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四,场强最大容许标准 关于容许标准,目前正在研究。 为便于工作,结合国外的有关标准,一九六八年国家科委氩弧焊劳动保护调研组建议在中、短波范围内采用20伏/米为高频电场的最大容许参考标准;5安/米为高频磁场的最大容许参考标准。现在仍以此作为参考标准。 第五,影响射频电磁场强度的有关参数 射频电磁场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我们认为主要是受下述一些参数的影响。 (一)设备的功率: 对于同一设备或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设备,试验表明:设备的输出功率愈大,场强辐射相应也愈高;反之,输出功率小,其场辐射也就低。 (二)与场源的间距: 与场源的…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造成事故后的二次伤害和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在既没有弄清原因,又没有采取基本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二是这些企业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虽有应急预案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又未组织演练,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应急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因此,想要有效避免事故后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物质在油田地质勘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做好放射性辐射的防护工作是油田安全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湖北省江汉油田通过加强防护设备设施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管理制度,促进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来做好油田施工放射性辐射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在高频场源附近,不接电日光灯管或试电笔会发亮? 这主要是因为高频设备的场源向外辐射电磁波 (例如高频熔炼的场源,是感应器、馈电线、高频变压器)作用的结果。当电磁场强度比较强时,就会使日光灯管或试电笔受到强场作用,感应激励发亮。 二、高频电磁场对作业人员有害吗? 高频电磁场的场强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强电磁场作用下,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突出地表现为头昏头胀、失眠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等。其次是头痛、四肢酸疼、食欲不振、脱发、体重下降、部分女工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射频辐射对人 体的危害,保障工人身体 健康,南京市总工会、劳 动局和卫生防疫站于1979 年底联合组成了高频微波 防护技术协作组,并将全 市有高频设备的46个单位 按区划分成协作小组,开 展射频辐射技术协作活 动。各小组每月活动一到 两次,每次解决1—2个单 位的设备屏蔽。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 市已有192台各种类型和 用途的高频设备安装了屏蔽,使射频电场强度低于20伏/米,磁场强度低于 5A/米。全市96%的射频场均降到规定标准以下,改善了劳动条件。 过去,有的单位自己搞屏蔽要用一年的时间,每台设备费用要花几百到上千元。开展技术协作…  相似文献   

6.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加工工艺。在广泛应用焊接技术的同时,由于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各种职业有害因素.给焊工带来一系列职业危害。焊接作业中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弧光辐射、放射线物质、噪声、高频电磁场、高温热辐射等,主要造成电焊工尘肺、职业中毒、金属烟热、电光性眼炎等职业危害。要预防这些职业危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电焊条生产行业的特点,对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工位及其主要尘毒危害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工艺技术、设备密闭与通风除尘技术、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个体防护技术、二次扬尘控制技术5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适用于电焊条生产行业的防尘毒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南阳市环保局组织对全市范围内42家使用放射源单位和使用Ⅱ类射线装置单位的辐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督促整改辐射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发现五个方面问题:一是县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辐射工作单位工作人员现场工作期间不按规定要求佩戴个人剂量计及个人剂量报警仪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多数使用放射源单位及医用直线加速器使用单位、非医用Ⅱ类射线装置  相似文献   

9.
安全知识     
什么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建筑物防雷设施缺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频设备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电磁波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日益严重。从1984年起,广州市开展了工业高频辐射防治工作,对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全部采用屏蔽防护技术。经测试鉴定,目前92.9%的机台已达到国家暂行卫生标准,有效地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一、工业高频辐射的危害情况 广州市有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共114台,直接受高频影响的作业人员共1200人。过去,绝大多数设备没有采取屏蔽防护措施。据1983年底对50个工厂的67台高频加热设备的测试表明,98%的设备电磁场泄漏超过国家暂行卫生标准(电场强度20伏/米,磁场强度5安/米…  相似文献   

11.
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即首先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然后再根据其评估指标采取相应防雷措施或步骤.对完成雷电防护试验系统进行第2次雷击风险评估.通过现场研究和实践,其雷电防护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电焊机的使用面广,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复杂,工作电压高于安全电压标准,所以经常发生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从某厂1987年事故统计看,电焊机二次回路事故竟占全厂年度各类事故的11%。事例如下: 1987年6月30日,雨后抢修设备,将正常使用的电焊机拖运到现场工作,某人触及设备时受到电击,当场摔倒,险些丧命。现场调查得出的原因是:在拖运中使一次绝缘受损,一次电压经外壳窜入二次回路,电焊机金属外壳无接零保护。 1987年9月,在一次电气焊同时作业中,由于二次线过长,中间接头接触不好(焊工用手随便一拧),工作中被烧红,恰逢乙炔残渣,造成火灾。 1987年…  相似文献   

