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皇岛港东港区煤尘污染与气象特征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秦皇岛港东港区煤尘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表征煤尘污染的因子总悬浮颗粒物及降尘与自然降水、大风等气象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依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泸州市城市空气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飚 《四川环境》2002,21(3):61-63,71
本文以1992-2001年泸州市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为依据,指出了该市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成都市大气降尘放射性水平的监测结果。发现降尘中除有少量天然核素外,还尚存有以往大气层核试验释放的裂变核素90Sr和137Cs。平均年沉降量90Sr为102Bq·m-2·Y-1,137Cs为131Bq·m-2·Y-1。由大气90Sr和137Cs沉降所致公众辐射剂量为168μSr·a-1,是限值的2‰。所以,降尘中放射性造成的辐射影响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4.
以大气环境地面监测数据及其对应的地面气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析了2005~2014年间川南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来,川南城市群PM_(10)存在典型的双峰变化,NO_2和SO_2年平均值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季节上表现为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夏季大气污染最轻。风速对PM_(10)浓度影响较大,能见度与PM_(10)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方法在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关系数较低,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方法。选取致灾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区域防灾抗灾能力作为气象灾害风险因子,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对气象灾害风险因子数据信息进行集值化处理,扩大样本数据容量,利用评价函数对气象灾害风险定性分析,确定气象灾害等级。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7,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为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避免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我站从1981年10月开始大气常规监测,至今已取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本文对近几年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初步探讨一下昌吉市大气污染的规律和特点。选取二氧化碳(SO_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微粒(TSP),降尘及可燃物为主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除火山爆发,煤田、油田放出有害气体及动植物腐烂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气污染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均可造成大气污染。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  相似文献   

8.
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玲  黄伟  徐瑶 《四川环境》2002,21(4):23-26
“九五”期间 ,彭州市环境空气监测主要因子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和降水。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排序依次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其季节变化规律一般为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三季度。主要污染物年变化依次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在“九五”期间除降尘量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外 ,其余 3项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下简称乌市)大气能见度(下简称能见度)直呈下降趋势。据资料统计,仅70年代到80年代初,乌市的能见度就下降了9—14公里。能见度除受气象因子如:相对湿度、逆温、降水等的影响外,还受非气象因子如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可以说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的状况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能见  相似文献   

10.
株洲市臭氧污染状况及相关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3年1~12月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对株洲市臭氧污染现状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全年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一级标准值达标率达到71.8%,全年超标率为1.6%,超标主要出现在季节变换时期。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的月均值变化呈"M"型,浓度高值持续时间长。日变化规律较强,且不同季节变化特征略有差别。臭氧浓度与气温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12;与湿度和云量有负相关性,且臭氧与湿度负相关性较明显,相关系数为0.731。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环境空气植物监测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普光气田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与环境监测现状,从监测植物筛选、监测点位选取、监测体系标准化、"植物-大气-土壤"综合评价系统以及应急监测机制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构建该地区环境空气植物监测体系的基本想法和建议,并进行了展望,供项目建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鞍山市雾霾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鞍山市雾霾天气十分重要.以空气质量指数为基础,采用SPSS软件分析鞍山市雾霾污染指数与大气组分因子、气象因子等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雾霾污染指数与PM2.5,PM10,SO2,NO2,CO的相关系数为正数,与03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且与PM2.5,PM10的相关系数较大;与气压相关系数为正...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研究2019年1月22~26日成都一次污染天气与新冠疫情期间的异同,利用大气污染资料以及MI-CAPS、CLDAS和NCEP再分析数据,基于气象分析、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法,分析了污染天气过程和疫情期间的天气背景、气象特征和污染物的来源分布.结果表明,下沉逆温是导致此次污染天气形成和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荒漠绿洲交错带作为研究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降尘样品中的Zn、Pb、Cu、Cr、Mn、Ni、Cd、As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季节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判断大气降尘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通过富集因子法探讨不同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Pb和Cd在采样期间均对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污染,Zn和Cu分别在秋季和冬季对土壤有较重污染。除了Cr、Mn、As和Ni来源于自然源,其他重金属均受到人为源的影响。分析表明,大气降尘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可以通过减少燃煤消耗量、调整工业生产等措施降低大气降尘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瓦里关地区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给出了瓦里关地区1995-1999年近地面臭氧(O3)浓度年、季变化及日变化。分析了1999年气象因子对地面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瓦里关地面O3浓度与云天状况、风向风速、垂直风速、气压等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当瓦里关地区出现晴天、大风、偏NE风、下沉气流较强、地面受高压控制等天气时,为地面O3出现高浓度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渡口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探讨,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选取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弄弄坪片区,市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中心的炳草岗—54公里片区以及近市郊的仁和片区健康人群(成人和学生)的抽样体检,并结合三片区环境大气中飘尘、降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资料的现状分析,从统计学上反映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道系统某些慢性疾病及眼角膜改变具有宏观的相关性,方进一步探讨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绿色视野》2015,(4):25-26
新常态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如何走出新路径?2014年,安徽省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和专题协商,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委员们认为,只有从源头抓起,坚持标本兼治,打好“减煤”“控车”“降尘”“禁烧”组合拳,才能有效防治大气污染,让全社会共享蓝天白云。用活“加减法”推广清洁能源“产生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根源是对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费。根治雾霾,需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西南片区是天府新区的核心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知名公园城市的样板区域,为查清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评价大气降尘重金属风险状态,判断重金属来源,于2018年开展了区内大气降尘重金属的监测工作,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对降尘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并基于PMF模型探讨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大气降尘中Cd、Hg、Pb的平均含量与十年前比分别下降了74%、73.8%、11.5%,大气质量有好转迹象。目前Cd仍存在强等生态风险,Pb存在中等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大气降尘中As和Pb可能会对儿童产生一定的非致癌风险,主要暴露途径为手-口。基于PMF源解析结果表明,自然源、燃煤源及交通源对Pb的贡献率分别为48.3%、33.3%、18.4%,农业源和交通源对Hg的贡献量分别为73.1%和26.9%。交通工业源对Cd的贡献为71.1%,燃煤源对As的贡献为100%,自然源对Cr的贡献为89.8%。研究区大气环境质量整体可控,但其长期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多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及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燕秋  陈佳  熊强  张可 《四川环境》2005,24(6):80-82,98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2001~2003年的API指数,得出API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受季节及气象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监测了湖南省某市5个点位2个时段的大气SO_2、NO_2、CO、PM_(2.5)污染实况,同期检测了自然暴露的湿地匍灯藓的Chlo、MDA、Pro水平。监测和检测结果显示,PM_(2.5)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Pro是比Chlo、MDA更灵敏的监测指标;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M_(2.5)与湿地匍灯藓之间的污染物浓度—生理指标水平关系具有更高的相关性。本研究认为,湿地匍灯藓Pro可应用于PM_(2.5)污染的短期追溯性监测和现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