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类型以及我国近期应该建立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资源资产增值、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政策手段。在借鉴全国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建议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重点处理好八大关系,本文可为长江流域可持续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电资源开发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同时对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对陆生和永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上.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研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复杂,环境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经济主要为传统的农业经济,建立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依据,评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等措施建立和完善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京津冀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现实意义重大。基于生态资产视角,通过分析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建立适合京津冀发展实际的生态补偿价值核算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成立专门协调组织机构、拓宽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建立多维生态补偿途径和开展区域间合作与协作等建议,以合理构建和完善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八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关于生态补偿机制顶层设计文件密集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呈现出八大趋势:一是从狭义补偿拓展到广义补偿;二是从区内补偿拓展到区际补偿;三是从林水补偿拓展到土地补偿;四是从陆上补偿拓展到海洋补偿;五是从政府补偿拓展到市场补偿;六是从补偿政府拓展到补偿居民;七是从模糊补偿过渡到精准补偿;八是从单一制度演变到制度组合。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扫除生态环境产权界定、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等技术性障碍和绩效评价不够科学、实施机制没有落地等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本文立足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现状,重点从强化制度约束性、机制协同性和政策指导性等角度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分区、建立以氮磷污染物为重点的陆海协同排放管控制度、完善以监测评估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监管制度、建立以入海河流和海湾为重点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完善以海洋生态补偿和赔偿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等重点任务,可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借鉴CDM设计基本原理,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出发,在现行区域生态补偿方式基础上融入CDM思想,探讨适用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了单边补偿、双边补偿和多边补偿三种生态补偿模式,并对健全与完善广东省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矿产开发中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要求,建议新疆今后对矿产资源开发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基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处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平衡问题亟须解决。从广西生态补偿实践来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存在补偿资金少、补偿效率低和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广西的生态补偿办法,为构建广西生态补偿机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