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活性炭纤维处理甲苯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活性炭纤维处理甲苯模拟废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动态穿透曲线,并研究了pH、温度、吸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在3 ̄5范围内对吸附效率影响不大;温度升高,吸附效率有所降低,吸附时间存在最佳值,吸附饱和炭用蒸汽再生,重复使用7次,吸附效率无明显变化,活性炭纤维对甲苯的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再生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活性碳吸附水中苯酚的试验方法以及活性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率。在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的情况下,确定了处理水中苯酚的活性炭用量、水的pH值、温度、粒径大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100μm,pH值为6左右的条件下,任意温度,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糠醛渣对苯酚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糠醛渣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糠醛渣进行了表征,测得糠醛渣的平均孔径为14.5 nm,孔容为0.016 cm3/g,BET比表面积为5.3 cm2/g,并且官能团丰富。室温下,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苯酚的初始浓度、糠醛渣的粒度对吸附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糠醛渣粒度为20目、加入量为2.0 g,吸附时间25 min,pH值为3,苯酚的初始浓度为0.1 g/L时,对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率为95.2%。糠醛渣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作为吸附剂,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活性碳纤维电吸附去除苯酚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电吸附技术处理水中苯酚,考察了电极电位、盐浓度和温度对电吸附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活性碳纤维(ACF)电吸附苯酚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正极化可有效促进ACF对苯酚的吸附,负极化抑制ACF对苯酚的吸附,在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1,Na2SO4浓度5mg·L-1,温度为25℃时,0.9V的正...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净化水中微量的氯苯酚。在25℃和35℃下,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氯苯酚的吸附平衡等温线.该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水溶液的pH值将影响吸附容量。在碱性条件下吸附容量显著下降。这将有利于吸附剂的再生。测量氯苯酚在活性炭纤维填充床的穿透曲线.在5%突破点处的动态吸附容量为0.23kg(氯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25℃下。采用40℃、5%NaOH溶液再生被氯苯酚饱和的活性炭纤维填充床。再生后吸附效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科学》2015,(6):50-53
选用木质、果壳、椰壳和煤质4种不同材质的活性炭,经过HNO_3酸化和Na OH碱化,选出对苯酚和亚甲蓝吸附效果最好的活性炭,并进行最佳投加量,最佳pH值和最佳吸附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碱化木质炭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吸附效果最好。对于初始浓度为1 g/L的苯酚和亚甲基蓝溶液,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 g和0.5 g。当pH10时,碱化木质炭对苯酚有较高的去除率,pH值对亚甲基蓝影响不大,在强酸,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吸附效果更佳。碱化木质炭对苯酚的吸附速度高,在极短时间内去除率高达到88%。当亚甲基蓝的吸附时间在20 min之后,碱化木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趋于平衡,去除率达90%。  相似文献   

7.
包埋活性炭聚氨酯软泡去除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Pu-Ac吸附剂进行吸附苯酚实验,Pu-Ac吸附剂吸附25mg/L苯酚溶液时确定平衡吸附时间为12h;当pH值在6~7范围内,溶液呈弱酸性时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Pu-Ac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去除率低于粉末活性炭;水体中含有的细颗粒泥沙含沙量在0.1~10kg/m3范围内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基本没有影响;Pu-Ac吸附剂经NaOH强碱溶液再生后,对苯酚的去除率保持在70%左右,可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PVA纤维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时用PVA纤维吸附苯酸和甲醛的效率及影响因素;PVA纤维的用量(穿透点的确定),废水pH值,接触时间影响等,实验证明PVA纤维去除苯酚效果显著,去除率98%以上.对甲醛的去除率不够理想.同时研究了PVA纤维处理废水时的再生、使用寿命和二级吸附效果等.采用碱洗法效率达99%以上,经61次疲劳试验吸附效率不变,机械强度大,不出现粉尘,可多次重复使用.二级吸附后出水浓度苯酚为0.3mg/L,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活性碳纤维去除水中微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等条件下,活性碳纤维(ACF)对水中微污染苯酚和氮苯系列的吸附动力学。在碱性条件下由于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弱极化作用,吸附容量有所加强,同时也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活性炭纤维对氮苯系列吸附容量的大小比较是:k六氧苯>k二氯苯>k;三氯苯>k氯零。通过对ACF与颗粒活性碳(GAC)吸附的QSAR推算和实测吸附容量进行比较,表明ACF的吸附容量要远大于GAC。  相似文献   

