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了近期煤矿事故,针对暴露问题,要求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正在进行的煤矿安全"体检"中优先安排重点煤矿,开展煤矿提升运输设备安全状况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生产行为,严格煤矿复产复工验收。通报指出,近期一些煤矿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部分地方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相似文献   

2.
高蕊 《安全》2018,39(9)
安全发展型煤矿企业遵循安全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三要素中人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不可预知事故的概率和损失,注重超前预防,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双层保障,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程度控制在可容许范围内。本文研究了安全发展型煤矿的目标、内涵、模型、特点,有效化解煤矿经营与安全保障的矛盾,通过文化塑造满足员工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地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能随时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及时发现排查隐患并及时治理、消除隐患既是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12,(11):57
世界文化遗产地"土楼之乡"永定县,位于福建西南部,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有有证煤矿48家、非煤矿山70家、危化企业68家。该县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监部门始终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重抓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5.
《劳动安全与健康》2012,(6):F0003-F0003
世界文化遗产地“土楼之乡”永定县,位于福建西南部,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有有证煤矿48家、非煤矿山70家、危化企业68家。该县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监部门始终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重抓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田东县安监局采取有效措施,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对全县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职业健康等各领域进行地毯式排查,采取自我加压,进行再动员、再落实,做到排  相似文献   

7.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结合笔者近年来通过对建设、电力、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煤矿、矿山、军工、电子、烟草、航天、船舶等不同行业的审核、检查,就现场所了解到不同的事故、事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近日,贵港市港南区应急管理局检查组深入南风化肥厂开展雨季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检查工作主要针对企业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装置、重点岗位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尽量做到全覆盖,不走过场。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督促企业要切实落实好整改措施,确保存在问题整改落到位,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明确要求企业要紧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作业现场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合理,加快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整体保障能力,推动港南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煤矿更是不可或缺。㈠煤矿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一、煤矿决策者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明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当风险评估单元为某种作业活动时,改进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融合,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最后就目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建设能有效实现关口前移,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春节期间及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东昌区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筑牢隐患排查安全防护墙。严要求,广排查,严把"安全第一"关口,集中对校园周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隐患高发区开展地毯式排查,注重消防、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的集中管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查无巨细,疏而不漏。无死角,不放过,针对开发区的  相似文献   

12.
11月17日至18日,自治区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鸿起有关处室人员到河池市环江县煤矿以及宜州市竹仓煤矿、六桥煤矿等煤矿企业开展安全检查调研,陈鸿起一行每到一地都认真听取汇报,深入了解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调研过程中,陈鸿起局长要求:一是各煤矿企业要结合学习十七大报告,认真学习国家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活动,确保安全生产;二是企业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培养一些安心矿山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各煤矿企业要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3.
时事动态     
国务院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本刊讯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的6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职业健康等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和消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安全》2011,(10):12-12
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的6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职业健康等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安全生产标准,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企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反映了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为扎实抓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落实企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从2月28日召开的江苏省非煤矿山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上获悉.2012年.全省非煤矿山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强化监督管理.狠抓责任落实。从源头上,规范制度,规范许可准入;严控过程,深化排查治理,从严“打非治违”;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促进长效机制建立。全省非煤矿山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了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7.
袁本珩 《安全》2008,29(3):40-41
几年来,我们在从事安全评价工作中,接触到许多非煤矿山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小型露天采石场;二是从事铁矿开采的地下矿山。据统计,在被评价的非煤矿山企业中,其共同特点是:矿产资源量少、矿体赋存不稳定、生产规模小、服务年限短,开采方法和安全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应急救援能力低等。譬如地下矿山企业年生产能力在1万吨以下的占50%以上,年生产能力大于5万吨的仅占10%。露天采石场年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的占80%。这些企业80%以上为个体或合伙经营。虽然规模小,但量多面广,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监管对象。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11,(9):20-20
0.076 8月17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内蒙古召开中央企业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会。会议要求全面开展中央企业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煤矿共生产原煤4.2亿t,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4.7%;中央企业煤矿发生事故12起、死亡32人,百万吨死亡率0.076。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2021,(8):27-29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头号工程,精心谋划、综合施策、高标推进,从细从紧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严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扎牢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相似文献   

20.
一、全国和福建省非煤矿山安全现状简述 2004年,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重大事故上升幅度较大.非煤矿山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集中在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和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上,这三种原因造成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2004年非煤矿山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74.6%和75.3%.这反映出了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还很薄弱,职工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二是多数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职工教育培训不够或流于形式,导致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低下,开采技术含量低,部分企业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多数从业者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