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有效预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解决安全、进度、成本等多目标的动态均衡优化难题,以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对的因果关系图;运用敏感性分析及多目标规划(MOP)方法联合构建SD-MOP模型,分析应对事故的安全投入关键要素并构建及评价其资源投入优化配置方案。选取样本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升构件吊装技术水平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加大构件出厂前安全检查力度,增强构件安全状态识别技术性能,合理规划构件专用运输车使用频率是实现项目安全、进度、成本多目标均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筑业是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管重点难以把握、施工事故多发的现状,选取1997-2006年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数据,以多发事故高处坠落为例,通过拆分、合并、剔除筛选出10种引发高处坠落施工事故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筑施工事故因素的聚类分析,获得三类影响因素,即“人—管理—物”;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序,从而找出建筑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为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监管措施和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制论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及事故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了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及安全控制失效问题,提出了安全系统设计的控制目的性、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等基本原则;归纳出系统安全控制失效的控制目标、控制动作、控制模型和状态观测等4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安全控制论的事故分析方法,包括识别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找出各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安全约束、构建施加安全约束的安全控制结构、识别事故中出现的安全控制失效和研究分析安全控制失效的原因等步骤.所提出的事故分析方法有利于发现系统结构上存在的安全缺陷,从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建筑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本文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系统分析建筑施工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并建立不安全行为原因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方案设计,构建出建筑施工事故预防学习系统总体框架,共包含用户层、业务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层以及基础支撑系统5层级;然后建立安全知识获取行为评价模型来验证该学习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减少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事故预防学习系统的成功研发为建筑企业事故预防和培训学习提供强有力支撑,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动态预测井喷事故发展过程,在分析导致井喷事故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原理,构建井喷事故系统仿真流图,并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对井喷事故的整体流程进行仿真,实现了对油气井安全水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结果表明:井喷事故的发生是由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四大子系统的交叉耦合作用而导致整个油气井系统的安全水平低于井喷事故的安全临界点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超  吴宗之 《安全》2007,28(1):18-23
近年来,踩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事故案例,总结出事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踩踏事故划分为5个阶段;并利用事故树法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经归纳,总结为人、环境、物、管理4类因素.对事故的预防,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石化企业员工面对突发事故时人因失误概率(HEP)的变化情况,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构建事故下企业员工HEP的因果图和系统图,并运用Vensim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企业员工HEP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HEP曲线变化以35 h为截止点被划分为2个特征不同的阶段,截止点之前及之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风险认知和个人安全承诺,调整HEP影响因素的人因误差效应指数能改变HEP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精益建造体系把非增值活动定义为浪费。产生非增值活动的行为/状态即为浪费源。浪费源是安全隐患寄生的界面,为安全隐患的积累提供了场所,当隐患积累到具备事故发生的条件,则安全系统就处于失衡状态。因此运用认知系统工程识别安全隐患寄生的界面,以意识到系统状态为核心原理,识别出安全系统的状态,分析系统出现失衡的原因,不断进行反馈及学习,最终形成一个灵活的识别系统,最后通过精益建造体系方法来消除这些寄生界面。  相似文献   

10.
为防控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传播动力学方法,在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易染-潜伏-传播-管控-免疫(SEIMR)传播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演化不同状态下矿工人群之间的动态转化关系,模拟转化率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EIM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恶化率、改善率、醒悟率及遗忘率等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改善率和醒悟率可以抑制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提高恶化率和遗忘率可以促进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可通过调节控制这些因素来预测和干预不安全行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的场所,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地点,管理难度大,发生意外安全事件和安全事故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提出了用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来解决建筑施工安全难题的方法。通过现场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看板和现场的安全信息,使现场操作人员通过视觉很容易地从管理看板上和现场的各种标识上获取有关安全操作的各种信息和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从而实现操作者的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实现安全施工的目的。同时介绍了用定置管理原理的科学定置技术,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信息管理的收集、加工、设计、应用的方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的推广,将加速建筑安装企业及建筑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的实现,真正实现预防为主、自主管理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值得在建筑施工现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考虑中国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影响因素,构建了以工程建设活动状态、安全基本风险因素和安全风险后果作为3个维度的建筑安全风险三维空间模型。基于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活动状态,以建筑施工为主体,通过分析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其相关者的关系确定建筑业企业的安全基本风险因素子集。通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相关分析相关者,推演出建筑业安全基本风险的主要相关者,并对三维空间中各维度进行分解及数学描述。建立了建筑安全风险后果与工程建设状态关系矩阵,将工程建设状态的安全风险后果清晰地系统地表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为实时监控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有效降低建筑事故发生率,实现主动的安全与组织管理模式,结合基于智能安全帽的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监测与管理系统,构建了工人安全行为绩效考核模型并设计激励机制。通过在温银施工项目的应用,进行了现场工人安全行为绩效的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现场行为进行监控和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有助于形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竞争氛围,有助于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Safety Science》2004,42(7):569-586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hazardous industries due to its unique nature. Measure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records in China are poor.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status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xplore the risk-prone activities on construction sites, and identify factor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behavior of contractors on safety management are of grave concern, including the lack of provision of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regular safety meetings, and safety training.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afety performance include ‘poor safety awareness of top management’, ‘lack of training’, ‘poor safety awareness of project managers’, ‘reluctance to input resources to safety’ and ‘reckless operations’. The study also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more critical role in stricter legal enforcement and organizing safety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高速公路施工对临近房屋的安全影响,基于房屋因素、施工技术与管理因素、房屋周边环境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临近房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速公路施工临近10处房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权法-CIM模型的混合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计算指标权重;再以其中1处房屋为例,确定其安全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该处房屋安全风险总体较高,基本符合工程施工中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难度剧增,及时、正确地掌握和评判施工现场安全状况是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但公路施工领域安全评判涉及的因素很多,模糊性大、动态变化复杂是最显著的特性,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使结果可变性很大,如何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但由于该法使用的评语常带有模糊性,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常是专家凭经验给出,从而影响评判结果的客观性。而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可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可以减少评价中因主观性所带来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可信。本文在研究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评价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绩效,构建基于循证方法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预防体系。阐明施工现场安全循证预防(EBP)的定义、内涵、核心思想,梳理循证预防解决安全问题的思路,并且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循证预防的流程框架。结果表明:针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预防中的不足,循证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体现在理论和方法 2个层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循证预防体系分为循证诊断和循证干预2个阶段,具体包括安全检查表、框架表示法、荟萃(Meta)分析等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和分析现阶段各行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结合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新建企业标准化现场安全管理建设的思路,为新建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