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冰雪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喜马拉雅冰川正在加速消融,其消融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冰川消融的速度都要快。如果按目前这种速度继续下去,到2035年喜马拉雅冰川将可能不复存在。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地区众多冰川中的一个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原以为经过1997年寒冷的冬季后体积会有所增大的冰川到1998年却进一步缩小了。有关专家说,冰川加速消融导致的危害不仅是洪灾,致使冰川湖泊湖水泛滥,发生泥石流,田地被淹没,而且冰湖干涸后,河流必将缩小,随之而来的就是干旱。他们认为,由于受全球变暖及季风活动和作用加…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在喜马拉雅山中段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海拔7000m冰雪平台钻取14m冰芯一支。1990年以来冰芯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表明,现代环境事件在达索普冰川雪冰中有一定的记录。已有的证据表明1991年达索普冰芯中SO^2-4浓度的最高值最大可能是由海湾战争引发的1991年春季科威特油井燃烧污染物所致。冰芯中陆源离子(如Ca^2 和SO^2-4等)记录与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具有某些相关性,其逐年变化趋势与新疆13个城市的降尘变化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为克什米尔地区争战不休,就是因为这个地区恰好位于喜马拉雅山下一个富含水资源的美丽平原。有这样一块肥肉谁都想吃。于是,印度人便出绝招,决定在耶拉姆河上建造大坝。伊斯兰堡的战略家们心里明白,这条河流之水源于克什米尔谷地。如果在炎热的盛夏,巴基斯坦人胆敢对抗,他们便会关掉水闸,位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就面临干涸的危险。同样的道理,印度人  相似文献   

4.
小冰期是指15世纪到20世纪早期之间一系列相对寒冷的气候波动阶段,研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规模变化,对于了解百年尺度上冰川变化及其气候指示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和Arc GIS10.3研究了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现代冰川和小冰期冰川,统计了冰川的基本信息和小冰期以来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面积、高程、坡度和坡向因素对冰川变化的影响,探讨了平衡线高度变化的气候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共发育现代冰川847条,总面积约689.71 km~2,共识别出小冰期冰川306条,总面积约746.12 km~2。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少约31%,平衡线高度平均上升约58 m,冰川的面积、坡度和高程对冰川面积变化的解释率为71%,平衡线高度变化与印度季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1西孟加拉州的自然状况西孟加拉州位于印度东部,其南面为孟加拉湾,北面为喜马拉雅山所包围。西孟加拉州的面积为86234km2,拥有人口6800万人,人口密度为767人/km2,为印度第五大州。恒河从该州境内南北向穿过,其支流呈扇状分布,河沙沉积为16个郡。全州除加尔各答等城市外,其余均为农村,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大部分依赖井水,农业生产以稻作为主,出此农业用水量较大,主要采用机械水泵抽水进行灌溉。2西孟加拉州地下水的砷污染西孟加拉州的砷污染,始见于1983年Saha的正式报告。其后Saha、GuhaMazumder、Chakraborti等又进行了详细的…  相似文献   

6.
冰川体积平衡与冰芯的联合研究可以提供详细的当前与过去气候变化信息,在这项研究中根据当前气候与冰川动变化状况分析了一段取自瑞典北部产马冰川(Marmaglaciaren)形成于小冰河期(1600-1900)的27.5m长的冰芯,当前增长的堆积率意味着北斯堪的纳维亚山区与本世纪早期相比气候上海洋性影响越来越多,受强烈的东西气候梯度和本地气候变化影响,冰川在当前变化上表现得各不相同,山脉西部块状冰川的增长幅度较大,而东部冰川地过去十年中体积并未增加,因为它们的体积主要由夏温度控制,而这个因素没有变化,当过去的气候变化由气候梯度的变化和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界线的东西移动体现时,我们在东部冰川中就拥有了非常好的具体代表性的温度记录资料,在马尔马冰川取样前利用雷达对35个瑞典冰川进行了温度分布测量,被调查的冰川中有43%在80-120m深处发现了干冰,如低于冰点的冰,因此在其它瑞黄冰川中寻找有用的古记录的可能性是非常好的。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自晚古生代以来,西藏高原曾是岛弧或大陆碎块向北增生于欧亚大陆的场所。这一过程直到始新世,当印度与欧亚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碰撞、南部特提斯闭合时告终。西藏地壳厚度极大(70km),其高原迅速上升,可能是由于印度陆块俯冲在西藏地壳底下,或是西藏地壳内部的缩短和增厚。西藏高原地震上是活跃的,而且断层面解表明,除喜马拉雅山以下南部的低角度逆断层以外,西藏高原的活动构造以东西向拉伸占优  相似文献   

