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湖泊是具有多功能开发利用特性的宝贵的自然资源,除了能发挥调洪、蓄水灌溉、航运以及新兴的旅游事业等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外,还可发展渔业生产.本文就湖北省湖泊资源的历史变动、现状及其渔业利用问题进行探讨。一、湖泊资源的变动及对渔业的影响水域资源是渔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因素。水域条件的佳劣,直接关系到渔业的兴衰,而水域格局的变动常常带来渔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变动.建  相似文献   

2.
新安江水库是钱塘江的重要水源,对保障钱塘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和水体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阐明新安江水库在流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促进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构建健康水域生态系统,本文对新安江水库历年的水环境指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及水域生态灾变事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新安江水库存在上游来水变差、局部水域藻类异常增殖、渔业生产不合理、营养程度加重等众多问题,但其突出问题是藻类生物量增长过快。新安江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要从关注水质向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并尽快开展生态保育工作,控制流域污染、降低藻类数量、减少藻类异常增殖影响、科学合理渔业生产是其下一步保护的关键。而关于新安江水库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但对水域生态系统缺乏系统认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新安江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长期演变规律;水利调度导致水位调整对区域水动力学条件、营养物输送过程的影响及评价水利调度对水库重要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鲢、鳙鱼大水面积养殖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是今后新安江水库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氮磷营养盐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 ;初步分析了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从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鸿媚 《福建环境》2001,18(5):21-22
该文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初步分了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从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渔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它是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建立起来的渔业生产结构。当今世界渔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趋势:一是世界各国已把渔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发展渔业增产水产品,作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战略措施之一;二是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争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各国的共识;三是渔业管理日趋严格,国际上有关渔业的法律制度日臻完备,防止对资源过度开发的限制性措施越来越严格。我国做为一个海洋大国,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6.
黄骅近海及滩涂水域环境与赤潮形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黄骅近岸海域和滩涂养殖区水环境状况。指出该区水域富营养化是赤潮形成的物质基础,以及赤潮期间水环境因子出现的异常现象。文中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抑制水域不断富营养化和预防赤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是为了对水域实行分类管理,把不同的环境目标体现于对不同水环境功能的保护,对全省6大水系的497个水域进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功能类别可达的占73.2%。难以达到的占19.7%。后者多为流经城市的河流,城市附近的湖泊及较大污染源的纳污河段,应从6个方面采取对策,促进地表水水环境功能达标。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2007,25(4):58-58
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6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年对烟台港区水域进行的监测资料,对本港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影响港区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骅近海及滩涂水域环境与赤潮形成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概述了黄骅近岸海城和滩涂养殖区水环境状况。指出该区水域富营养化是赤湖形成的物质基础,以及赤潮期间水环境因子出现的异常现象。文中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抑制水域不断富营养化和预防赤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史春 《环境》1995,(4):14-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致使水污染逐年加重,经常出现一些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尤其是渔业生产造成惨重损失。据安徽省阜阳地区渔业部门统计,1988年以来,全区共发生水污染死鱼事故200多起,全区每年渔业损失都在6000万元以上。如辖区涡河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域现有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排入纳污水体的排污量数据,分别建立水质预测和排污量预测的灰色系统GM预测模型,预测纳污水域水环境质量和排污量情况,并根据预测结果反推出容许排污量,作为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淮南市淮河水域水源保护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巍 《环境科技》2000,13(4):32-34
根据淮河水环境的特点,对水域现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水源保护功能的划分,提出了防治对策和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就河口水域水环境状况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和分析,包括二维和三维河口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描述水环境中介质运移的数学模型。本文以河口水域尾水海洋处置排放口近区和远区的模型研究为对象,对该水域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另外,考虑到河口水域复杂的水动力状况、不同环境介质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对模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河口水域资源管理和模拟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连续11a的水质监测资料和其它有关的监测,调查资料,研究晋江河口水域中COD的短期和长期自净特征。发现盐度梯度是该特征的主要因素。河口水域的这一特征在区域水环境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晓明  陈霞 《环境与开发》1994,9(2):262-267
本文根据1991年对南湖水环境的监测和调查,结合南湖现状使用功能,对南湖水域的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通过预测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蓄水后小江水环境容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高水位条件下,长江支流小江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流速减缓,水域污染物本底浓度值因回水涌入而改变,水环境参数与天然状态有很大区别,对小江水域的水环境容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小江的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水质目标,采用垂线平均的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蓄水前后CODMn、TN和TP水环境容量的逐月值和年总量.结果表明:受污染物降解系数减小和蓄水后水质目标值减小的影响,与蓄水前的自然状态相比,蓄水后CODMn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减少约24.15%,TP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减少约82.72%,TN的水环境容量由蓄水前不受限制变为蓄水后受到限制.水环境容量的减少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小江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为治理改善清河水环境,对清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和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并提出相应对策。文中以2010年清河及其各主要支流全年各时期水质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结合水域污染现状对污染物超标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该水域预防进一步污染和对现状整改的生态治理多项措施,从而遏制清河流域污染继续发展,使该水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以期为其它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可靠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雨水资源和管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板块。雨水资源对生态系统水环境、水平衡具有不可替代性。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定位观测和小流域水平衡监测研究表明:该地区雨水资源呈季节性配置,系统水平衡过程有明显盈(季节性水富余311.3mm)、亏(季节性水亏缺134.7mm)现象。本地区自然降雨大约有76%产生派生资源参与系统水分循环,其余部分主要以径流形式溢泄入下游水域;雨水侵蚀使该地区每年流失或向洞庭湖水域输送水1.31×1010m3、泥沙1.64×106m3、养分(N、P、K)0.89×104t。集雨利用是本地区农业雨水管理的基本形式,据研究估测,可利用的集雨水量为现今农业可用地灌溉水需求量的2.41倍;可集雨水量和农业集雨需求量的比值与系统尺度有关。影响生态系统水平衡和农业集雨利用有两大因子,即人工蓄调雨水的局限性和坡地生态系统构建。因此,雨水资源的生态管理重在坡地系统构建---地表植被植物群落的组配和土壤生产力持续性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控制青狮潭水库富营养化的发展,确保库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结合库区水质现状及网箱养鱼对富营养化成因分析,本文提出青狮潭水库网箱养鱼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模式。根据青狮潭水库水环境容量及水域的地理特点,对库区水域进行分类管理,划分网箱养鱼禁止区和控制区,并对出现富营养化的水域进行水生生态修复,为青狮潭水库水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