13.
马海澎 《安全》2015,36(1):42-44
建筑或工业生产等事故高发行业的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由于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造成的中毒、触电及高坠等伤亡事故,这些大都与生产经营单位及作业人员在个体劳动防护方面未遵守相关标准有直接关系.针对目前现场部分设备设施不能达到本质安全的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只有构筑好个体劳动防护这一避免事故的最后屏障——即要求并监督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遵守有关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的强制性标准,才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杜绝事故.  相似文献   

14.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一朋友单位办事。突然听见有人叫喊:“有人被电打了!”出于职业习惯,我立即赶赴现场。只见一技术员被电击倒在地。后来,经抢救,总算未危及生命。 该单位负责人请我协助查找事故原因。原来,该技术员是为了启动深水泵电机,操纵一自耦降压启动器时被电击倒的。现场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该启动器在安装时外壳未接地。然而,并未发现带电体碰壳现象。 那么,外壳为什么带电呢?经仔细查找,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该启动器接线桩支架系用胶木板(酚醛压层板)制作的,其右边一路电源引线头与接线桩氧化严重,该段胶木已基本上完全碳化…  相似文献   

15.
民用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电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秒可发生几百次闪电.雷击的结果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飞行安全,对闪电效应的分析是评估闪电防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闪电对飞机的危害和闪电分区技术的相关概念,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在飞机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闪电防护分区技术相关适航规章与文件体系还尚未完善;二是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手段单一,集中在实物试验方面,尚未针对性开展仿真及数值分析技术研究.最后,结合闪电防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仿真模拟应与实物试验并重的设想,为飞机适航验证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与大家熟悉的普通广播所用的无线电波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兆赫到300千兆赫,波长从1米到1毫米。在无线电波卫生学上,考虑微波的生物学特点,有时把微波频率规定为100兆赫到100千兆赫。由此可见,微波是指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 微波辐射的危害 现在,微波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但是,如果微波设备使用不合理或者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形成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微波照射生物体时有可能产生各种有害的生理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分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种。 一、微波的热效应或称致热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生产的射频溅射仪由于缺乏高频匹配网络及采用空气绝缘的刚性同轴线传输,因而造成高达100伏/米以上的强电磁波辐射,严重影响操作者的健康。上海有线电厂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帮助下,给批量生产的JG-PF3B型高频溅射仪设计了双管推挽电路,加装了匹配网络,电源传输采用柔性同轴电缆馈送,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本身射频辐射的泄漏。但射频装置泄漏的射频电磁波辐射和溅射真空室的射线辐射对操作人员还是有害的,因此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射频辐射防护 射频电磁波辐射人体,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程度主要取…  相似文献   

18.
侥幸不得     
在煤气管道和煤气设备附近动火,冶金部,公司安全部门都有明文规定:必须办理动火证。即在动力厂燃气车间的准许和协助下,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并有防护人员现场监护。3月20日,某铁厂在三号高炉热风炉煤气管道上焊接蒸汽管时,施工人员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以为焊接很快就会完工,不一定会那么巧就造成事故。在燃气人员多次告诫和制止下,施工人员仍掉以轻心,坚持施工。  相似文献   

19.
雷电侵入波是工厂最常见的雷害,目前多采用阀型避雷器防护。具体用法是将阀型避雷器安装在设备进线端或车间进线口处。避雷器一旦损坏,就会失去保护作用,引起一相或两相同时发生接地故障,甚至还会有产生爆炸引起二次事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消防员防坠保护系统(简称“PEK”或“PES”系统,即Personal Escape Kit for Fireman的缩写),是消防员实施绳索救援或火场紧急避险技术的主要个人防护(坠)器材。相对于单一的绳索捆绑固定或下降,防坠保护系统一专多能,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高,部分款型还可根据现场高度预制长度,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消防队员欢迎的自救逃生器材,在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的防护装备体系中属于个人防护装备之一。随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能拓展,消防员防坠保护系统从单一的个人防护器材发展为防御为主、作战为辅的多功能的综合型器材。本文立足中外消防行业的主流防坠落保护系统款型,就其功能拓展、安全性分析并基于防护安全问题提出相关战术及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