8.
尼泊尔坐落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有147 181平方公里.尼泊尔的地形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除了南部与印度边界地区狭长的平原和一些散布在中部气候温和的谷地外,尼泊尔几乎全都是高山与丘陵,而且地势崎岖,层峦深谷相间.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尼泊尔境内气候形态差异显著,全国以海拔分为5个气候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处于海拔1 200米以下;温带处于海拔1200~2400米;寒带地区处于海拔2400~3600米;次极带处于海拔3600~4800米;极带气候属于海拔4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  相似文献   

9.
黄慧诚 《沿海环境》2000,(11):31-31
1958年印度掀起民众运动,抗议政府对喜马拉雅山森林资源的不善管理和木材公司对森林的掠夺性开采.成千上万名妇女勇敢地姑在道路中央,挡住木材砍伐车的前进方向.这场名为`兹普克'的民众运动,主要由妇女领袖领导,主张村民依然享有管理当地森林的权利,而不是听命于遥远的政府的管理.`兹将克'运动大大提高了印度民间环保运动的形象.此后,印度民众基础组织不断发展,其数目超过世界其它任何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它们己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组织力量`市民社会'.随着民众运动不断发展,`市民社会'必将成为抵御那些不负责任的政府和工业的平衡力量. 1…  相似文献   

10.
有机氯杀虫剂和多氯联苯(PCB)是环境中普遍而稳固的化合物。现已查明,由于它们从温暖的地区逐渐蒸发出来,并在较冷的地区凝聚下来,因而它们富集在寒冷的环境中。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结果是,消融的冰川供给阿尔伯达亚高山带湖泊中的有机氯输入量为50%~97%,而提供的水量为73%。对氚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的中、晚期,至少10%的冰川消融物是在1950~1970年期间沉积下来的,这期间它受到有机氯更多的污染。这一发现表明,气候变暖可能会使消融的冰川成为日益增多的淡水污染物来源。由于有机物贫乏的冰川粘土对多氯联苯这样的疏水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有限,因此冰川水流带来的有机氯大多呈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当世界各地的森林一片片消失时,座落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偏僻小国不丹正竭立守护着自己的森林。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不丹面积同瑞士相仿,森林占国土的近 3/4。当周围的国家纷纷砍伐、践踏和遗忘森林时,不丹发动了世界上最坚决的环境保护运动,以保护大自然所赋与的宝贵财富,甚至不惜以放慢经济增长为代价。   不丹国土面积仅有 46000平方公里,比我国的海南省稍大些,但却有 1/4以上的地区被辟为国家公园,不管是在公共土地还是在私人土地上,未经政府批准,一律禁止砍伐树木。在这个贫困的国家里,树木就是最珍贵的资源,允许伐木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冰川资源规模巨大,形态各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地位。然而,我国冰川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景点稀少,与冰川资源禀赋极不相符,与国外冰川旅游发展差距较大。冰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并非由冰川旅游单体决定,往往由冰川及周边景观的组合程度大小决定。鉴于此,中国冰川旅游需要改变以往冰川观光和其他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进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峡谷与民族文化组团式开发转变,通过冰川与其他景观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扩展其冰川旅游类型与内涵,延伸其高山带山地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冰川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以此为我国冰川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冰川跃动是冰川动力不稳定性的表现,影响着全球约1%的冰川。基于1973-2018年208景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对布喀达坂峰地区不同时期前进冰川进行遥感识别。结果表明:(1)1973-2018年布喀达坂峰地区共有7条冰川发生过前进,其中冰川末端快速退缩型冰川有3条,冰川末端波动前进型和冰川末端稳定型冰川各有2条。莫诺马哈冰川和5Y542H0020冰川可能为跃动冰川,且前者正处于跃动阶。(2)近45年间布喀达坂峰地区7条冰川共出现过25次前进现象,各条冰川发生前进次数均多于(含)2次;前进冰川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2000s(7次)和1970s(6次)。该地区冰川在各月份均发生过前进现象,推断该地区前进冰川属斯瓦尔巴型。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前进无明显规律,大多数冰川两次前进时间间隔为10年左右。(3)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前进可能受热控和水控机理共同作用,单一的气候变化尚难以解释其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冰川是自然资源重要组分。因受认知所限,当前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尚缺乏对冰川资源的考虑。参考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结合冰川水资源自身特征,构建了冰川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表明:冰川水资源的独特性使其资产负债核算与其他类型水资源存在差异;冰川水资源资产包括水量资产和水域资产,即冰川冰储量和冰川融水径流量,冰川面积和冰川融水水域面积;冰川水资源负债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冰川水资源消退和过耗、冰川融水环境损害和由此导致的冰川水资源服务衰退。青藏高原大江大河源区是冰川水资源负债区,而其负债却成为中下游的收益。应建立国家或下游为主导的水资源补偿机制,以冰川水资源流量变化为依据,统筹管理青藏高原大江大河源区流域水资源,适度对源区进行冰川水资源价值补偿。  相似文献   

