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灾后恢复重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恢复重建投资对消除灾害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受灾地区的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分两个层面对灾害恢复重建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一个层面在分析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损失不会对区域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较小的补偿投资可以弥补潜在灾害预期损失的结论;第二个层面应用索洛模型分析了灾害经济恢复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2.
谭玲  叶汶华  吴先华 《灾害学》2019,(4):195-202
利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78 287份网络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①在灾害管理全过程中,对气象灾害不利影响担忧程度较高的公众主要关注防灾、减灾、避灾的具体建议和措施;②年均损失值较高的公众主要关注灾害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影响;③认为预报预警信息能减少灾害经济损失的公众主要关注灾害等级、强度等信息。最后,结合四川凉州森林火灾的灾害管理,提出对策建议。认为:①公众和专业救援人员应该掌握灾害的基本常识,专业救援人员应对复杂气候条件下的灾害演化规律有充分的认识。②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③构建完善的灾害保险制度和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分散灾害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科学选址的防灾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云  孔纪名  王成华 《灾害学》2010,25(2):140-144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防灾形势严峻,灾后恢复重建的防灾关键就是选址问题。在重建前要充分评估灾害孕育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环境条件,有效避让破坏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同时对不可避让灾害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防灾从重建前的选址开始,科学选址,有效防灾,是选址防灾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气象防灾减灾战略是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灾害经济损失;减少灾害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破坏。战略的重点是自然灾害评估、减灾技术开发、气象灾害预警和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研究发现,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继续完善我国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2加大我国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的研发力度;3设计一个职能分工、协调运作、快速响应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4建设一支政府领导的、社会全员参与、信息共享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5从经济、生态、人文、社会等多维角度出发,建立我国海洋生态灾害应急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及灾后恢复重建体系。  相似文献   

6.
提高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有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及风险。利用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年汛期北京的降水特点,以"7·21"暴雨灾害为分界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风险认知在灾前和灾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年汛期降水次数和强度均高于常年水平,"7·21"大暴雨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短期内迅速提高了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表现为公众对暴雨风险的关注度以及采取防灾备灾措施的人数比例升高,但这是一种暂时的应激调整现象,灾后,警惕性显著提高的主要为受灾群众,而多数的公众作为"旁观者"尚未建立长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徐玖平  王鹤 《灾害学》2010,25(1):98-111
灾后重建是在灾害体发生之时及发生之后,采取应急救援、灾害管理,以及灾后评估、救助、规划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可划分为前期应急重建、中期恢复重建及后期发展重建3部分。以自然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外关于灾后重建文献的基础之上,归纳了灾后重建的系统特征,介绍了灾后重建技术和实践的研究进展。灾后重建技术包括灾害分类分级、应急救援、灾后评估、灾害管理和重建规划5个方面,灾后重建实践研究分为地震、飓风、洪水和海啸4个方面,并对中外的灾后重建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对阿坝州经济增长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探讨了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灾害对人均资本、投资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了灾后人均产出动态。灾害使经济偏离平衡增长路径,使经济增长率提高或降低,但会重新回到平衡增长路径,预示灾害不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影响。恢复重建投资可以改变经济的恢复速度,恢复重建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可以提高经济体中的技术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汶川地震后阿坝州第一产业增长率略微超过预测值,也超过了震前增长率;震后第二产业强劲恢复,增长率超过了震前水平,在产业结构中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增长率快速下降。分析了三类产业增长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恢复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在描述生态系统方面,恢复力有两种相对清晰的描述性定义。一是Holling恢复力,表示系统在不发生状态转一下吸收的最大干扰量;二是Pimm恢复力,表示系统受干扰后恢复至扰动前的速率和时间。生态系统恢复力既可以表示恢复现状,又可以预测恢复趋势,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力可减轻灾害发生风险,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估可提高灾后重建的科学性。进一步探索灾害驱动下的生态恢复力定义,建立灾害生态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生态恢复力"绝对值"评价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灾害监测无人机技术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云  徐伟  吴玮 《灾害学》2011,26(1):138-143
以汶川8.0级地震灾害中民政部门使用无人机采集数据、评估灾情、监测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为例,总结灾害监测无人机技术在灾害救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归纳其技术范围,分析其应用方法以及在地震灾害监测评估中的突出应用,指出其技术应用优势和不足。最后,从该技术发展现状、应用程度和减灾救灾应用需求角度出发,指出灾害监测无人机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快速评估、恢复重建等方面广泛应用前景,并提出建立与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