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龙风景区以其特有的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珍贵的地貌科研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对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分析,对比四川省的世界自然遗产,探讨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对内部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分析,提出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减少旅游景区内接待设施建设 重庆应科学地规划旅游景区的土地利用,区分风景名胜区与旅游接待区的功能,借鉴世界旅游组织为四川省等省编制的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拆除一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在风景名胜区附近的县市驻地、乡镇驻地或村落,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发挥市县城区、乡镇等的旅游集散地功能.扩大旅游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依托已有的基础设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是与旅游风景区相隔离的服务接待地, 也应科学规划,建设风格应与景区一致。可以利用旅游景区内原有乡十民居,改造成为小型家庭旅舍和青年旅舍,室内现…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正确处理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就成为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物质依托。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游客密度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流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刻画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很不均衡。针对以上状况,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位于广州增城北部的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成立于2005年,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运营,2009年风景区的游客量猛增到330万人次,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年黄山、泰山等世界遗产的游客量.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高水准的科学规划、高效而渐进的管理机制、借力腾飞的市场运营和强力的政策支持.从这四方面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新兴风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古建筑特色被削弱等问题.我们必须在突出当地特色的情况下,保护好生态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加强对生态旅游容量、旅游企业、旅游者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以实现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秦始皇帝陵、唐华清宫苑区、姜寨村遗址和骊山自然风景园林区.它是国内外游客到西安旅游观光的主要风景区之一,也是西安市游客最密集的旅游区.为进一步开发建设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求,笔者经实际调查和研究,对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现状评价进行了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循环经济是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力,阐述了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试图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来阐述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提出了运行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