15.
速读     
正喜马拉雅山脉的湖泊加速了冰川融化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喜马拉雅山脉中由冰川消退形成的湖泊正在显著加速冰川融化的速率。这项发表在《自然》子刊《科学报告》上的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山脉中,在湖泊周围的冰川消退速度远大于其他冰川。尽管这些冰川只占喜马拉雅山脉冰川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最新冰川编目成果和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结果,对中国阿尔泰山冰川近50 a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至2009年期间,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数量、面积与冰储量分别减少116条、104.61 km2和6.19 km3。与中国其他山系冰川变化相比,阿尔泰山冰川面积年平均减少率最大,是冰川退缩最强烈的地区。阿尔泰山冰川在各个朝向均呈退缩趋势,其中朝北向冰川条数与面积减少大于其他朝向,朝西向冰川变化最小。2 400~2 600 m、2 600~2 800 m和3 000~3 200 m三个海拔区间冰川条数和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其中2 600~2 800 m冰川退缩最为显著。冰川变化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布尔津河流域冰川数量和面积减少最多,但在其他流域冰川条数减少与面积减少并没有保持一致性,小冰川大规模退缩(或消失)是导致阿尔泰山地区冰川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阿尔泰山地区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对研究区4个气象台站5-9月平均气温和10-4月降水变化分析表明,自1960年代以来,阿尔泰山地区5-9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固态降水增加对冰川的补给。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4日,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纳冰川,一名女子在保护冰川的隔热材料附近进行冰上攀岩.瑞士罗纳冰川位于瑞士瓦莱州.瑞士壮美的冰川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瑞士冰川不断消融.最新研究发现,全世界的冰川已经缩减到12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冰川融解的速度更是在21世纪的首个10年快速增加.有专家警告,人类饮用水源不足的问题将不断恶化.国际冰川研究人员发布年度报告称,全世界的冰川目前平均以每年消融50~150cm的速度消失.该研究报告的主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通过多种功能代谢过程主导着因气候变暖裸露的冰川前缘地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以青藏高原的海洋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和极大陆型冰川的前缘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特征.依次选择玉龙冰川、天山乌鲁木齐1号冰川和老虎沟12号冰川作为三类冰川的典型代表,采用高通量功能基因芯片(QMEC)检测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特征.结果表明,在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中,半纤维素降解基因和还原型乙酰辅酶A途径相关的碳固定基因丰度最高,三者主要的氮功能基因和氨化作用有关,磷、硫功能基因则主要与有机磷矿化过程和硫氧化过程相关.其中,水热条件较好的海洋型冰川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种类与丰度最高,其次为环境较为干燥的极大陆型冰川.三类冰川前缘地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结构的显著差异,证实了地理环境差异对微生物功能特征的影响,也为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及其介导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冰川高程变化是冰川形态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能为推算冰川体积变化及物质平衡提供基本参数。利用Sentinel-1A雷达数据,与SRTM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得到2000—2018年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变化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以裸地区域的高程变化量作为系统误差修正值,对冰川高程变化结果进行第一次优化。由于差分干涉结果受地形影响较大,为降低地形因素对高程变化的影响,分析地形因子与高程变化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去除标准差过大的冰川区域,提高冰川高程变化可靠性,对冰川高程变化结果进行第二次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过去18年来,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平均下降(8.74±0.14) m;分析冰川高程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发现西北部冰川高程减少程度较东南部小;分析冰川高程变化与海拔的关系,发现总体上冰川高程下降程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环境导报》2003,(10):19-19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位于加拿大西南部艾伯塔省与美国西部蒙大拿州交界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