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省域碳源、碳汇量和减排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GDP能耗"的碳源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系数差异,基于该方法对我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新疆和西藏自治区)的碳源量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更加精准的数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汇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不同省份碳源量和碳汇量的"减排责任指标"测度方法。基于该指标,提出了"省际间碳排放补偿制度",并对补偿额度、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制度运行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断降低碳排放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炼化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而分散,减排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炼化企业比较重视废气的治理,如SOx,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研究投入力度相对较小,CDM项目很少且主要集中于N2O减排CDM项目。考虑到第一承诺期结束以后我国可能需要承担减排任务,单纯N2O减排将不能满足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需求。因此,我国炼化企业需要开展CO2减排技术研究。同时从节能减排及CO2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对我国炼化企业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措施,为我国炼化企业CO2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洁净燃煤减排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评述了目前世界燃煤发电的CO2,减排技术前景以及洁净燃煤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燃煤技术减排的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人均和单位GDP CO2碳净排放角度,借鉴显示性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4个直辖市2005-2011年人均和单位GDP CO2碳净排放状况及其之间的差异大小进行计算,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4个直辖市未来几年人均和单位GDP CO2排放趋势和差异大小变化进行了预测,针对造成4个直辖市目前CO2排放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华北地区5省(市、自治区)汽车拥有量和人均CO2排放量现状.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对汽车拥有量和入均CO2排放量各地区差异大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华北地区未来10年汽车拥有量和人均CO2排放趋势及其地区差异大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要闻     
《环境教育》2013,(5):5-5
环境保护部公布2012年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处罚情况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5月14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组织完成了2012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八家中央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并对《“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馈减排目标责任书》年度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包括碳减排边际成本差异与强制性节能目标,必要条件为有效的制度设计。分析国内的现实状况,由于受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的碳减排成本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必须借助碳交易方式才能完成减排任务。由此得出,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将成为部分地区实现约束指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简称"信息能力"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围绕"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同时启动的四个能力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项目总投资5.79亿元,由环境保护部及下属直属单位、派出机构承担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参与共建。截至目前,项目的整体及分省实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我国燃煤电厂SO2减排的基本情况和燃煤电厂SO2减排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实施的SO2减排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国家应给予燃煤电厂SO2减排以具体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田欣  常杪 《四川环境》2008,27(6):68-72
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部2007年底发布的COD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为依据,对“十一五”期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COD削减需求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区间的COD减排投资需求和投资压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COD削减需求较大,广西、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面临较大的工业COD减排投资压力,湖南、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面临较大的生活COD减排投资压力。加强政策性资金在投资压力较大地区的倾斜、积极推动上述地区COD减排投资的多元化,对我国整体COD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钟钢  曹丽君  贾玮 《四川环境》2010,29(5):82-86
通过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的评估,分析其低碳发展的能源特征、经济特征与人力特征,并确定工业园区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能源。基于能源-碳减排(EC)、经济-能源-碳减排(EEC)和人力-经济-能源-碳减排(HEEC)三种不同情景,在未来发展的一定规划期内,对工业园区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能源进行规划分析,确定其年递减率,从而实现工业园区不同情景下的二氧化碳减排。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证明了评估与规划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汞污染日益严峻的趋势,分析了燃煤锅炉烟气其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控制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结合所燃用的煤质情况,介绍了燃煤锅炉烟气汞减排各种经济实用的方法,以及选择汞排放控制措施的“抉择树”。根据燃煤锅炉烟气实际情况,确定可采用的汞减排控制技术,必要时采取活性炭喷射脱汞技术(ACI),最大限度地提高协同除汞效果。同时提出了应注重燃煤残留物中汞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蓬莱市把节能减排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系统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狠抓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淘汰了一些工艺落后、消耗高、污染重的生产企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单位产值能耗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对“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震 《四川环境》2011,(4):123-127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因子增加,减排削减的范围覆盖更广,更加注重结构减排,面临的减排目标压力依然很大,而且部分因子进一步削减的难度加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合理确定主要污染物减排基数,科学测算增量,合理分配减排指标,构建减排环境统计体系和平台,统筹考虑确定性约束性指标与趋势性指标,建立长效机制与行政措施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16.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balancing can be evaluated by counting the amount of emissions and the sinks that absorb and release carbon. Local level planning can affect the emission-sinks balance. However when trying to meet international goals, it seems that local government mainly considers emission reduction and not sink los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us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forest ecosystems as sinks in Swedish municipal plann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emission reduction can be offset by the losses in sinks derived by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is moves local government further away from achieving the national emission reduction goal. The results also show a potential for carbon trading between municipalities.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剧,碳排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尤其是钢材生产的碳排放情况更是重中之重。针对国内钢材生产碳排放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碳排放抵扣计量方法,该方法以钢材生产碳排放计量基本方法——质量守恒法和活动水平因子法为基础,着重分析了钢材生产过程的理论碳排放、实际碳排放、碳排放抵扣以及企业理论直接减排潜力。并以某钢材生产企业为实例,对该企业生产流程中碳排放进行抵扣分析,识别与企业直接减排潜力相关的物质及流程,增加副产品及二次能源利用度,最后对企业碳减排潜力的研究方向做出初步展望,提出碳减排潜力的有利发展方向。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为该方法在钢材生产企业碳排放权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碳排放交易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基于此,本文采用我国2010-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方法构建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测算了2009-2015年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计算结果显示,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碳排放的机会成本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且试点地区的碳排放的机会成本总体低于非试点地区。在测算城市减排机会成本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有效性。经检验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降低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然而由于碳排放交易制度还存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定价机制扭曲等问题,因此其对降低城市减排的机会成本作用较小,并且进一步通过对政策时间趋势的分析得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