊.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水平迅速提升,但各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及结构水平差异颇大,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本文直接研究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样本.文章在增长回归框架下,以中国各省份1978-2008年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显著性相关得到东部地区数据的支持,而在我国及中西部地区的效应不够明显,这主要是由我国投入导向的增长模式和劳动力质量水平不高所决定的.结论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结构优化将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形成未来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发展.运用实证方法分别从积累效应、收益效应和制度效应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应重视发挥FDI在推动我国人力资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力资本战略纳入FDI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FDI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
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1985-2004年间,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崇左市经济结构较差,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且竞争能力较弱;滁州市经济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大,总体经济结构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竞争能力较强;南通市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总体经济结构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且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建议:①崇左市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吸收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国际贸易.②滁州市应融入南京都市圈,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注意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③南通市应把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江苏和江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晨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晨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尊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4):91-95
实施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战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首先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导向,培育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支撑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样目标体系、支撑体系和根本途径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模式框架。1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教育如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1.1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土壤侵蚀与环境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土壤侵蚀与环境研究,是在比较大的中间尺度和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对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土壤侵蚀因子、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以及土壤侵蚀治理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科学与技术体系。该领域的研究,即能直接为国家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又能揭示土壤侵蚀的宏观规律,并于全球变化研究相联系。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概括四个方面,包括:①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研究,是为认识土壤侵蚀环境特征和进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基础,②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包括调查制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是该研究服务于水土保持实践的基本途径;③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研究,是从另外一个视角对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关系的认识。是确切评估水土保持效益,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今后应尽快开发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并在区域尺度上对环境效应的方式、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出综合计价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积累型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91-92
中国是一个人口数量较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过分强调物质资本的推动作用以及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小国”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走人力资本积累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中国推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智选择。人力资本 :新的财富积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阶段 ,由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和劳动人时数量的投入来获得 ,因此人力资源在传统经济…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府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作用,然后从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大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动态转换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迈入经济新常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是新四化中的薄弱环节与战略焦点。新时期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诸多争议,现有政策架构设计和任务聚焦虽然将农业现代化提到新的高度,但过多强调物质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在四化同步新时期以及谁来种粮困境倒逼下政策效果并不显著,而且随着四化同步深化,这种不兼容性可能还会凸显。现实困境与制度背离催促政策调整和路径创新。为此,本研究从人力资本视角探求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动态转换性,旨在对这种困境成因给予解答。基于相关量化数据,本文建立普通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省级样本跨期内,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相比其他变量其边际影响系数最大;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不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不同工业化阶段存在显著的动态转换特征:具体来说,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深化或者说当人力资本跨越相应门槛值后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强度亦会发生变化,但总体来说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从工业化阶段层面来看,随着工业化阶段转变,人力资本作用与地位会愈发凸显,尤其是其跨越第三个门槛值后迈入第四阶段后,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将达到最大。研究不但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力资本之谜,也为四化同步新时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政策调整指引了方向。此外,从控制变量层面来,农业分工、农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显著为负,农业研发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显著为正。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综合存量的度量方法有采用产出法分析,也有用投入法来分析;有从理论上推理,也有从经验数据上论证。分析方法有从教育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也有从健康人力资本角度出发。而绝大多数文献很少将教育和健康因素同时纳入考虑,仅分析其中一个方面无疑会带来测量的误差。若能同时考虑教育和健康,由新的度量方法产生新数据,由此带来新结论或是能对已有结论作进一步地论证,则是对以往文献研究的一个补充。因此,本文从四个维度建立新型人力资本综合测量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进行了衡量。其中四个维度主要是指教育、劳动力再培训、身心健康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综合存量这一指标引入Solow模型中,构建扩展的Solow模型。利用扩展Solow模型,并结合最新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扩展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协调各项工作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针对教育投入,全民人口素质,中高端人才培养,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Chen Peian Li Yujiang & Li Zhe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lleg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China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5,3(1)
Human capital, the most active and valuable element ofproductivity, is the primary drive and crucial factor in the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gional economy.However, because of many different meanings about theconcep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complexity of itsevaluation, the measure and calculation of human capital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As yet, there is neither acommon measure means of human capital nor enoughcognition of its investment features.1 HUMAN CAPITAL VALUE …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human capital is considered a kind of goods in terms of investment. Basic consumption and profit margin are th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human capital goods valu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aterial capital, the human capital consumption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determined by the supply-demand mechanism, is growing gradually; The course of investment and return takes a long period of time; Human capital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technicality and weak negotiability; The investment profit margin is changeable and discriminating. 相似文献
16.
农户兼业行为演化的实质是由家庭成员个体就业行为决策和家庭集体劳动分工决策共同决定的,而人力资本通过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户兼业决策具有内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既包括农民个体层面,更涉及农户整体层面。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分析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理论特性,提出了农户人力资本对家庭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存在双重影响效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1036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劳动成员平均人力资本数量水平提升和成员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缩小,对提升农户非农化兼业程度以及增强其主动离农意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农户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对农户离农决策更为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教育和迁移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兼业农户的非农化发展和离农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受不同因素影响,健康和以非农工龄为衡量的技能人力资本的作用效应总体却并不明显。文章认为,要把促进兼业农户人力资本发展作为推动其非农兼业升级与离农决策的立足之本,在当前农地征用补偿政策思路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户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家庭成员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其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进而构筑可持续生计保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是近年来劳动经济学中新出现的一个课题,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帐结合”模式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下“统帐结合”模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统帐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将激励个人进行较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削弱了这种激励作用。因此,建议:适当增加“统帐结合”模式中个人承担的比例;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促进全国统一的、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1997-2010年29个省级单位数据,以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分别以人力资本量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就全国来说,无论以人力资本量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均为正;但与产出指标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较大。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分析单元,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东部,以投入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的正向作用明显;在西部,以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产出对劳动报酬比例影响的正向作用明显;在中部,以人力资本量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为代理变量,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都不显著。因此,为提高劳动报酬比例,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政策。第一,政府率先应启动劳动报酬比例增加机制;第二,健全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第三,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9.
Popular regional inequality indexes such as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can only reveal overall inequality, and have limited ability in revealing spatial dependence or spatial agglomeration. Recently some method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such a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have provided effective tools to analyz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 which can reveal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inequalit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t county level to get refined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ese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over 2000-2006 (2001 absen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asic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y is an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mong counties in northeast economic region, and there are two geographical clusters of poorer counties including the counties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djacent counties in Inner Mongolia, poorer counties of Heihe, Qiqihar and Suihu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article also reveals that we can use the method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s the supplementary analysis methods in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