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环保是现在全世界最热的一个话题,但许多人听了环保两个字感到与自己很远,更别说去做了。其实环保可以很简单,比如节约,比如简单生活。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每年用水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长。世界人口在50年代为25亿,1999年增加到了60亿,增加了1.4倍。农业用水量增加了5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6倍,家庭、生活用水量则增加了18倍!这是一个个多么不可估量的数字!按  相似文献   

2.
腾讯微博     
《环境教育》2014,(3):11-11
霾理邪说群霾到天庭,申报人类贡献大奖,上帝盛怒,亲自主持答辩。问霾何德何能?霾说:伦敦霾提高了英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洛杉矾霾提高了美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中国霾提高了13亿人认识霾这个冷僻的字。上帝说:什么时候提高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再报奖吧。  相似文献   

3.
环保保护向来强调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参与的环保保护才有实际意义。让人高兴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活跃着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组织。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向广大读者推介这些最可爱的人做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事,是我们今年全新栏目《公众参与》的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全新的栏目,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全民参与,为绿色中国出一份力。这一期,我们为读者介绍的是来自香港民间环保慈善组织“地球之友”的“寸草心”讲师团的一次西藏环保教育行活动。“寸草心”环境教育培训活动旨在通过独特的风格和手段,示范国际上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把国际新的环保信息和手段带给大家。“寸草心”成员由社会环保专家、教授和“地球奖”获奖者以及环保志愿者组成。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9,(7):25-28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环保NGO已成为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如何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呢?我们以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湿地保护宣传第一人”的朱再保老人26年的环保事迹为例,向您展现中国环保NGO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据最近刚刚发布的我国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以下简称“民生指数”)显示,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分。这一数据反映出公众对环保关注度虽然很高,但参与度不强。近日,笔者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两则消息,一则消息是沈阳市率先出台了《沈阳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政府用规章办法来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权利;另一则消息是上海市环保局在目前编制完成的2006年至2008年“上海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将环保指标纳入干部的考核体系,并将“公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让老百姓评价当地政府的环保业绩。这两则消息向…  相似文献   

6.
<正>杜少中(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低碳智慧研究院院长):笔者认为,要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实施,就要解决当前5个认识误区。第1个误区,即环保公众参与的对象,有说法认为是政府管理的相对人,也有的说是老百姓。从国内外环保的实践和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来看,显然都不准确。环保公众参与主体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参与者,既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环境建设的参加者,没有人可以把自  相似文献   

7.
公众环保意识是一国环境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公众的环保意识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便于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职能,也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及环保志愿者的事,而是全民的行动,需要的是亿万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一其中,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环保意识,笔者最近经历的几件事,值得深思。一次与朋友聊天,一位家境富裕的女士说,很想辞掉公职回家多生一个孩子。出于对环保的关注,笔者言:中国人口多,多一口人,社会就要为这个人终生的吃、穿、住提供一份资源,自然环境就多一份负荷。话…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9,(6):35-35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9.
王利文 《环境教育》2014,(12):19-19
正眼下,饱受雾霾肆虐的中国北方居民,一遍遍怀念刚刚逝去的APEC蓝。APEC蓝告诉公众,雾霾的肆虐是可以驯服的,要的是有雷霆万钧之势的强大执行力。而要有执行力,就先要治环保不作为的庸官。早在2010年9月,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张全球污染颗粒PM2.5浓度地图就显示,中国华北、华东地区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2013年以来连续两年,环保部都在每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承认我国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梦想和小幸福。当下,对6800多万江淮儿女来说,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是共同的安徽梦。而对13亿中国人来说,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同样,对于《绿色视野》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梦。八年前,安徽环保宣教人在江淮大地  相似文献   

11.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环保教育形式,可以让公众直观有效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明白污染易、治理难的道理,从而增强公众环保的责任意识。2017年4月13日,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  相似文献   

12.
小小问卷透视公众环境意识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3.
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历来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样离不开群众参与。现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是环境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属性之一。新中国开展环保工作30年来,为激励、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文化,各级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各地也涌现了无数公众参与的杰出典型。下面两则关于浙江、四川两省公众参与环保的有益启示,是环保系统走群众路线的浪花之一束。愿这朵朵束束的晶莹浪花,汇成我们公众参与环保的文化之海……  相似文献   

14.
微博     
正何春银(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霾理邪说#霾到天庭,申报人类贡献大奖,上帝盛怒,亲自主持答辩。问霾何德何能?霾说:伦敦霾提高了英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洛杉矶霾提高了美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保运动;中国霾提高了13亿人认识霾这个冷僻的字。上帝说:什么时候提高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再报奖吧。霾无语!http://1.t.qq.com/hechunying-hb/2月27日刘帅(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按下葫芦浮起瓢"是当前环境问题的写照,污染伴随产业转移而转移是当今必须面对的现实,"五小"企业死灰复燃更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15.
范春萍 《绿叶》2010,(4):44-49
重提十余年前的“绿色经典文库“就像说起一段遥远的往事,也像是在触摸自己的一个痛处。一是失望,对环境问题解决前景以及环保书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的失望;二是伤心,被读书界誉为“绿宝书”的“文库”竟受到市场冷落。若“文库”晚出版十年.市场响应会好得多。但反过来想,今天中国人环境意识的普及程度.是不是也可能与文库的“超前”出版有一些关系?环保事业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人类要务.环保书要想走出重围,关键是找到环境与公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以及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在于如何以公众认同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论证、阐释清楚,并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4,(12):22-26
正也许许多中国人不了解,公众参与环保,这个近两年骤然普及的概念,其实在中国不只是火在官员报告中和媒体报道中,而是已经在一些人居环境中得到落实。最近,记者就分别采访到了一些公众参与环保的成功范例。这些成功范例既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也各有不同。但记者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当公众得到信任时,当公众获得权利时,他们比任何人都会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云南老君山:带农民走出去,让农民看到  相似文献   

17.
“民生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中国公众认为目前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在笔者看来,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是造成公众环保参与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要扩大环保公众参与范围,必须狠抓环保宣传。加强环保宣传力度,以下三种途径不可或缺。大力推广环保科普扩大环保公众参与范围,提  相似文献   

18.
冯永锋 《绿叶》2008,(11):86-92
民间环保组织应当设到县级,这是中国民间环保的基础。民间环保组织是一个能量合成器和环保产品提供商,把环保能量从公众中提取出来,带动一些设备,孵育一些种子,催熟一些理想,制作出大量服务于当地公众的"环保产品",供当地公众消费和享用——而公众消费这些环保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君 《环境教育》2006,(4):57-57
25万人签名建“儿童环保节” 3月13日,一份有25万人签名,建议设立“儿童环保节”的册子,由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林国强转交给全国人大。孩子们为“儿童环保节”定在7月13日申奥成功日,理由很简单:“因为7月13日是申奥成功日, 绿色奥运使环保大大发展,庆祝生态节可以纪念申奥的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环保理念,以绿色引导自己,引导他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遇上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就我自己而言,我有如下几个身份,可以从我做起。一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时间比较短,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