10.
非活性红色链霉菌处理含Pb2+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吸附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枝术。采用非活性用红色链霉菌首先对试验室自制含Pb^2+废水进行研究,找出了溶液pH值、废菌体用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等影响Pb^2+吸附的显著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含Pb^2+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过二级吸附处理后的实际废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溶液pH值、活性炭用量对Cr(Ⅵ)吸附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动态吸附含Cr(Ⅵ)废水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再生。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处理实验室含Cr(Ⅵ)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再生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对水中Cr(Ⅵ)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万琳 《环保科技》2010,16(2):14-17
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溶液pH值、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吸附过程中加入酸对Cr(Ⅵ)吸附的影响和吸附前后pH值的变化以及活性炭的再生。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处理Cr(Ⅵ),具有处理效果好、再生容易等特点。在pH为4.00的缓冲系统中,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型,并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其吸附进行描述;在pH为3.52的非缓冲系统中,等温吸附线类型属于BDDT吸附等温线分类中的类型Ⅱ。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研究硫酸根自由基(SO4-·)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来探究SO4-·活化再生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证实,当刚果红溶液浓度为100mg/L,活性炭加入量为1.25g/L时,活性炭对刚果红的吸附量为62mg/g.体系pH值、KH2PO4和K2HPO4对活性炭吸附刚果红效果影响较小.当体系中过硫酸钠加入量为刚果红浓度的12倍时,过硫酸钠联合活性炭对刚果红去除率仅比活性炭单独吸附的对照处理提高5%;然而,在水浴锅加热条件下,70℃热活化过硫酸钠在30~120min对刚果红的去除率可达94%~99%;70℃热活化过硫酸钠联合活性炭处理在对应时间段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为91%~94%,紫外光活化过硫酸钠联合活性炭处理在对应时间段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仅为86%~90%.由此可知,热活化和紫外光活化过硫酸盐产生SO4-·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小,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再生活性碳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吸附处理锂电池厂含酯废水及微波再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锂电池产生的含酯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用微波进行再生,考察了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时,吸附60min,含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9.5%,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到0.25.当微波功率为420W、辐照时间为6min时,活性炭可被有效地再生,再生效率高达98.0%,活性炭损失率约为5.2%.再生前后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图表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促进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纤维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对含镉模拟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测定了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态穿透曲线,并研究了PH值,吸附平衡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浓度为0.03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回收Cd^2 的综合效果较好,静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略高于动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但动态法耗时短,更符合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和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对水中COD、氨氮、浊度、pH值等指标进行对比实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速率最快,达到吸附平衡所用时间最短,对水中COD吸附容量达124.6mg/g,浊度的去除率83%,但对氨氮、pH值无明显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2+激活过硫酸盐(PS)耦合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在原水TOC为86.4mg/L,色度338倍的条件下,研究PS和Fe2+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Fe2+投加量分别为1.5和4mmol/L,不调节pH值(8.0),反应60min,色度和TOC去除率可达87.17%和68.16%.经Fe2+/PS体系处理的废水采用A,B两种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结果表明:B炭的吸附效果较好,且可去除Fe2+/PS体系残留的PS.B炭15g/L,反应120min时,出水色度为14倍,TOC 11.86mg/L.Fe2+激活PS氧化法耦合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时,总色度去除率95.86%,总TOC去除率86.27%.对生化出水,Fe2+/PS体系出水和活性炭吸附出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分析,结果表明:Fe2+/PS体系能氧化分解废水中部分类腐植酸物质,而活性炭吸附则可进一步去除了废水中残留的类腐植酸物质.  相似文献   

18.
Studyonactivatedcarboninchromium-containingwastewatertreatmentbyXPSYangJun;WangYunxiu(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an250...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间歇式吸附亚甲基蓝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甲基蓝(MB)作为模拟染料废水,系统考察了活性炭(A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计算得到了△G^0、△H^0、△S^0等几个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取决于吸附时间、废水pH值和废水温度。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废水pH值的升高有利于提高最终吸附处理的效果。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弱吸热的物理过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闫婷婷  江芳  陈欢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6):1464-1472
以SBA-15为模板、四氯化碳和乙二胺为前驱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了介孔氮化碳(Mesoporous Carbon Nitride,MCN).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MCN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考察了MCN对水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CN吸附PFOS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MCN吸附去除PFOS的效率受溶液pH值、溶液温度及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溶液pH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溶液pH值分别为2.2和10.6时,MCN对PFOS的去除率分别为98.15%和5.59%;吸附PFOS饱和后的MCN可以用0.1 mol·L-1NaOH溶液进行解吸,经5次循环/再生后的MCN对PFOS的去除率仍在95%以上.与介孔碳(CMK-3)和活性炭(AC)相比,MCN对PFOS显示出更优越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