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灾博览》2021,(2):12-15
5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降临邢台.顷刻间,房倒屋塌,路陷桥断,8000多人罹难,近4万人受伤. 一、邢台地震震情及震害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随后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6,(2):10-11
正1966年3月8-22日,我国河北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3月22日16时19分发生在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烈度更是达到了X度。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被统称为邢台地震的地震群中,受灾面积共达2.3万平方千米。邢台、石家庄等6个专区、60个县、市毁坏房屋500余万间,8064人丧生,3.8万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防震减灾事业开始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邢台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单位开始建立地震观测台站,并于1971年成立了河北省革委会地震办公室,组建了河北地震队,1976年改建为河北省地震局。从1983年起河北省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负责建立河北省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毀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第一章邢台,废墟上筑起的里程碑撰文/马泰泉(接上期)5.双震叠加的生死牵挂1966年3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乘专机到达石家庄,陪同前往的有内务部长曾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在石家庄地委招待所的一座小白楼里,周恩来听取了河北省委、石家庄地委、邢台地委和当地驻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邢台老震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回顾,从4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必要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社会大宣传”新体制。  相似文献   

6.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隆尧县发生6.8级地震,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6.8级地震北部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7.2级,其能量相当于4个6.8级地震.邢台地震序列中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高达34次.5级以上破坏性强余震区分布范围约2000多平方公里,涉及6个县40个乡镇.其中3月8日的隆...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邢台地震46周年,2012年3月8日,邢台市桥西区地震局分别在该区四处、鸿溪和显德旺3个社区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防震减灾科普资料。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邢台地震40周年纪念日,襄樊市地震局与襄樊市武警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联合开展了以“地震与救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9.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2004,(2):32-33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翻砂,又冒泡。搞预报,有门道:井要深,水要旺;水不动,地不闹;有变化,快报告。这是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描述了震前地下水的变化特征,指出了选用观测井的要点。邢台地震不仅揭开了20世纪我国第四个地震活动高潮,也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群众性的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序幕,“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地下水,往上冒,井变化要知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井水最深,前兆最灵”等等,随之成为广为人知的一种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大震前(Ms≥7.0)区域地震活动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用速度参数指标研究了邢台、唐山两次大震前不同地震活动的综合特征。速度参数是指两个地震震中位置的距离S与相应两个地震发震的时间间隔T的比值。文中指出,邢台地震前具有28个月的低速异常值,唐山地震前具有36个月的低速异常值。这两次地震前速度参数的异常降低是明显的,速度参数的前兆变化与b值,波速比的异常变化基本上是同步的。认为速度参数反映了大震前在时间上的平静与在空间上的密集现象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